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类专业“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2020-12-23 06:54聂惠薛波翟云云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创新

聂惠 薛波 翟云云

【摘要】数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最关键领域。全球科技创新迅猛的发展态势,使得对数学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 改革 创新

一、现状分析及立项意义

1.研究背景与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因此,深入探索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机制等问题,对于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学研用”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价值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合作创新模式。“产”指企业工艺、设计、产品、服务等全过程的创新活动,“学”是指正常有序、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研”指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创新提供的先期技术导入、中后期技术支撑与保障的服务,“用”是用户与市场,是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落脚点。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创新,是高校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知识转移、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目标,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基础研发与高新技术创新源的职能,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构建的一种扩大科研创新领域、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体系。

河南省发展各种高新产业,推进产业升级,需要一大批面向生产和企业的数学类专业人才。“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因此,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點建设高校,理应从高等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出发,大力培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数学类专业人才。

2.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数学类专业特色明显的,适合于“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等。逐渐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拓展教育空间,拓宽学生成才之路,使产学研用各方效益最大化,同时有效地解决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产学研用”合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优良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制定完备的多元化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主要研究内容

对郑州大学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服务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邀请具有一定科技开发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根据“产学研用”合作需要,在继续教育中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推进校企之间交流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加强政、校、行、企的深度合作,鼓励教师利用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为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应用研发和科技服务,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作用。

2.构建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完善与拓展实习基地功能。

实习是提高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环节预期目标的关键途径。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专业教学实验室、教师研究性实验室等为主要依托,让学生以系统学习实验设备原理及使用方法、协助老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做毕业设计等形式提升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校外实习基地要选择产学研用合作紧密的单位,选择重视研发、实习内容丰富的优秀企业,遵循“专业对口、互惠互利、稳固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3.制定人才多元化培养方案,将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

多元化培养方案及分类课程体系建设是“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体现数学类专业的特点,同时又要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诉求;既要考虑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又要找到地方经济的切入点。采用目标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运行上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变,构建更加和谐的大学教育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实践和研究型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个性发展将自己塑造为综合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让学生无论选择考研还是工作都有理想的出路。

4.成立“产学研用”教育管理组织,健全“产学研用”管理机制。

“产学研用”教育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有:在师生中宣扬产学研用结合的观念,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协调合作单位、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在合作模式、责任划分和具体操作等问题上给予管理和指导;收集、分析研究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和学生,开拓合作资源,做好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沟通;建立考核体系,定期考核产学研用进展状况,取长补短,形成稳定发展的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用一方面要带入到人才培养中,另一方面要有独立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在管理形式上可以设立产学研用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实行归口管理。

三、特色与创新之处

从“产学研用”合作角度全面分析当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设计合理方案,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产学研用”形成有效衔接。

成立“产学研用”合作协调小组,收集、分析研究社会和企业对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参考。设立生物专业产学研用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

建设一支与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产学研用”合作特点鲜明的优秀师资队伍。

建立企业与数学与统计学院之间项目合作、人员交流的有效机制,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数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强,潘明财,谢绪磊.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4).

[2]谷辉辉,黄进勇.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

[3]周旭初,悲洪志.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对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4,(7).

[4]武玉学,金志华,王进波,尚龙安,靳挺.对依托产学研合作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

[5]邹笑笑,黄芳一,刘中兵.民办高校生物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科协论坛,2013,(5).

[6]谷辉辉,黄进勇.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体系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

猜你喜欢
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创新
对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