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摘 要: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正越来越多地被收藏在博物馆,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采用有效措施来保护文物。文章介绍了文物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有效地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方法;分析策略
文物作为一种文明的标识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只有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才能够更好地加深人们对历史文明的理解。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也对文物保护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内部同样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全面分析博物馆文物类展品的保护方法。
1 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各地,但是,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在面临巨大的、持续不断的文化冲击。保护中华文化、保护和管理文物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一大问题。
对于民族的发展而言,文物并不只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更是精神文化的承载者。因此,只有深层次地研究文物才能找出文化内在的根源,从而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历史,推动社会文化更好地向前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工艺和民俗已经渐渐消失,只有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文物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与一段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很多文物被深埋在土壤里,需要在被挖掘出来后采用合适的保护方法,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文物的质量。因此,研究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 博物馆对文物保护管理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文物保护工作落后
因为多种原因,一些文物在出土之后没有合适存放的地方而长时间地暴露在空气中,难免就会受到侵蚀,久而久之就会被破坏。如果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全面地进行维护,文物极易在短时间内被破坏。
另外,部分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还存在保护制度不够完善、文物保护体系需要加强等诸多问题。更有一些偏远地区的文物机构不健全,导致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文物保护工作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2.2 政府部门重视不够
政府部门一直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各个地区也修建了不同规模的博物馆。但是,博物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部分博物馆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即便我国每年都在增加对博物馆投入的资金,但是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对博物馆建设的关注程度和投资力度来让各项制度都能够落实到位。
目前,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我国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都不太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即便是诸如《文物保护法》类似的规定为发展博物馆不断助力,但是还是有部分地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全遵照规定执行。
2.3 安保系统存在漏洞
目前,有些拍卖行的拍品中会出现文物,有一部分是在过去流入民间的,但是也有少数是因为博物馆内部的安保系统的疏忽而被盗窃,流入拍卖行的。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些小型博物馆是因为安保系统存在诸多漏洞,小型博物馆内的多数基础设施长期没有更换,出现严重老化的现象。另外,有一些安保人员会因为福利待遇问题消极怠工,没有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导致博物馆内的文物失窃。
2.4 没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即便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文物,以便更好地提升文物管理的水平,但是少数博物馆的管理者不能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出现諸多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只有强化博物馆内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够有效地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3 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采用先进科技保护文物
目前,我国多地博物馆可以通过将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先充分地了解每个文物的背景,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文物信息的采集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一定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与文物相关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另外,也需要通过对文物进行全面检测以便更好地修复文物。
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来全面检测文物的情况,并定期复查,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与文物相关的工艺和存在的病害。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只有采用先进科技对与文物相关的综合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制定合适的文物修复方案,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3.2 重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文物的损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全面加强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博物馆在进行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都没有预先采用措施来保护文物,等到文物被破坏之后再进行抢救,这样做的收效甚微,而且加大了文物保护的难度。
另外,所有进入博物馆的文物需要由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并随时记录文物的相关参数。文物在被破坏之后就很难直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因此也就不利于文物发挥原有的价值。因此,专业人员需要对博物馆文物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有效预防文物病害的发生。
3.3 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
年代较为久远的文物非常脆弱,光照和潮湿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因此一定要严格地掌控好博物馆内部的环境,减少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如纸质的文物需要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在湿度比较大的展厅、库房安装吸湿器,并让馆内的环境保持稳定。如果遇到一些材质较为特殊的文物,则应该避免强光对其直接照射,并定期检测器物状态。同时,展览柜中的温度计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更重要的参考性意见。此外,要通过做好防火和防盗工作来保证展品的安全性。
3.4 健全管理制度
在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并注意提升管理保护水平。博物馆管理者一方面需要在国家文物管理法的基础上制订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藏品等级来细化规定。制订管理制度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向行政部门备案、申请,申请通过之后才能够让各项条例在博物馆管理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博物馆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各司其职,有必要时可以采用奖惩制度来处理消极怠工的行为。此外,更需要将博物馆清洁工作、定期打扫和库房管理结合在一起。对于进出库房的文物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好相应的记录,以免出现失窃的现象。
3.5 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现代文物管理也应该与科学技术结合。首先,可以先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管理,并有效地将多媒体和通信等不同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合适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并将藏品档案经过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此外,各博物馆应该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档案共享,以便更好地解决传统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必要时可以通过引入BIM技术来管理馆藏的文物。
此外,现代化技术能够将库房上锁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只有特定的管理人员才能够进入库房内部。如果能够在文物运输的过程中安装上合适的定位装置,自然也就能有效地实现实时监控,让文物能够安全地运输到指定的位置。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变得更加方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部分文物会在保存和展示的过程中出现遗失和损毁的现象,如何加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管理是社会各界一直探讨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博物馆文物类展品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后,提出了合适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只有多方面同时完善才会让文物保护工作变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陈丽芬.试分析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J].神州,2019(16):252.
[2]牛明.试析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108.
[3]郑德芸.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15(10):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