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2020-12-23 09:40刘恬怡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青山奇迹板书

刘恬怡

【教材简析】

作者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学情分析】

学生能认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对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肆虐、盘踞、如臂入股”等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说说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

【设计思路】

(1)不同层次,感悟奇迹。

先从数字理解奇迹,“15年”体会岁月的漫长及老人的执着,“3700亩”感知植树造林面积之大,老人的不易;再从改造后青山美丽的景象,领略奇迹;最后从大环境的恶劣和小环境的艰辛,感悟奇迹。

(2)情境体验,品味情怀。

学生所处的家乡环境较好,无法感知晋西北的环境究竟如何恶劣,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深入理解“肆虐”“盘踞”等词的含义,感悟老人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再通过环境的恶劣和美景对比朗读,深化老人的形象。

(3)写法渗透,书写真情。

文章语言清新脱俗,第一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青山的绿意盎然和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五自然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晋西北的树赋予了老人般坚毅顽强的品格。青山的美景与下文晋西北大环境的恶劣,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老人植树造林15年伟大的奇迹。而纵观全文,大环境的恶劣与小环境的艰辛都只为衬托老人的伟大。

【教学准备】

搜集植树英雄的故事、PPT、写话纸

【教学过程】

(1)导入——发现一道风景

谈话导入:在祖国的晋西北,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走访他的记者梁衡这样描述道:

出示句子:我对他怀有无尽的敬仰。这个平凡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齐读)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走近这位山野老农,体会青山是否真的会不老。(板书课题、齊读课题)

(2)初读——知晓一段人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15年内竟把一片沙漠变为绿洲,这真是一个“奇迹”。(相机板书:奇迹)

(3)细读——体悟一个奇迹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出示句子:十五年啊······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做道算术题,15年——5400多个日日夜夜,多么漫长的坚持!三千七百亩——一亩相当于667平方米,一间教室50平方米,相当于44万个教室那么大。

指导朗读:老人用15年的枯燥岁月创造了这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 “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板书“奇迹”后加“!”)

指名读,齐读。

过渡:正是老人的这份坚持与执着,才让寸草不生的晋西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领我们美美地欣赏晋西北的变化?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想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感受。)

出示句子: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夜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想不想去看看建立在黄土高原上的这片青山?(图片欣赏)

师: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山!读!

追问:走进青山,是满目的翠色,我们江南水乡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然而晋西北的树有什么特征?

出示句子:杨树、柳树,如臂如股······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生:勇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生:劲挺,坚韧挺拔。

生:如臂如股。

追问:如臂如股的树长什么样?

师:瞧,晋西北的树粗壮得就像壮汉的臂膀和大腿。(出示图片)

小结:在老人的精心培植下,树在贫瘠的晋西北土地上竟长得如此粗壮顽强,回到板书:这真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后加第二个“!”)

过渡:在发出赞叹的同时,又有谁想到这背后的艰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到3小节,紧扣关键词句,找一找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奇迹?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说一说。

1)读懂大环境的恶劣

生:老人在环境十分恶劣的晋西北创造的奇迹。(板书:大环境 恶劣)

出示句子:关注历史记载,如,“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指名读,谈谈对这句记载的理解。

师:晋西北的风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疯狂,可怕。(理解“肆虐”)

出示视频感受大风肆虐,指名读。

师:除了大风,晋西北还有哪些恶劣的自然环境?

出示词串:  干旱  霜冻  大风肆虐

师:这些被作者称之为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是一年仅仅来几次吗?引出词语“盘踞”。

环境的恶劣和美景对比朗读。

师: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板书“奇迹”后加第三个“!”))

2)读懂小环境的苦

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又有怎样辛酸故事呢?

生:条件艰苦;生活孤单。

追问:81岁时,女儿接他,他不走。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宁愿放弃天伦之樂,甘愿独守这片青山。

引读:老人深爱着这片青山,始终不愿离开,是因为——(引读)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师:此刻,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坚强勇敢、不怕苦难。

小结:恶劣艰辛的环境将老人衬托地越发伟大。(板书:衬托)

(4)品读——感悟一片情怀

师:我们在村口和老人告别,看着老人的背影,作者想——出示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齐读。

师:另一种东西是什么?

生:永远绿意盎然的青山。

生:流淌的潺潺小溪。

生: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现在你知道青山为什么不会老了吗?

小结:是啊,不仅这片青山会永远绿意盎然,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会代代相传。老人的精神永存,青山是(引读,板书“不老”红笔加粗)

师: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作者的感受。齐读。

小练笔:采访中,作者给老人留了张影(出示老人面朝青山的照片)。这是老人的背影,望着眼前的这座青山,老人当时会是怎样的姿态和神情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5)拓展——不同人同一种情怀

过渡: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课前让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植树英雄故事,谁来分享?

学生分享交流植树英雄故事。

小结:是啊,多少无名英雄在为我们的青山绿水默默奉献,我相信他们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将会由我们延续,让我们同做护林人,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学习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品读奇迹——感受环境——品析老人”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课堂呈现了以下效果:

(1)紧扣目标,层层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2)情境朗读,品析人物。

在感受晋西北的变化环节,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想象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将书上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接着,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通过精美的图片感受青山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最后,学生带着感受,怀着感动,朗读感悟,品味老人植树造林的艰辛与无私。

在领略晋西北大环境的恶劣时,通过视频直观感受大风肆虐的情景,通过图片感受“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可怕,从而深入理解“肆虐”“盘踞”等词语的含义,感悟老人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

(3)向读学写,情感延伸。

望着眼前的青山,老人会是怎样的神情和姿态?借助图片,在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后,学生能将对人物品质的理解渗透进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书写动人的话语。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植树英雄故事,课堂分享交流,知道像老人一样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无名英雄还有许许多多。领悟到他们身上这种品质需由我们延续下去,同做护林人,共营绿色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猜你喜欢
青山奇迹板书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招聘教师
踢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青山的起伏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奇迹并不存在
随手一画就是奇迹 随处一放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