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治明
摘 要:油茶抗火性高,是很好的生物防火树种。分析了传统森林防火隔离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白沙县森林防火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种植油茶建立防火隔离带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防火隔离带;油茶;森林防火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6-0145-02 中国图书分類号:S762.33 文献标志码:A
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阻隔控制火源的蔓延,是森林防火工作中的一项有效举措[1],但是该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物防火是指利用森林植物燃烧性的差异,选择难燃、耐火、抗火的树种营建防火生物圈阻隔林火的蔓延。种植抗火性高的油茶,既可以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增加当地百姓收入,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又可以构建天然的生物森林防火隔离带屏障,起到良好的护林防火作用。
白沙县位于海南省中西部,地势陡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较为崎岖,是典型热带季风性气候,山高、云多,日照低于全省大部分地域,每年1—4月为旱季,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5%,干、湿季节特征显著。白沙县成土母质有花岗岩、砂页岩、辉长岩、生物灰岩等风化物质和河流冲积物,土壤分为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等。
1 传统隔离带存在的问题
目前,白沙县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的传统做法是在防火隔离带区域内清除杂灌、开建生地,达到阻隔林火的目的。这方法确实有效,但也存在弊端。一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2016年白沙县在南美岭、鹦哥岭、割菜岭、俄付岭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150 km,投入资金约157.8万元。二是不可循环利用。传统森林防火隔离带建成后不可循环利用。白沙县地处海南省生态核心区,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被清除的杂灌第二年又会长出嫩芽形成小杂灌,刚建成的防火隔离带第二年又长成了小灌木林。三是受时间制约。建设资金需要等上级下批后才能使用,这之后要进行招标、竞标、中标等程序后再施工,慢则3个月,等到竣工时雨季已经来临,不利于建设。
2 白沙县森林防火面临的困境
2.1 气候因素
近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降雨量减少,海南省持续高温天气每年都在增多,气温长期居高,森林防火形势日渐严峻。根据海南省相关部门发布的森林防火预警情况统计可知,2019年4月海南省西北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6~39 ℃,在海南省东部片区,有6个乡镇的最高气温超过40 ℃,防火形势严峻。
2.2 客观因素
白沙县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上虽有水源,但绝大多数在深山峡谷下。一旦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消防车极难发挥作用。按照现在的装备,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力进行扑救,其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3 种植油茶的建议
油茶是多年生的常绿木本科油料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有很强的抗二氧化硫、抗氟能力,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
油茶幼苗种植密度不应少于2 500株/hm2,建设宽度在30~50 m。确保建成的森林防火隔离带既能有效阻隔林火蔓延,又能给扑救火灾人员提供安全通道。油茶花芽分化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适宜气温在24~26 ℃之间;中心幼果伸长在5月,适宜气温在21~24 ℃ 之间;中心幼果横径增大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适宜温度27~29 ℃;油脂转化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适宜温度18~23 ℃;开花期在11月上、下旬,适宜温度14~16 ℃;日平均气温≤10 ℃时进入休眠;油茶生存的最低下限温度因品种差异不同,为-10~-7 ℃ 。油茶种植参考值见表1、表2、表3。
4 经济效益
4.1 打造油茶地域品牌
目前,白沙县油茶主要种植分布在细水乡牙叉镇、打安镇、七坊镇、青松乡,种植面积45.2 hm2。依托白沙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增加油茶附加值,着力打造白沙特色油茶品牌,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4.2 多渠道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发展油茶产业,采用“政府主导、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油茶花具有花期长的特点,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可以助力乡村打造民宿旅游文化,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5 结束语
发展油茶防火隔离带,既可有效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又能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巩固白沙县贫困户脱贫成效。建设油茶生物森林防火隔离带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收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只要布局得当,形成网格化体系,将实现生态、经济、防火三重效益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忠.森林防火隔离带技术应用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