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名活泼开朗的学生谈到读书就眉头紧蹙,“木讷”的表情让笔者感到“揪心”。学语文竟然成为让学生伤脑筋的大事,学生写出的作文“毫无章法”,更谈不上语言的美感。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对语文学习感到困惑的不在少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值得教师反思,本文就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8-0056-02
引 言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落实人文性教学[1]。人文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开展人文性教学必须重视以下五个问题。
一、人文性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视识字教学,重视语言文化的积累。汉字由最初的象形字到会意字、形声字,无不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对学生进行“山、石、水、心”等基础字教学时,若学生不能透彻掌握,等到学习“嶙峋、怜悯、辉煌”等词时,学生理解起来将更加困难。一些学生在一年级时就掌握了形声字——粮、浪、披、波等,在编故事、说故事时头头是道,非常喜欢学习语文,而升入四年级时就不知如何运用了。笔者认为,这是教师教学手段过于死板导致的。在教学一篇文章时,一些教师会直接讲解理论知识,并没有先引导学生查阅词典、摘录好词佳句,这样学生自然无法透彻掌握知识,更不会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由此可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势在必行。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把《春天的秘密》一课背得滚瓜烂熟,笔者问儿子:“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不假思索地说:“春天树上长满了苹果,梨子熟了。”儿子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静思之,这不正是语文教学难的症结所在吗?《春天的秘密》是一首声、情、景并茂的儿歌,它描绘了六福画面: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春装,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叽叽喳喳地叫;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轰隆隆地嚷;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哗啦啦地流;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微笑;麦苗绿油油的,挺着身子使劲地往上拔。儿歌的最后是“我看见春天的秘密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季节对于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要想让孩子真正掌握春天的特征,家长和教师不妨组织他们进行一次春游。没过多久,儿子的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这对于孩子来说不亚于一个盛大的节日。笔者也兴致很高地和他准备春游要带的物品。第二天下午,儿子一回家,尽管“灰头灰脑”,但脸上一片灿烂。隔了几天,恰逢清明节,笔者特意领儿子登高望远,观赏盛开得绯红的桃花、抹了一层淡绿的梨花。儿子不无得意地说:“春游时,我早就知道了。”由此不难看出,教教材不如活用教材,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味地“拔苗助长”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人文性教学必须让学生动起来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带毕业班,遇到了很多学生,也有了更多思考,插班生成了笔者“开发”语文教学的新资源。
有一道模拟题让人尴尬:面临毕业,你想对同学说些什么?用一句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许多学生看到这道题时就不知所措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诗句都是绝好的答案。笔者就此做了一次调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完成的?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引用这首词呢?学生一无所知,理由是教师对古诗词的要求是背过、会写、会用即可。试问背过就代表会用吗?笔者认识到,要开展人文性教学,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预习是第一步。在预习环节,学生需要明确生词的音、形、义,探究文章的写作背景,走进作家作品,触摸时代文化的脉搏,“探其源,动其心”。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笔者给学生制订了七步预习法:一圈(生词)、二查(字音、词义)、三画(好词、好句)、四标(层次)、五批(批注)、六设计(疑问)、七搜集(作家、作品)。这样的预习方法下,学生预习得有条不紊,笔者教得心应手。教学大纲要求两课时的新授课,在笔者和学生的配合下只需一课时就能完成得很好。教师“吃透”教材不是把教材中的知识、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让学生做学者,这样才能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三、人文性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轨
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创造性思维源于对文学作品的感性把握与理性思考[2],因此,创设情境成了教师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钥匙。例如,少儿频道的《寻诗记》《中华美德故事》等节目都给学生点亮了一盏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教會了他们勤奋, “孟母三迁”的故事让他们懂得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因素,使其与学生的心理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关雎》是一首优美的,出自民间闾巷、口耳传唱的情歌。全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感到异常痛苦,但他能够进行自我排解,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正是因此,孔子才给出了“《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高度评价。
学习这首诗无疑是给早恋的学生开了“一剂良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心理与过去相比变得更加复杂化,早恋问题成了班主任的管理难题,一些班主任急于将早恋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结果适得其反。恩格斯曾说:“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如今,许多不良媒体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为追求“美女”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错误的观点亵渎了这种美好的感情,无疑会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造成心理误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借助《关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人文性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习惯
语文“积于内发于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文章是人们真情实感的记录。有人说:“无论写作还是阅读都要入迷。”写作入迷是有真情要发,有真言要吐;阅读入迷是因为动了真情。学生的作文脱离了真情实感,所以表达不流畅、思路阻塞;而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感情细腻的学生则作文水平较高。《夏日原野上的追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是影响人生质量和具有恒久意义的事。”这句话对笔者的启发很大,读了这篇文章后,笔者试图让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了,而且逐渐喜欢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把秘密偷偷地写在日记里,慢慢地不再害怕写作文,并喜欢上了写作文。
例如,教学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时,笔者先让学生掌握纪实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背影》描写了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情景,父亲笨拙的动作体现出满满的父爱。笔者搭配歌曲《父亲》,让学生在“抚摸你的手,我抚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的歌词中感受亲情。很多学生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笔者趁热打铁,布置了下列作业:学习《背影》的写作技巧,抓住能体现人间亲情的载体,写一篇记叙文。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许多佳作。例如,兰兰的《父亲的言语》,用沉郁的笔调抓住了父亲不苟言笑的特点,通过父亲人生中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农民父亲质朴、勤劳的形象,又把农民成长过程中的“劣根性”体现了出来,而她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也让教师和同学连连称赞。小付的《可怜的父亲》用两次拉着父亲的手串门,触摸手的过程,细腻地刻画出了父亲手的变化,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父亲沧桑的一生。那一握握出了儿子对父亲人生的感慨,更握出了儿子对父亲的关爱——父亲老了,多么希望再次看到父亲怒目圆睁的样子。而小韩的《父亲的脚》,写了父亲天生有一双大脚,与他人生每一步“脚踏实地”地做人的品质联系起来,诙谐的语言中溢满了赞美之情。
五、人文性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一样,生活处处是语文。新教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营造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拓展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只占据了很小的比重,学生应走向生活,提高联系生活的能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才能解答有一定深度的题目,联想力与感受力在解答这类题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向社会,关注生活,学生就会发现生活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单是书店的名字就能给学生的求知之路点亮一盏明灯,从“文苑书店”到“孔明书店”再到“金榜书店”,“文苑”“孔明”“金榜”三个词,就精练地把读书要博而广 ,读出人的智慧,读出美好未来的意蕴表达了出来。而大街上的小店“唯一味油饼”“独一味油饼”“天下第一饼”也值得学生思考:“唯一”“独一”“第一”多词一义,不但饱了眼福,而且满足了口福。“一剪美”“好日子”“好味道”“万家乐”“味美佳”无不体现了开店人的智慧。即使学生没有亲自去“享受”,也会产生丰富的联想,这难道不是文化吗?
结 语
综上所述,要探究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性因素,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同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学生需要自己体验、领悟,经历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搭建起人文性教学的平台,才能让学生的发展返璞归真,从而让语文教学变得轻松。
[参考文献]
朱洁如.语文学科特性及其教学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6):120-128.
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國教育学刊,2012(12):60-63.
作者简介:刘元桂(1971.4—),女,山东沂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