王玮
[摘 要]在比较文学教改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的当下,跨文化语境下教学理念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比较文学教学必须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基于“跨文化”理念的比较文学教学则突出了一种对话意识,表现出其作为文化对话载体之一的学科定位,使得比较文学教学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的可能。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 跨文化 教改
在我国比较文学因其先锋性和探索性也曾引起过不少争议,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很快发展成一个生命力蓬勃的独立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成一个二级学科,作为“中国语言文学”这一级学科之下的七个二级学科之一,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体系中一门年轻的显学。但对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文学不仅陌生,而且因为理论先行或理论为主的教材及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导致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有着理论化过强的窠臼,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理论与术语集中的情况,学生不得不对一些理论知识点进行背诵式学习,缺乏能动思考和深入探究,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内化为素质和能力。
笔者通过实践教学发现,长此以往,学生对如何进行比较文学课题的研究不甚明了,尤其反映在畢业论文的写作上,学生选择了具有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的题目,但不知如何入手,往往造成很浅显的作品文本或作家主体的异同罗列比较。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笔者进行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发现从比较文学的学科实质,即“跨文化”这一特点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可以很好地增强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
“跨文化”的学科实质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和亟待严肃思考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它俨然成为被争相引用又争议颇多的话题,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不需要界定而且无所不在的口号。全球化作为一个全方位兴起的现象,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冲击,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则被视为是全球化的最大挑战。
从比较文学所致力构建的比较视域来看,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他者文化的存在,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要突破国别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可以说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化语境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内纳入了他者文化的因子,可以以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阐释本民族的文学传统。而比较文学“跨文化”的特质使得它更适于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建立跨文化体系的沟通和交流,并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因此,比较文学对学科实质的定位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的感性表述,意识到“跨文化”才真正体现了其学科实质,只有深入到文化研究的层面,才具有其学科深度和生命力。
“跨文化”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比较文学教学模式中,我们更多关注的仍然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基本研究类型及研究方法、相关研究范畴等理论问题。事实上,在西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因为是从西方传入,所以从一开始就自觉地跨越了中西文化复杂多样的文化内涵,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中展开。加之新时期比较文学“跨文化”的学科定位,如果在教学中忽略了比较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本质,无异于是避重就轻。而且在高校教改关注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清醒地认识到,跨文化语境已经成为当下比较文学教学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惇先生就认为:“从教学上讲,我们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开放仪式和国家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比较文学是他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还有学者认为,在本科教学阶段,比较文学“切实的教学目的则是初步确立打通的意识和一种开阔的、包容的观念、眼光与观察问题的视角。”[2]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和总结性的学科,细致的学科史梳理和学科理论知识点就不应该作为是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本科生比较文学的教学为36课时,在这样的时间段内要完成所有知识的学习与观念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
本科阶段比较文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去探寻民族文学的特色及其共同规律,更是要让学生初步形成一种在不同学科中进行平等对话的态度及视野,为不同文化的相互认识、相互补充和相互借鉴作出努力和贡献,这正突出了比较文学作为文化对话载体之一的学科定位。因此,可以这样说,基于“跨文化”理念的比较文学教学突出了一种对话意识,这样就使得比较文学教学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的可能。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改探究
现有的比较文学的教改探讨,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比较文学教学理论化与空洞化的弊端,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最典型的是增加具体的实践性内容来实在化抽象的理论教学。这一倾向在新世纪以来的教材编写中已经体现了出来,如本校比较文学采用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其中就有专章“范例论”来举出一些比较文学的课题来进行案例分析,包括“诗学论”与“思潮论”中都有典型的课题作为例证。这样就将传统的理论介绍置换成案例分析与研究,作家作品的内容得到了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就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
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具体的策略性调整更多情况下在讲到具体案例时能够暂时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想让学生形成“一种开阔的、包容的观念、眼光与观察问题的视角”,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比较文学“跨文化”的学科实质,还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加进对一些文化同质或文化多元的材料的分析。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将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英国诗人济慈的《拉米亚》进行平行研究教学时,首先从表层的文本分析入手,发现二者具有相同的故事情节,都是蛇精爱上凡人,并在神的引导下与凡人相识并成婚,最后被某个具有法力的人识破和毁灭的故事。其次,从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情节所呈示的深层意蕴来看,这两部作品都体现出理智与感情的强烈冲突这一文学主题。男女主人公的炽热爱情最终被扼杀象征着理性秩序的恢复。但相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表达却导向了不同的结局,这就需要我们在“跨文化”的语境下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入手来进行考查学习。基于白色在中华民族信仰中的意义和“人蛇合体”图腾崇拜两大民俗意象原型,以及民间“大团圆”的传统心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最后家人团聚,白蛇位登仙界,最终成了一出悲喜剧。但是蛇这一形象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体系中的负面价值导致拉米亚具有一种性的诱惑、诱使男人走向毁灭的象征意味,因而尽管诗人从情感上对女主人公是同情的,但仍然不可避免地给予了她的爱情以悲剧性的结局。因此,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象征和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部作品结局的不同。
通过“文本—文学—文化”的层层递进分析,这一课题的讲解就将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现象、文学观念及其作家作品置于一起加以比较。这种比较不同于传统的趋于求同的比较研究,而是在求同的基础上辨异,从而达到对他者文化的认知。当我们转变教学理念,以跨文化语境作为教学内容开展的主要依托,就可以规避传统比较文学教学中理论化的弊端,将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创新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惇:《比较文学教学的回顾与思考——为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而作》,《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第14页。
[2]郝岚:《目前比较文学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第59页。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