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实践探索

2020-12-23 04:39胡琼琼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已成为此门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素养是学生社会性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知,引导学生的正确政治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一、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随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青年政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我国对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新要求和指示,树立政治自强和政治自信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实现教育兴国的百年大计。

二、 政治认同的内涵和意义

政治认同是每一個人应该具备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它包括但不限于公民对国家社会制度、法治精神、意识形态等的认同、认可,主要有制度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观认同(高维、颜蒙蒙,2020)。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正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是以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为标准,其中提到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要养成的相关核心素养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在我国,政治认同有以下几点表现:第一,要爱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与爱党是本质统一的。第二,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第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由此可知,政治认同不仅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更是学生人生发展,社会立足的重要导向标。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三、 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最高检发布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数据显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准逮捕11177人,同比下降31.2%。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上半年批捕9008人,不捕4352人,不捕率为32.6%,高于总体刑事犯罪不捕率11.7%。这说明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逐渐调整教学培养策略,落实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促进学生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葛维佳,2020)。广大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针对“政治认同”维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查,深入了解当下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在此维度下,学生的学习主要遇到了以下困难:第一,学生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对于国家已经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成就没有足够的了解,也不知道这些事件背后对国家发展的重大影响。第二,学生对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够了解,不知道这些政治制度背后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采取现行的发展政策。这两点问题主要集中于我国农村学生,而造成了这些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政治敏感度之外,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是最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 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就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体现之一,是由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意识形态深刻反映了统治阶级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态,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客观的,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国家经济基础所服务的(邢梅,2020)。帮助初中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初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的发展路线,事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今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滋生了许多不良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行为。这些都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意识形态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发展情况的产物,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这是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体现,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不利于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陈国菊,20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力争做到“政治要强”。广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更新政治教学理念,转变政治课堂教学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政治教师需要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种素养。新时期的政治教师也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确意识到政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性(林国祥,2020)。

以《改革开放》这一课为例,我在设计这节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这一我国重大历史变革,明白它的具体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旧照片,并让学生回家向父母探讨父母童年时代的生活,初中学生的父母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生人,正是改革开放的直接经历者,学生可以从家里带来一些老照片,与改革开放之前的照片进行对比,感受改革开放对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影响。由改革开放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年有余,學生可以从自己家庭的生活变革情况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不同领域总结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对知识的掌握也非常扎实,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政治认同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归属感,认同与认知有着本质的泣别,认知是理解领悟的理智层面,而认同更多的是情感与意识上的感性层面。如果政治教师仅仅将教学局限于认知层面,学生很难从心底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也不会产生认同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认同,在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课为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倒背如流,然而,他们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呢?对我们的社会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将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合作搜集此层面的相关事迹并分享,教师也可以营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做出的不同选择。如,当学生学习到敬业这一层面时,教师可以将中国机长刘传建的故事分享给班级同学,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在危急关头,如果你是机长或者航班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在情境中畅所欲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四)促进学生的政治反思,培养学生政治敏感程度

反思是在教学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回顾思考的过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温习教材上的知识,对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反思,能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践行思想政治行为时更加理性,也能对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政治行为进行纠偏。

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政治反思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如当疫情蔓延之时,很多心怀不轨之人利用网络散播虚假消息,散播谣言,甚至恶意诋毁我国的相关机构,这些都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的体现,教师要通过相关案例,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促进学生对此进行反思。很多时候,我们无意中传播的虚假消息,都可能对他人造成重大影响。学生要养成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及时地政治反思,促进“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治认同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对社会肩负的责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维,颜蒙蒙.统编教材与国家认同——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J].教育学报,2020,16(3):34-43.

[2]葛维佳.增进初中学生政治认同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八年级《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6):49-50.

作者简介:

胡琼琼,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苑中学。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