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对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存在德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脱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社会与家庭有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等问题。教师要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初中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教学;德育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4-0036-02
初中生年龄尚小,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接受新鲜事物速度较快。教师此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能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如果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出现纰漏,就很可能导致初中生的思想行为出现问题。可见,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遏制部分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持续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思想品德教育遇到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存在德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脱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社会与家庭有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等问题。
1.德育观念落后
部分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他们看重的往往是学生考试成绩。因为一些教育部门考核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主要看升学率、升学成绩,部分学校制定的评优评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标准也主要看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也往往看考入普通高中的人数比例等。学生成绩上去了,则学科教师成为领导眼中的好教师;学校成绩上去了,则说明这所学校的领导治校有方;学校升学率上去了,则新学期生源问题不再发愁。这些现象,导致部分学校、教师、家长忽视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无形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趋于边缘化。部分学校将教育教学重点放在所谓“主科”上,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有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组织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召开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班会。
2.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缺乏对初中生有效的教育与引导。一些教师常常采用简单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习惯于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不重视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3.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当前,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健全,难以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评价。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影响正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例如,有的学校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程度时,采取书面考核的方式,并且题型单一,答案设置较为单一,很少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很少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了符合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一些学生写在纸上的答案往往不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书面考核成绩来看,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思想品德良好,但实际上却往往不是这样。部分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真正理解,也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脱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
部分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大多拘泥于教材内容,聚焦于那些相对抽象的德育内容,很少结合实际生活事例进行教学,导致部分初中生对一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说得头头是道,但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形。
5.社会与家庭有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层面。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对初中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家庭方面。部分父母过于宠爱孩子,导致很多孩子早已习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认知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这给德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初中生活泼好动,但又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死板,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则很难使初中生注意力集中,很难使初中生长时间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最终使得思想品德教育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初中生接受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教师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抓住课堂这块阵地,采用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教学关于诚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下面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李同学到书店去买书,买书的人很多,书店老板忙得不可开交,在给李同学找钱时多给了20元钱。李同学现在处于矛盾状态,犹豫到底要不要把这20元钱还给书店老板。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认识到诚信做人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把这20元钱还给书店老板。教师最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学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另外,还可以播放央视有关感恩、勤俭节约的公益广告视频,让初中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感受,表达心声,接受思想洗礼,争做孝敬长辈的好少年,懂得勤儉节约的重要性。
2.组织生活化的德育活动
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时间一久容易分散。教师如果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单纯地进行说教,就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师如果组织一些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则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例如,针对“在马路上遇到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小型辩论会,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引导,让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还可以安排学生搜集身边有关环保的图片,组织学生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增强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初中生积极保护环境等。
3.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
为了让初中生能将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德育作业来延伸课堂教学。要根據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学生容易完成且利于提升思想品德素质的课外作业。例如,针对感恩教育,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给父母捶捶背等,并将这些活动的过程、感受写下来。通过完成生活化的德育作业,初中生能够感受到做家务的辛苦,理解父母的不易,进而学会孝敬父母和感恩父母,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加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等多种措施,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加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让初中生能乐于接受,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中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基本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23).
[2]王晓丽,栗嘉忻.巧借“登门坎效应”提升青少年德育“生活化”实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
[3]侯文华,孙泊.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04).
[4]陈宣.德育生活化:青少年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一种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2(18).
[5]李成月,侯冬发,段贻安.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0(31).
[6]刘轶梅,丁日杰.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J].教育探索,2006(04).
Discus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fe Teaching of Moral Education
Wang Guowu
(No.4 Middle School of Gu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Gulang 733100, China)
Abstract: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such as backward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single teaching mode, lack of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divorced from the rea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fe, and sometimes som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society and family.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life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e life 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rrange life 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homework,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ang grew up happil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life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作者简介:王国武(1972-),男,甘肃古浪人,高级教师,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