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琴
本文所提到的人文学科的概念不是严格的科学所界定的20世纪对那些被排距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而是最多接近于“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历史学等的社会科学”这样的理解,在文中主要是指截取的部分例课学科的统称。本文思考的出发点是依据人文学科的综合性、贯通性,从其特点出发,试图在教学上总结出一种人文学科的共性设计思路。
近日,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百花奖校园赛”决赛,有幸作为旁观者听取学校人文学科(含3堂语文、2堂历史、1堂心理和3堂英语)9位老师的竞赛课,感受颇深。下面以案例形式来呈现人文学科教学设计的共性,内涉例子是上课教师所设计或研课探讨可以这么设计。
从依“纲”到依“标”到“素养”等多元提倡,虽然“一本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教材是主要的参考依据毋庸置疑,经过诸多专家、学者编排、审核的教材,无论是逻辑关系还是学术成就的体现都是结构严谨、体系完善的。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抓住单元、科目的标题并认真解析、解构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语文学科李老师和尚老师讲授《背影》,就在标题“背影”二字上大做文章,以说文解字和图片的方式呈现情景化的“背影”,图片展示出了那种“苍茫绝地的悲凉感”,突出主题、渲染情感,让学生一眼就能被抓住并有所体验。饶老师的历史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亦是,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叫此名称,为什么不叫“改革”,为什么又被称作“动力革命”设疑开始,既点了题目,又为核心内容(动力:蒸汽机)的解析埋下了伏笔。当然除了针对标题的直接解题,这一类标题往往是核心词或者高度概括类的。还有一类标题比较客观的,在设计的时候也可以是间接的解构标题即加入自己的理解,用你所理解的“标题”来解题。比如刘老师的语文课《范进中举》,就用“前倨后恭”这一个成语来达到了解题的效果:对此后课堂围绕这一成语来剖析文中人物特性起到了画龙点睛和线索的作用。这一环节,属于教学设计的点题或者激趣环节。
如果说,科学研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是要探寻某种东西,那么,科学研究所要探寻的东西本身是确定可寻的,而一旦探寻到了这种东西,一项具体的实证科学研究即告完成;人文学科的情况则很不相同,它所要探寻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找不到的,或者说,先前的探寻者总是以为他们找到了而后来的探寻者却认为他们并未完全找到。“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莱特”。或者说正是人文学科“读者”的身份才让人文学科魅力无穷:永远在探寻的路上。这一认识延伸到人文学科教学设计上,我发现各学科的一个共同点:整体感知。既然我们不能“确定”,那么我们就来感知或者说熟悉,为了达到此目的,老师们不分学科和课型都会有这样一些环节的设计。比如:袁老师Writing-My FavouriteSeason的此环节是通过“Intensive Reading”和“Read and Answer Question”的环节来帮助学生复习(熟悉)、感知如何写,是其整个逻辑严密,极富引导效力的课堂中重要的一环。苗老师What Is a Balanced Diet,作为阅读课更是有这样的体现,通过“While-reading”来实现,具体分为“First Reading -Second Reading -Third Reading ”,从而达到知悉“the main ideas”的初步感知的目的。饶老师的第一环节“自主阅读课本,提取信息,思考会到问题”也是属于这类“了解”環节。总结起来,人文学科作教学设计时,因为学科特性,都会涉及“整体感知”这一概念,也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老师们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原文抽取填空、概括大意等等方式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宏观认识和预想,接触到时不至于意外和陌生,属于教学设计中的热身环节。
人文学科相对来说眼界广阔,适用广泛,它们本身是领域宽广的专业,着眼于培养通才、通识。“君子不器”;或不为小器而正欲成大器,他们具有某种业余性,不仅中国古代的君子之学如此,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亦然。正的这种业余性加上现在“大资源”、“学科整合”等概念的提倡,人文学科教学时,往往需要也可以依据教师个人的广博理解来解构——建构,搭建支架构建来支撑教师的思路以更好的实现教师的引导。例如:尚老师《背影》一课,打破结构,通过“多元认知,激趣导课”、“纵观文本,话我之悟”、“对话‘父亲探寻深沉之爱”、“对话自清”,探寻情感之变”、“对话自我,畅我之情”来重新构建并且在重要环节补充“父子失和”、“撰文时间”等材料来支撑学生对父子情感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历史肖老师《五四运动》亦同:“爆发:积贫羸弱青年怒”、“扩大:热血爱国青年行”、“意义:五四精神青年志”、“传承:民族复兴青年说”几个环节的设置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和内容的解析,而且通过在其中搭建支架,补充大量的实证史料、专题报道等来实现这一构想。达到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学习内容接受的目的,也进一步理解了内容的逻辑和内在历史事实的关联性。这一环节是攻克难点和核心的关键性环节,关乎一课的优良。如果课堂教学按照效果可以分为“对的课——到位课——特色课——活的课”四层级的话,那么这一环节的设置,个人觉得,可以区分出“对的课”和“到位的的甚至是特色课”,对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的影响意义重大。
人文学科所要探寻的东西是人的生存意义或人的价值,而这并不是现成地摆在什么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而是在探寻过程中不断地被开掘出来、不断地生成着。需要学生在感知中来追问,正是通过对于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的永无止境的开掘和追问,人文学科不断地从新的方面、新的高度展示出人不同于任何其他存在物的始终未完成状态。这其实在教学设计上已经对人文学科的探寻提出了逻辑和情感要求,正如前面几个环节所述。例如:英语高老师的Reading -The Trojan horse,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英语教学也太不容易了,不仅要克服非母语的障碍,需要向语文学科一样,字、词、句、人物性格分析、elements等一样不少,连“Sense of Worth”都有:特洛伊士兵和希腊士兵的表现出来的性格特性决定了事情的走向及结果,也给学生以现实借鉴价值,这就涉及情感和价值观。再比如心理曾老师的《虚拟世界中现实的我们》,至少,我听完之后会在以后纷繁复杂的网络以及现实信息传播中多提醒自己: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更别说你道听途说的。“网络暴力的车轮,如果没有人有意识的去踩刹车,它只会从一个个被害者身上碾压过去.....流言止于智者”,这些来自生命的感悟给了孩子一份对自己主观的察觉。这一环节必定是升华,老师们在设计时也强调的是一种悟性:更重智慧而不是知识、定律,对个人的独创性留有更浩大的空间和更多样的表现形式。
作为旁观者的听课状态能让我跳出来从整体上欣赏老师们的设计共性,感谢各位优秀的教师为我提供的资源。感念学校教学工作这几年扎扎实实,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学校、学情的路并且形成了学校自己的风格模式。正是基于此,我才能有探寻共性的灵感。
回到最初,本文思考的出发点是依据人文学科的综合性、贯通性,从其特点出发,在教学上总结出设计思路一二,它并非直接实用于具体学科,希望能抛砖引玉,给人文学科教师带来一点设计的思路:留意人文这个大学科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其综合性、贯通性影响。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