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
过去二十年,中国市场经济上最耀眼的风景线之一,莫过于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崛起,以及它们引起的市场格局乃至国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不论是搜索引擎、信息资讯领域的网站,还是电商、社交领域的App,它们或许在成长早期带有一定模仿国外“成功者”的色彩,但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其依赖性的增强,这些网络平台也逐渐走向了原创化、亲近国民需求的发展方向。
其中最具原创性的变革之一,大概就是近年兴起的微信、支付宝等产品具备的移动支付功能了。不用说很久之前,仅仅在十年前,现实生活中的无现金交易,都是难以想象的“科幻式”生活方式。然而,如今我们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几乎可以应对一切消费需求。当然,这也离不开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的大背景,但在智能手机同样普及的欧美国家,却依然没有我们这样简易直接的“扫码支付”。
我们的互联网巨头对金融领域向来充满浓厚兴趣,这在欧美国家似乎并非常见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有网络经济热潮势头越来越大的因素,但恐怕也与多数普通国人不熟悉金融产品、缺乏合理金融类理财渠道有关。相比低门槛、低收益的储蓄,过去有些人把理财目光放在了P2P上,但近年各种“暴雷”事件逼着人们不得不更加审慎地看待投资理财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知名互联网产品推出一定的金融功能,也具备较大的民意基础与市场前景。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互联网巨头对金融领域的兴趣,更要看到其中的复杂现实,简单将欧美国家的市场问题复制到中国问题上,恐怕并不妥当。
当然,互联网巨头不论如何变革,都绕不开资本扩张与应对监管这一组重要关系。熟悉行政事务的朋友常喜欢说一句话:“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其实也是互联网行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现象的常见情形。中国的网络行业每次升级迭代,一方面面临着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难题,另一方面也需要顾及行政监管甚至国人传统观念制造的压力。但是,为了更好地鼓励互联网行业尤其是行业巨头不断变革,就必须在政策与观念上给予它们最大的包容與支持。
从监管者的角度上讲,面对互联网巨头时,自己的“红线”应当是清晰的,而不是让企业与消费市场去“猜测”它。建立在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之上的西方资本市场,之所以能产生不少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除了技术因素外,政策层面的宽松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今,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支持与保护应当是刻不容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