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友 郑灿灿
摘 要:红色教育就是对于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裕安区独山镇天峰初中借助丰富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具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以天峰初中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为例,初步探析怎样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天峰初中;红色教育;爱国主义;特色
苏联杰出教育学家加里宁却说有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身的故土开始的。”本校所处的独山镇拥有丰富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开展本土红色文化教育,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展现本土文化,深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具有红色特色的“人文校园”。现如今,怎样立足本土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加强对于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学校推行德育教育的首要具体内容。
一、知晓本土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情怀
红色文化资源物质表现形式上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在每一历史时期留存或是修建的实体,如革命旧址、遗迹、文物、人物故居、文献资料等;各地修建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名人故居、博物馆等。精神表现形式上体现为各异时期建立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等。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天峰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天峰初中”)所在的独山镇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这里曾爆发了六霍起义标志性事件独山暴动,创造了“四个第一”:打響了六霍起义第一枪;组建了第一支安徽红军游击纵队(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建立了皖西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六安三区工农革命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皖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现存九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山革命旧址群,是全国罕见、安徽唯一完整保存着苏维埃时期集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于一体的县级机构旧址,是研究中共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丰富多样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弥足珍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把它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填补教科书因其统编性、系统性而产生的细节不足,起到拓展、充实教材内容体系的作用。此外,学生们往往对于当地熟知的人或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接纳感,这就是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所特有的亲和力。“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本土红色文化的学习人、传承人;让红色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特色,成为革命老区教育事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已成为全体天峰初中人的共识。
(一)围绕“红色教育”开展了唱红色歌词、走红色脚印、观红色遗迹、请来革命老红军作专题演讲等等活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堂感人的红色教育课,使得他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触动,精神一次次获得升华。
(二)利用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等等宣传阵地,宣讲本土红色英雄人物的战斗故事,号召团员、少先队员广泛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片”等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了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潮。
(三)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
在励耘楼、励志楼、聚贤楼的走廊外墙和教室里悬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肖像,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利用校园主干道两旁以及校园文化广场周边的橱窗,介绍从独山走出去的十六位开国将军的生平事迹与战斗故事,介绍发生在独山及其周边的真实红色斗争故事。让学生们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就去感受、去积淀家乡文化的精髓,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
(四)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红色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口号、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红色文化。如九(7)班班训: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报效祖国。七(4)班口号:“天峰初中,今天您是我的骄傲,明天我是您的自豪”;教风:“敬业、爱生、诲人不倦;为师、为范、甘于奉献”等,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提升班级文化内涵。
(五)每年清明节都组织学生走进六霍起义纪念馆,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参观独山革命旧址群,重温当年革命的艰难历程,利用清明节祭扫六霍起义纪念塔,在纪念塔前举行入团宣誓等活动形式,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三、利用好校本教材内容,加强对于学生传承红色品德教育
通过对本土红色革命武装、红色斗争故事、红色人物事迹、红色革命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挖掘,编写了校本教材《红色记忆》,旨在籍此让学生通过对家乡红色历史的认识和学习,感受到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希望通过读校本教材,传承红色文化,传承老一辈革命英雄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读校本教材,传承红色文化,传承他们高尚的品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读校本教材,传承红色文化,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刻苦勤奋、求实进取、爱校守纪、孝敬感恩”的卓越品质,最终成为“懂礼仪、善学习、重健体、会合作、能创新”的时代新人。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前段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找出薄弱环节,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把红色教育活动引向广泛深入,让红色文化之光照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红色文化融入少儿政治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顾子欣,马诗诗,陈姿妙,马伊诺,朱倩颉.管理观察. 2020(02)
[2]发挥学校德育室的育人功能[J].谭翠玲.教育导刊.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