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性的爱来解感性爱的“毒”

2020-12-23 06:54施卫清
新一代 2020年15期

施卫清

摘 要:作为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面对部分特殊学生长时间的冷漠麻木状态,通过细节发现问题所在,即学生心里最在乎的,将之称为“痛点”,而针对“痛点”,必须果断采取看似残忍的“戳痛法”使学生深有触动,接着逐步攻破麻木堡垒,之后进行心灵安抚,最后回归正常学业守望。家长的爱太急,学生的爱太秘,老师的爱必须得理性,才能让爱成为良药。

关键词:“麻木学生”;“戳痛法”;修复爱

教育,是用爱浇灌花种,让它如期绚烂开放。但不得不说,家长爱很急,学生的爱很秘。它们冲突了。老师必须用理性的爱来使这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特殊情况”尽早正常化。下文将从我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处理班上的一些“特殊学生”中“麻木学生”出发,谈一点体会。

一、高中“麻木学生”基本特征及校园表现

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挑战。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家庭,学生们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学生不同的个性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麻木学生”是这样的:

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有的是找不到合适有效的方法,有的是在学习中发现不了乐趣,有的是高中不是自己的选择等等,但是这些都不可怕,多加督促和点拨还是能快速有效解决的,可怕的是他们中有极少部分对校纪校规不重视,对学业不在乎,对老师的教育无所谓,如同一面铜墙铁壁,这让老师很头疼。“麻木学生”在校的表现很特殊:来去机械,偶尔迟到了也不慌,不担心会被老师责罚,从在校园里走路的步伐看平静得出奇,这可是不是我们希望的从容淡定。上课时对老师的所讲所问不做任何回应,老师怎么引导他都沉默不语,作业无定,被老师面批全程无回应,所以老师无法判断他们学得怎样。而课间却时而表现得极其活跃,时而又表现出冷眼看其他同学娱乐。

二、针对“麻木学生”采用“戳痛法”

這些同学要说家庭条件,不差,甚至还可以说不错,经观察也没有恋爱迹象。

跟初中老师了解发现,归根结底还是家庭原因造成,因为到目前为止学生本人没有遭受过很大的心灵创伤。下面做谢扬、蒋永继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两位同学有共性,据初中老师介绍,两位同学在初中都很叛逆,稍显狂躁,可以说无乱不为,总之就是捣蛋。这样一来,闹腾得了的在初中已经闹完了,高中闹什么都是小儿科,觉得没意思,也就选择了另一个极端—麻木式沉默。但是细细比较两个家庭又有很大差异:谢扬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父母都是单位领导,从小他就在一条既定的道路上执行着相同的口令。“家庭一门书香,你没有理由不好好学”就成了他到学校里唯一的理由。就这样,沉默麻木成了他应对现实模式化的反应。蒋永继同学家境也不错,但是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属于肯干型父母,但是他们的遗憾都融在了平时对孩子的教育里,长时间的沉默后还是忍不住说母亲不懂他,之后就又陷入沉默了。最后沉默麻木也成了他应对现实模式化的反应。

经过对这一类同学的沉默历史进行比较,再次发现共性:父母都在以他们的方式铺了一条他们认为的最好的路,而学生自己无法改变家长的意愿,又想活出自我,二者冲突了,索性沉默以对,麻木处之,或许也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反抗”,他们眼里老师其实是家长的帮凶,校纪校规就是约束他的手段,所以他漠视,这样一说,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自然就说得通了。矛盾的症结已经明了,可以试着采取办法了。他们都是在表达对父母的不满,那就暂时跟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去反对他们的父母,看看又会如何?其实不然,这些都是善良的孩子,对父母不满是因为不想被道德绑架而学习,对父母本人他们是极其心疼的,那么他们的“痛点”就是父母了,既然麻木,那就借用医学原理,对麻木的神经经常刺激。果然,把他们父母为他们做的种种当成错误,甚至夸张成罪恶来评析,戳到他们的“痛处”了,终于忍不住了。“父母也没有那么罪恶”,“怎么会,父母这么长时间让你们失去自我,那是多大的不尊重”,班主任来当一个教学生不贤不孝的“黑脸”,知道他们心里在乎他们父母,偏要直戳他们的心窝,逼他们爆发爆发,再也沉默麻木不下去,这“黑脸”值了。

三、“戳痛”不是目的,“痛处”必须及时修复

在教育的花园里,没有爱养育的花朵是不美丽的。这些“麻木学生”被戳到痛处,忍受了刮骨之痛,必须得及时修复,否则又会成为另一种“问题学生”了。那么,这么重的内伤该怎么修复呢。爱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和最高手段。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般周期是三年,高一严抓纪律,促成习惯养成;高二宽严并济抓动力;高三仁爱宽松找信心。之前是“戳痛点”,现在就得倒着来,用“析过往、展未来、慰亲人、成自我”这剂要药让他们明确他不好亲人怎么会好,之前那种漠不关心是一种自私的行为,那是让亲人看着自己堕落而无可奈何,是往自己在乎也深爱着自己的亲人的心窝上捅刀子。做学生工作之前当然是要和家长沟通好这个问题,让他们清楚问题的所在。实现家校一体共同来修复之前被狠狠“戳痛”的心。接下来心性回归,那之前落下的学业还得再想办法。基于这类学生之前听课只是在把自我放逐以求得洒脱于家校之外,实际上他们上课也不是没有收获,这一点是比较庆幸的,因为他们聪明,易懂。因此“发现闪光,找回自我”这剂药是最后的收效大补汤,它让“麻木”再也近不了身。

教育是门艺术,德育教育更是艺术中的顶峰技艺。知识是由外到内让学生领悟,而德育则是从心往外的践行。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作为老师,看着孩子麻木冷漠,那是戳心的恨,而正是这种恨让老师忍不住想用爱将他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