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充分发掘作品蕴藏的丰富内涵,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反复细致地阅读文本,注重细节解读和结构的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围绕文本的丰富意蕴做出深刻的诠释。在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基于读者的角度品读文本,更要尝试基于作者的角度进行揣摩,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样才能倾听作品中的细微声音,体会到经典的巧妙之处。
一、斟酌词句,感受语言神韵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文章的语言为起点,咀嚼语言,体会作品的神韵。叶圣陶认为“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若能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词句,体会其作用,则学生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为何如此斟酌词句。
《春》是一篇充满了诗意的春的赞歌,作品的语言极具有特点,作者使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在词句的选择上也较为精妙。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经典词句展开分析,尝试感受作品的语言韵味。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长短句的交杂使用。学生发现“桃树、杏树、梨树”部分句子片段较短,而“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则较长,这样产生了一种参差之美,给人生动活泼的感觉。此外再引导学生分析词语的选择,思考为何用“让”这个词:“花儿的开放是自然规律,为何要用‘让呢?”学生发现:“作者使用的是形容人的词语,用‘让能展现出场面的热烈,更好地体现鲜花的数量很多。”最后再鼓励学生分析一下作品使用的修辞手法。学生发现作品使用拟人的手法,展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鼓励学生以此句为例,展开举一反三的学习,寻找作品中的其他词句,运用类似的方法分析字词,感受作品的语言神韵。
在探究作品词句的时候要从若干角度入手分析,首先可以探究作品的整齐之美和错落之美,思考作者如何将长短句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文章的形式更美。其次要引导学生探究作品词汇的丰富之美,在比较分析中探究作品如何从同义词中选择更精确的字词。
二、分析细节,体会文本内涵
在细读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结合作品的细节展开品味和推敲,从中挖掘出作品的内涵。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入到了作品的情境中,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此时要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思考从中能否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作者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细节展开分析,看看能否从中感受作品的内涵。鼓励学生分析作品中“我”发脾气后母亲的反应,看看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具有什么特点。学生从动作入手进行分析,发现文章用“悄悄地、偷偷地”等细节展现母亲小心翼翼的状态,体现出母亲对“我”的关心和在乎。再引导学生分析外貌神态方面的细节,学生找到了“眼边红红的”等细节,发现母亲哭过了,展现了母亲内心的柔软。再分析语言,学生看到作者写了母亲想要带“我”看花的语言,分析母亲为何要这样做,可以感受到母亲希望帮助“我”走出内心的困境,希望能改变“我”的生存状态。结合这些细节描写,不难看到母亲对“我”的爱。此时引导学生思考:“母爱如此细腻,但是‘我却没有觉察到,你觉得‘我是否会因此后悔呢?”这样学生就品味到了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展现了母亲的爱,同时也体现出了‘我的后悔之情。”
在探究作品细节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和作品中的人物合二为一,对作品的体会也会更深刻。
三、聚焦结构,品味巧妙构思
教育家叶圣陶提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细读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结构,尝试找出作品中的线索,思考作者安排了几条线索,如何将明暗线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这样学生能厘清作品的脉络,对文章也会有整体把握。
学习《背影》时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结构,看看文章能分成哪几个部分。学生在阅读后认识到文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段,起到了交代情节的作用,为后文写“背影”做好了铺垫;第二部分则详细地写了父亲为“我”送行的场景;第三部分写的是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串联全文的线索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文章中出現了多次对‘背影的描写,作者为何要如此写呢?反复地提到‘背影是否过于重复呢?”学生将注意力放到“背影”上,认识到“背影”也是文章中的线索,作者通过反复回忆“背影”展现出对于父亲的思念之情。学生发现文章通过明暗线整合的方法进行创作,这样能让文章的内容更为细腻。鼓励学生思考在自己创作的时候如何运用明暗多条线索进行创作,让文章的情节更为丰富。如有学生提出:“在写孩子和父母的亲情故事的时候如果能用一些小道具,以之为线索,则能让故事更丰富。”
鼓励学生在探究作品线索的基础上使用段落概括的方法进行辅助分析。尝试写出每一个小段的标题,然后整合这些标题,看看能分成哪些大板块,还要思考这些板块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弄清楚递进、对比等关系。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结构。
四、结合背景,分析主旨表达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所以在细读作品的时候不能忽略探究作者的心境和创作态度。此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加以思考,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特点,了解作者的生平,此外还要尝试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探究作品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引导学生学习《故乡》的时候,探究作品的背景,并结合背景分析作品的主旨,则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首先请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出:“‘我离开故乡很长时间,回到故乡后应该感到很开心才对,为何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呢?我们只看到了农村的农民在破产后的痛苦遭遇。”学生结合作品的背景展开分析,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学生思考后提出:“这篇文章写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当时虽然推翻了封建统治,但是百姓们的生活还是很艰苦,封建思想还是统治着人们。作者想要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这样的问题,因此才会塑造杨二嫂和闰土这样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人们。”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创作的其他作品,学生发现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都展现了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体现了人民的疾苦。这样学生就借助深入分析的方法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了更多了解。
结合作品背景分析主旨,起到了情境还原的效果。学生还原作者的心境和创作态度,也还原了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就能避免学生主观臆断对作品解读的破坏,让他们的解读更准确。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逐字逐句地思考,摸索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学生就能慢慢地积累敏感的细节感知能力,从而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更好地掌握作品,提高自己的整体阅读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2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