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0-12-23 11:26张帆
民族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传承与创新

[摘要]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取向的方略,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回望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属于璀璨的明珠;她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和宝贵的营造技法,其魅力超越了时间、空间。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当下因改革开放的负效应,西方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浸入,让我国各地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造型风貌文化正在消失,让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不断呈现而且已开始向乡村延伸;研究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民族特色建筑文化已成为历史使命。本文以环洱海东、西岸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不同模式为样本,通过比较研究后发现以传统特色为主导兼容创新的新旧更替模式,在推动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民族特色建筑文化的同时,还具有激活其经济属性的最佳效应。

[关键词]环洱海;传统民居;新旧更替;造型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0)04-0111-06

作者简介:张帆(1995-),男,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智库(国家生产力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设计师、智能空间文旅新基建装备主要参研人之一,研究方向:民族建筑艺术造型设计、城乡环境艺术规划、智能工程装备艺术造型设计等。四川成都 610041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取向的方略,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回望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属于璀璨的明珠;她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和宝贵的营造技法,其魅力超越了时间、空间。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当下因改革开放的负效应,西方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影响,让我国各地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造型风貌文化正在消失,让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不断呈现而且已开始向乡村延伸;研究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民族特色建筑文化已成为历史使命。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引领,对环洱海东、西海岸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不同模式展开了比较研究。

一、创新是推动环洱海传统白族特色民居新旧更替的动力基础

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正在由过去的跟跑为主,逐步地转向更多领域中并跑、领跑。但从总体上看,创新能力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短板。

(一)創新是民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持续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继承传统特色为主导兼容创新的新旧更替模式,是乡愁记忆的延续与增强民族传统民居文化自信内生动力的基础。首先,“民居是要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这是民居的功能使用要求。”[1]人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宰者,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因此,传统特色民居与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艺术鉴赏等密切相关。其次,造型各异的传统特色民居已成为不同区域的文化符号。“由于中国南北气候悬殊,东西山陵河海地理条件各不相同,材料资源又存在很多差别,加上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就导致了我国传统民居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地方特色。”[1]形成了不同区域传统特色民居艺术造型文化软实力。目前我国传统特色民居主要在民族地区。民族传统特色民居都是当地百姓“根据自己生活习俗、生产需要、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和审美要求,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材料,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进行设计和营造。”[1]传统特色民居既实用、古朴、美观,又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如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的吊脚楼,傣族的干栏式建筑-竹楼,传统藏族民居-碉楼,白族的瓦房等等都是一代代人从继承与创新视角不断对民居文化艺术的追求所形成的产物。

(二)环洱海东、西海岸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的创新模式比较

“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白族民居建筑讲究,飞檐高翘,斗拱别致,镂空花枋,比较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以及山墙彩绘的装饰艺术。”[2]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洱海湖面汇水平面面积252平方公里,湖盆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为6.3km,最宽处为9km,平均湖深为10.5m,最深处为20.7m,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湖泊中面积最大①。环洱海东、西海岸对民居新旧更替选择了两种不同模式。海西岸主要是以传统特色为主导兼容创新的新旧更替模式;海东岸选择的是欧美造型文化为主导兼容传统文化元素的新旧更替模式。本文运用2014-2018年五年间,文旅市场对两种模式的认可度比较,研判其模式的科学性。2014-2018年大理州平均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年平均旅游业总收入230亿元,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为2.33天,平均每年接待海外游客70余万人次。其中,80%的游客是以环洱海为旅游目的地,在环洱海80%的游客中,95%的游客在海西岸旅游旅居。②通过比较分析结论如下:

第一,以继承传统特色文化为主导兼容创新的海西岸模式,“延续了白族传统建筑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历史”[3]。在外观造型上始终坚持继承白族传统民居特色的“照壁门楼、坡顶屋面、白墙灰瓦、淡墨彩画及精美木雕和石雕等”[4],内部功能结构创造性引入了满足游客食宿和现代智慧通信等文化元素,这不仅延续了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文化的形与魂,同时还彰显了白族文化的创新与包容性。

第二,以欧美造型为主导兼容传统的海东岸模式。环洱海的海东岸开发滞后,受改革开放负效应和赶超思路的影响,割裂了“白族传统建筑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历史”[3],选择了以欧美建筑艺术造型为主导兼容白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新旧更替模式;从海东已建成的建筑造型现状看,白族传承有序的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造型风貌已被欧美造型文化所取代,其结果不仅丟失了白族传统特色民居的文化自信,同时还丢掉了对文旅市场的吸引力。

第三,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必须寻求理论与机制领航护卫。“没有理论领航与机制护卫所进行的民族建筑新旧更替无法保证其持续性,在利益的驱动下,因领航理论与监管机制的缺失和滞后,导致环洱海旅游业态与洱海湖水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失衡”[5],洱海保护局数显示,环湖最优承载人口为30万人,极限为50萬人,过去10年由于环湖旅游业的无序发展,人口增致近100万③,严重超越了洱海水域生态环境对环湖人口的承载力。

二、协调是领航环洱海白旅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协调发展比作“制胜要诀”;充分凸显了协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协调发展之所以是“制胜要诀”,在于它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活动的统一有机体,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些重大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影响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一)民族传统特色建筑新旧更替必须坚持传承传统与创新相协调

洱海地区在东汉后期,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加之“砖瓦的产生、铁器的使用和中原文化的影响,本土建筑文化逐步与中原建筑文化融合,出现了木构架瓦顶的建筑。”[3] 大理市展屯2号墓出土的东汉平面方形陶楼模型,为三重檐庑殿瓦顶,有斗拱,与中原汉墓明器三层望楼相似,[6]说明白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很长的历史。因此,环洱海传统特色民居在新旧更替过程中传承传统并非照搬传统一成不变,推动创新也并非是让外来建筑艺术造型文化全盘取代,而是要在坚守传统文化主导的基础上与外来先进文化元素兼容,协调共生。

(二)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协调路径

洱海地区今天风貌独特的白族建筑风格,是历经东汉、三国、唐、南诏及宋、大理国时期、元、明、时期不断传承与创新相协调直到明中叶后期所形成的。刘敦桢先生有这样的论述: “就遗物而言,……木建筑则以元代为断,……然地处西南边陲,其建筑之演变,恒较中土迟缓。故古法遗留,亦视他省为多。……惟斗拱结构,自明中叶以后,殊形异制,杂然并陈。或施斜拱;或施网目形如意斗拱;或于跳头上,置三幅云与雕华版,以代替内外拽瓜拱及厢拱,……或于昂嘴及蚂蚱头,施以复杂之雕镂,……且用材比例纤弱,几丧失原有之结构意义,则不能不列为例外也。”[7]这段论述告知我们,明中叶后云南斗拱已不符合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殊形异制”的斗拱,属于地方式斗拱。这一传承与创新相协调的做法,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下列启示。

第一,要让传承有序的“古”与现代元素的“今”叠加融合与协调。让传统建筑造型具有自觉兼容现代文化元素的必然,保存传统造型文化与兼容现代文化元素并不矛盾。因为,环洱海白族传统民居就是从继承传统与创新协调发展所形成的。环洱海西岸正是始终坚持以传承为主导兼容创新的新旧更替模式,才为一代一代的海西人留住了乡魂,让这片土地成为了旅游者“自由自在的‘精神家园”。[8]因此,以传统为主导兼容创新的特色民族建筑新旧更替模式,是传统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自信的脉络。

第二,遵循“硬”的形与“软”的魂相协调。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要坚持“硬”件与“软”件相协调,让现代文化元素自觉融入到传统的“软、硬”文化脉络中。[9]首先要从传统文化脉络与现代文化元素内在联系入手,在辨析传统文化承载的价值需求的基础上,探索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的历史轨迹,特别是借“古”言“今”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轨迹。其次在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符号的“硬”件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软”件取舍上,必须摆脱“唯古论”或“唯今论”的思维局限,增进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过程中支撑文化自信的硬实力,谋求硬实力与软实力契合,实现“硬”与“软”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三、绿色有助于化解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中的不和谐文化元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到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基于绿色理念,习近平2018年1月在视察洱海时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

(一)绿色理念是民族传统特色建筑造型文化新旧更替的和谐基础

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新旧更替的绿色发展是以各民族和谐为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及其文化汇聚、融合、分解、组合、运动达数千年,“形成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汉族是多元混血融合形成,其他每一个民族也都是多元融合形成”[10]。“白族人口160余万人,云南占84%,主要聚居在苍山洱海地区的大理州。白族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当地土著民族融合了氐、羌、汉等民族,到宋代大理国时期形成了稳定的白族共同体,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族、彝语支,无文字、用汉文”[3]。洱海地区山川秀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远古时期这一地区的人就与内地华夏民族间有联系。“公元前300-280年,庄跻王滇;公元前221年,秦开‘五尺道、‘置吏;……东汉、两晋、三国、南北朝时期,云南大部分地区已用铁器,诸亮平定南中,划出叶榆(大理)等七县设云南郡,洱海地区有了稻田。”[3]“各民族间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汉族‘夷化……随着民族间的逐步融合,各民族的文化就被互相吸收”[11]。其中,中原建筑文化与白族本土建筑文化的融合就是和谐与绿色发展的历史见证。

(二)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造型新旧更替文化传承与创新绿色发展途径

第一,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造型新旧更替,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绿色发展和谐是主线。首先,新旧文化的和谐主要表现在对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造型文化的继承与割舍,杜绝放纵外来文化主导,坚持承载有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与魂”,坚守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造型文化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决不能在外来多元文化面前拱手让道,洱海东岸教训已证明。其次,坚持“新旧文化和谐共生主线”并非一片死寂,而是要批判吸纳具有正能量的外来先进文化元素,剔除不和谐成分,保持民族建筑艺术造型文化在特色文化旅游业态中的持续引力。

第二,与时俱进保持传统特色民居文化的自信。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应保持吸纳外来先进文化元素的传统,根据发展需要有序融合。只有如此,才能持续增进市场对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造型文化的认同,才能持续激活民族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自信。否则,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難以行稳致远。

四、开放有利于传播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的文化自信

放眼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民族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以传承传统为主导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传承传统的开放新新格局。

(一)我国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传统特色民居艺术造型文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空前的大发展时期。但是,大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特别是近二十多年的全球一体化,“一方面使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迅速传播,促进了生产力的显著发展;另一方面,又使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模式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城市、各地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乡风貌正在消失,随之而来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村镇风貌,千城一面、千乡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12]仅仅二十多年的时,“中国几千个村庄、小镇、乡村风貌和大城市的老房子地区被夷为平地,随之消失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和古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许多证物”。[12]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潮的后遗症,二是教育失误是造成建筑艺术造型和城乡风貌西化倾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确立中国现代建筑艺术造型文化,创造具有民族风格形和地域特色魂的中国民族建筑艺术造型应抓好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高度重视对不同民族的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造型基础理论的研究;其次,在大学设立传统民族特色建筑艺术造型课程,培养既懂西方现代建筑造型,又懂中国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造型的高级别人才;其三,向广大建筑工作者和全体国民普及中华多民族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造型知识。

(二)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开放路径

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建筑艺术造型文化,“并非是一个风格问题、创作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弘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2]因此,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开放路径应坚持:

第一,要从辩证视角诠释民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借鉴。从人类发展的历程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建筑艺术造型文化从冲突到互相借鉴,最终走向多元并存已成为主旋律,支撑主旋律持续平衡的要素就是交流互鉴。在交流过程中,要杜绝高人一等固持已见的思维方式,要以相互尊重为原则进行平等互鉴[13]。纵览人类发展历程,互相尊重与互鉴成就了无数“人类进步里程碑”[14],同时尊重与互鉴又是文明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15]由此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应加大与外界的文化交流,通过交流互鉴“培育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16]。

第二,坚守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话语权,是增强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自信之本。传统特色民居在兼容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要坚守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主导话语权,因为,主导话语权是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造型文化的立信之基。洱海东岸出现的“重西轻中”的过度创新格局,就是放弃了坚守传统特色文化主导话语权的结果,这一现象已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洱海东、西岸民族建筑新旧更替的两种模式比较,发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兼容外来文化的海西模式,不仅赢得了文化自信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赢得了更大的开放格局。

五、共享助力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自信的资本化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就共享理念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从覆盖面而言,要全民共享;从内容而言,要全面共享;从实现途径而言,要共建共享;从推进进程而言,要渐进共享”。[17]习总书记从两个层面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坚定不移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7]本文认为共享旅游、旅居等模式就是共享理念的具体实践。

(一)共享理念为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实现居权资本化共享提供了可能

共享理念对实现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资本化共享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居权资本化共享”[18]是不断做大民族传统特色民居“蛋糕”的有利举措。笔者在洱海东、西岸对游客进行了随机调查,在随机抽样的260位游客中98%的游客认为,“居权资本化共享”是很好的思路,非常愿意参与“居权资本化共享”旅游、旅居投资与消费。这一结论表明传统特色民居与共享经济成正相关。因此,民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只有坚持以传统特色为主导兼容现代文化元素,才能持续彰显共享经济属性和文化自信张力。

(二)环洱海白族传统特色民居实现居权资本化共享的途径

第一,居权资本化共享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形式。居权资本化共享属于金融业态范畴,让不动产的物权形态通过资本化共享居权的方式转化为资本形态,这一理念对助推以传统特色民居为文化特色的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洱海环湖旅游近10年来接待游客人次严重超越了洱海水域生态环境对环湖旅游人数的承载力,大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指示,时至今日还未找到化解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最佳途径;本文认为“居权资本化共享”机制,完全有可能实现洱海水域生态环境与环湖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居权资本化共享”是破解环洱海保护与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共享发展理念为化解洱海水域生态保护与环湖旅游不协调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引领与实践路径。本文认为造成环洱海过度发展旅游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有形管控出手太晚,放纵了‘无形市场配置资源作用[5]。要化解保护洱海水域生态环境与发展环湖旅游的矛盾,充分发挥“居权资本化共享”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推进环湖旅游从无序高速增长迈向有序地高质量发展,重点运用智能空间文旅新基建装备升级的极化效应,加速带动大理州文化旅游的整体升级发展。这样既能提升百姓的文化素养,又能增进百姓对传统特色民居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自信。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大理州洱海流域保护与管理局提供的資料整理。

②数据来源: 根据大理州文旅局提供的资料整理。

③数据来源:根据大理州洱海流域保护与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成就与发展[C]// 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43.

[2]何敏. 大理白族传统建筑文脉解析及其传承[D]. 重庆大学, 2012.

[3]陈谋德.白族传统建筑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C]// 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3.

[4]李祁.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

[5]杨晓. 大理白族传统村落r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策浅析[J].今日民族, 2017, 000(001):50-51.

[6]张增祺. 云南建筑史[M].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67.

[7]刘敦桢.刘敦桢文集(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409.

[8][美]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85.

[9]饶峻妮, 饶峻姝.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和谐价值取向[J] .作家,2010(14).

[10]田晓岫.中华民族[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42.

[11]马曜.云南简史[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68.

[12]马炳坚. 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C]// 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39.

[13]白颖.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特征解读[J]. 山西建筑, 2016(35).

[14]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6:146.

[15]习近平.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16.

[16]项久雨.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J].中国社会科学,2018(06):23.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8]张友.培育西部民族地区全域智能空间旅游新业态[N].中国民族报理论版,2020-03-17.

收稿日期:2020-01-31责任编辑:许瑶丽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传承与创新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