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复兴与关学传承

2020-12-23 04:16陈小玮
新西部 2020年8期
关键词:乡约张载书院

陈小玮

张载创立了关学,晚年在横渠书院讲学授徒,阐发其观点和思想。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乃至民国,书院一直都是关学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纵观复兴之后的横渠书院、关中书院以及芸阁书院,他们在关学、传统国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传播、借鉴等方面,也是各具特色。

张载创立的“关学”,与程颢、程颐创立的“洛学”,共同成为宋代理学的源头。简言之,关学是儒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在体现儒学主流精神的同时,“学贵于有用”与 “株守儒学,躬行礼教”构成其独特的气质及个性。因其主要流传于陕西关中,故被称之为“关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的“四为句”充满理想与使命意识,被后世为学为政者所传颂。

关学历经北宋、南宋、元、明、清,直到民国,一脉传承形成了34位代表性学者。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书院讲学,在张载学说的基础上对关学加以继承和发展。横渠书院、关中书院和芸阁书院,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下也以不同形式传递着关学有时代价值的思想。

横渠先生和横渠书院

2020年7月14日至16日,12集系列广播剧《张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节目中首播。该广播剧由眉县横渠书院策划组织,是“横渠千年”纪念活动之一。

张载原籍河南开封。15岁时,其父张迪在四川涪陵县任知州病故,计划归葬开封。他和5岁的弟弟张戬与母亲,一路护送父亲灵柩越巴山、奔汉中,出斜谷行至眉县横渠镇,因路资不足,加之战乱,无力返回故里开封,遂将父亲安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定居于此。

少时张载在横渠崇寿院读书学习。38岁时,考中进士。虽三度出仕,两被召晋,但他的主要活动与成就则是讲学和著书立说。49岁时,张载应武功主簿张三甫邀请,到武功绿野亭讲学。50岁那年,宋神宗召见张载问治国之法。他以“渐复三代”(恢复夏、商、周)为治国之道,核心是以德治国和教育为本,他被任为崇文院校书。一年后,他回到横渠,一面讲学,一面著书立说,当时,关中和西北各地士子云集其门下。在横渠,张载讲学著书,并将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加以总结,《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著作均在这一时期完成。他还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

在崇寿院讲学时, 张载在院内一所房子的东西窗户上分别张贴了所撰的《砭愚》和《订顽》(后易名为《东铭》和《西铭》)。他在全文仅三百余字的《西铭》一文中,设计了一个“民胞物与”的“大同”世界,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觉悟到自己是这个“大同”社会的成员,有这种意识才会培养出超道德的自由人格,达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理想境界。《西铭》后被编入《正蒙》最后一篇,还有人将之放在《张子全书》卷首,成为张载著作中最著名的篇章,被后世推崇备至,甚至与《论语》《孟子》等经典相提并论。程颐说:“ 《西铭》明理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朱熹则肯定了“《西铭》之意,与物同体”的认识,还写有《西铭解》。

张载去世后,崇寿院更名为横渠书院,成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宋之后,横渠书院历经变迁更迭。

据明代眉县学者刘九经万历年间所纂的《眉县志》记载,元贞元年(1295年),朝廷下诏在眉县横渠镇原横渠书院旧址上建张子祠。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张载祠恢复为横渠书院,成“后祠前书院”的格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眉县县令林思正修书院;万历三年(1575年), 眉县县令姚继先重修书院。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眉县县令陈石麟重修书院,康熙皇帝为张载赐“学达性天”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也曾两次重修书院;清末,在清廷“各省书院一律改设学堂”的诏命下,张子祠内横渠书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时任眉县县令程壎改建为高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又改名为“眉县第二高等小学堂”。民国以降,“学堂”先后易名为“横渠高等小学堂”“横渠镇中心小学”“横渠小学”“横渠中学”,直到上世纪1990年,眉县人民政府重修张载祠。两年后,尽管恢复了横渠书院的名称,但没能发挥书院的影响与作为,处于有名无实状态。

2015年12月,陕西太白山秦岭股份有限公司与眉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投巨资打造横渠书院,对其定位是“传承关学,服务大众”。书院投资600万元,对张载祠、横渠书院进行恢复性建设。两年后,张载祠、横渠书院双双成为国家AAA景区。

书院建立了关学图书馆,供国内外游客学习阅读;修建张子文化体验场所,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馆,通过成人仪式、拜师仪式、四为体验、六有感悟等活动,以增强游人对关学的体验感。游人数量从2015年2万多人次提高到目前的20万人次。

2018年,书院获得首批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與30家旅行社开展长期合作,数十万学子前来书院尊古礼、着汉服、拜谒张子,履行先生一生倡导的“以礼为教”的理念,体验手工“横渠四句”活字印刷,激励学子不断前行。

2019年7月,在眉县张载祠·横渠书院举行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同月,横渠书院与陕西理工大学举行了产学研合作交流座谈会。近年来,书院聚集了一大批合作者与团队,先后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多所大学建立了研学、教育教学基地。

书院还策划了“横渠书院书系”项目,保存和整理关学学派的历代文献;策划和出品关学学术类著作及普及类著作,实现关学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该项目分为四类,即整理类(包括关学著作的影印、校勘、注释、翻译等)、研究类(包括关学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研究)、普及类(包括关学主题的简史、通论、讲义、译注、漫画等)、报刊类(包括《横渠学刊》辑刊、《秦岭旅游》报等)。目前,《关学导语》《北宋关学随讲录》《画说张载》普及类丛书已推向大众,其余在今年相继出版。

书院严格设计项目,培训师资力量,形成一支十多人的工作团队。书院还建立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推送上千篇关学文章,互联网成为传播关学的平台。纪录片《横渠先生》已在众多电视媒体、网络和电视台播出。

从1991年8月始,眉县先后举办了7次张载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几年,书院进一步加强了此项工作,先后举办、协办或参与了全国张载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第一届第一次工作会议、丙申年横渠书院会讲大会、“新关学”暨陕籍国学研究专家座谈会、戊戌年关学国际研讨会、“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国际学术论坛、“和谐与正义:道德实践与社会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关学继承创新与新时代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三十多场。

书院与《光明日报》开展了近十场横渠书院笔谈(访谈);联合相关高校、企业、图书馆、读书会、中小学校等单位,分别在上海、北京、河北、广州、西安、眉县等地举办了百余场“正蒙读书会”“青年学术沙龙”“国学大讲堂”“关学小课堂”等活动。参与百家书院联盟项目。还积极与60多万张子后裔合作,将影响力拓向全国。

2020年1月,青年关学工作坊第2期,即青年学术沙龙第9期,在横渠书院西安分院举行。青年关学工作坊由眉县横渠书院、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主办,获得“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的支持。这是“横渠千年”的首场活动。

“横渠《西铭》使我们找到一生‘存顺、没宁的好活法。”横渠书院院长王政军归结书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书院的魅力即在于培养现代健康人格,让人们疲惫的身心能够放松,让骚动的灵魂有一个归宿。”

关中书院与“中国符号”

西安书院门古文化一条街,有一个非常幽静的所在——关中书院,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这是一所依然活着的书院,牌楼一侧石柱上挂着“西安文理学院”的牌子。书院门的地名也因关中书院而来。

关中书院的诞生,源于明朝一位传奇人物——长安人冯从吾。关中书院门前有他的立身塑像。

冯从吾,号少墟,长安冯家村人。他出身士大夫家庭,明神宗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官任监察御史。冯从吾为官清廉刚正,不媚权贵,敢于直言。万历二十年,他上书批评万历皇帝置军国大事于不顾,终日以身体欠佳为名在宫中饮酒作乐,声色犬马,且滥施淫威,随意杖毙不听话的官员。万历皇帝羞怒异常,革去其官职。冯从吾退居家乡,开始了三十多年的讲学生涯。

冯从吾最初和好友萧茂才等人在宝庆寺讲学,听众甚多,陕西地方官员也来听讲。因宝庆寺地方狭小,万历三十七年,陕西布政使汪可受等人遵从冯从吾的意愿,在宝庆寺东小悉园建了关中书院,聘冯从吾等为主讲,一时盛况空前,从学者多达五千余人,世人尊称他为“关西夫子”。

冯从吾在《关中书院记》云:“书院名关中,而匾其堂为允执,盖借关中‘中字,阐允执厥中之秘耳。”讲堂左右各为屋四楹,皆南向若翼;东西建有生徒宿舍号房各六楹。堂前有方塘半亩,树亭于中,砌石为桥。堂后有假山一座,三峰耸翠,宛然一小华岳。大门本南开,后改于西巷。三年后,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于书院建“斯道中天阁”一座,以祀孔子。至此,书院已初具规模。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冯从吾的这幅对联说明了其讲学宗旨。

天启元年,冯从吾应召任左都御史。面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政,他挺身而出行使御史职权,弹劾阉党,却受到魏党分子迫害,气愤之极他继续回关中书院讲学。此后,魏忠贤权势日盛,全国均为他建立生祠,独陕西无,这也是冯从吾在关中书院讲学设教的结果。

天启六年(1626年),熹宗下旨“一切书院俱著拆毁”,十二月关中书院被毁。冯从吾见自己呕心沥血经营多年的书院毁于一旦,悲愤成疾,于第二年去世,终年72岁。

崇祯元年,关中书院复建,由冯门弟子继掌其学,继续推行“德教为先”、“务戒空谈”的教学思想。

康熙五年(1666年),西安知府叶承桃扩建关中书院,并礼聘学者李顒主持讲席,为李所拒。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总督鄂善复修关中书院,再次邀请李顒主持书院,李顒再三推辞后就聘。李顒登台讲学之初,一时“德绅名贤、进士举贡、文学子衿之众,环阶席而侍,听者几千人”,甚至总督鄂善和陕西巡抚阿席熙也前来听讲。这是关中书院自冯从吾讲学之后的再度复兴。

关中书院延绵四百年历史中,名人争至,桃李争辉,人才辈出。明、清两代著名学者周淑远、柏景伟、刘古愚、牛梦周等曾在这里讲学。出身于此的名人难以计数:王杰,是清王朝开国后陕西省第一个状元;王鼎,道光年间任东阁大学士,追随林则徐为国尽忠;路德,被誉为清末陕西第一嘉士。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公车上书,陕西籍参加者多达五十五人,其中大多数人曾就读于关中书院。

清末,西学传入中国,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学子的需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西北五省最高学府。1934年,更名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陕西省立师范学校。1985年,恢复陕西西安师范学校。2009年,陕西西安师范学校整体并入西安文理学院。自明至今,从关中书院到西安文理学院,这里一直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场所,文脉不断。

书院现在基本保持了清代几次修建后的规制。有两重门,二门悬挂的“秦川浴德”匾额为乾隆御赐。二门两侧的屋舍,曾是书院的起居室,今为学校办公室。笔者探访时正逢暑假,校园静悄悄的。

进入二门之后,有一条主干道直通“允执堂”,即最北端当年关中书院的大讲堂,现在是学校的图书馆。门两侧柱子上有幅对联:木铎醒群生之梦,至今风韵犹存,欲觐芳模,洗耳听金声玉振;心灯开万世之迷,当日黎光倍朗,思亲道范,披襟看鱼跃鸢飞。

二门、“允执堂”以及东西回廊环绕成一院落,院里的幾株古树撑起一片阴凉。回廊两侧各有数个小院落,或教室,或实验室。回廊中部显眼处分别是醒钟亭和暮鼓亭。

关中书院对西安文理学院的影响极为深厚。书院培养人才充分体现了学贵有用、身体力行的特点,“天文、地理、阴阳、气运、医算之学无所不究”。西安文理学院遵循这一学风特点,按照“文理为基,工管为重,师范做精,专业做特”的专业发展思路,修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建立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的培养机制,从而形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10月15日,纪录片《关中书院》开机。该片被西安市委宣传部列为2015年重大文艺精品创作项目,着重讲述关中书院四百年兴衰变迁史以及“关学”在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对弘扬关学躬行实践,崇尚经世致用精神,传承城市文化根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机仪式上,校长徐可为表示,这样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意义和深远现实价值的纪录片的拍摄,为学校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谱写西安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2016年,西安文理学院排演了原创校史话剧《冯从吾》。自公演后,该剧获得了高度赞誉: 2016年第十六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评委会特别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剧目奖;2017年陕西省第六届校园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2018年作为陕西省惟一受邀剧目参加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9年获陕西省第二届廉政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文化精品创作文艺剧目类三等奖。

2015年,关中书院打造“中国符号”研学基地,围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设包括活字印刷、书法、射礼、茶道、中医等12项传统文化体验项目,旨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需求融合,厚植道德沃土,用文化的力量助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美德。仅2018年一年,“中国符号”研学基地接待体验活动达90余次,接待人数累计3600余人次。从吾客栈先后承接各类夏令营及培训活动,累计接待10308余人次。

2019年3月,关中书院迎来了日本茶道大师,书院为他们举办了传统迎宾祭孔仪式。参访期间,日本茶道师演示了抹茶、煎茶等茶艺。茶道文化自唐宋之后传入日本,这是中日茶道文化的一次交流。

关中书院也成为国人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载体。

2019年3月,成都七中的20余学子研学团参观书院,在礼仪老师的主持下行谢师礼。这项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尊师重道的中国传统美德。4月,关中书院举行了一场汉式女子成人礼活动。6月,由西安文理学院关中书院、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广播电视台少儿艺术中心主办的锦绣华年首届大中华少儿汉服艺术节暨2019西安国际少儿服装周在关中书院盛大举办……

“中国符号”研学基地还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

2019年5月11日,在“2019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暨陕西省首届国际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成果发布会上,丝路中心副主任王晓茹就国际大学生夏令营项目进行了成果汇报演说,向国内外高校展示了西安文理学院“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成果,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关中书院向前来参会的外宾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项目,并辅导参观者进行亲身体验,这个项目受到广泛好评。

一个月之后,关中书院迎来了丝绸之路沿线26个国家、71位学生的研学之旅。他们参观了书院传统的迎宾礼,了解关中书院的建筑以及历史文化;体验香道研学,了解香道文化历史,手工调香,制作香牌;学习传统礼射八法以及礼射要领;观看具有两千年历史的皮影戏,自己手动绘制皮影,舞动皮影;学习中医文化,药草辨识,穴位诊脉,制作药包等,了解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异国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6年,关中书院迎來“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人文交流夏令营的营员。23位营员及带队老师,分别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十个国家。书院为营员举行了具有中华传统礼仪风格的开营仪式。

“关中书院传统上是教育,但现在仅仅局限于文理学院的一个校区,是很大的浪费,要将其功能扩大化。”在关中书院院长肖胜利看来,应将“书院办成一个西北地区首屈一指、全国著名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办成丝路文化高地;关学文化盛典,文化创意宝地;办成西安市的会客厅,西安文理学院的一张名片”。为此,关中书院应当发挥四大功能:第一,讲学、研学功能;第二,展览、展示功能,将书院历史、书院文化向走进书院的人展示出来;第三,文化创意功能。书院临书院门大街左右两处“书生艺器“就起了市场检验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的作用;第四,服务社会功能。从去年7月起,书院采取预约制方式,服务游人。上课期间,下午对游人开放,每天限100人;节假日全天,游客量翻倍。到疫情之前,近上万人参观。

现在提传统文化进课堂,但困难在于中小学老师并不完全具备相关的素质和能力,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肖胜利认为,书院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培训老师,由政府买单。

为提高体验深度,肖胜利建议,在书院搞开放式办学,比较适合的诸如书法、文博专业,设计一些公开课,面对社会大众。这样,书院的现代教育功能就能完全体现出来了。

“书院最终要出思想。”肖胜利设想,远期可全球聘请关学研究专家共同做这件事。目前,文理学院成立了关中书院历史挖掘整理工作委员会,确定三大类、21个子课题,计划用两三年时间,形成一批有思想、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白鹿原上的芸阁书院

2020年7月18日,经过半年筹备,“芸阁白鹿书院”正式落户白鹿原影视城。

白鹿原影视城是陈忠实先生《白鹿原》影视化的拍摄地,书中朱先生和它的白鹿书院成为一方水土气韵和精神力量的支撑。芸阁书院院长牛锐表示,这是一个集关学文化、乡约文化、白鹿原文化、牛兆濂文化研究与普及,结合书院生活、诗书礼乐 、古籍文献、雅集沙龙、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书院,将集中展示关学传序、乡约实践、家风传承,通过君子六艺的研习,关学文化的交流,深度阐释关学“敦品厉行,躬行实践”的精神实质。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刘学智表示:“清末,牛兆濂在蓝田恢复了吕大临的云阁书院,是芸阁书院的第一次恢复;今天以牛锐为主心骨的一批同仁,承传其祖上的精神,又再次在蓝田恢复芸阁书院,这是它的第二次恢复。如果说第一次恢复,是在传统理学凋零的情况下,为振兴理学的一次艰难的恢复;这次恢复则意义更为深远,它是在中国人民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大好形势下的恢复,所以这一次其意义更为重大,前景更为光明。”

揭牌仪式之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和芸阁白鹿书院共同举办了“从张载之学到白鹿精神”仲夏会讲。

牛兆濂,字梦周,号蓝川先生。生于1867年,逝于1937年,清末民初誉满关中的一代大儒,杰出的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传统关学最后一位大儒,民间称为“牛才子”。小说《白鹿原》朱先生即以其为生活原型,白鹿书院的原型即芸阁书院。

牛兆濂9岁入私塾读书,过目成诵,人称“神童”。16岁应考便拔得头筹,后以“品学兼优”补西安府学生员;20岁又补廪膳生员;22岁参加西安科举考试,中举。在进京参加进士科举之际,其父不幸病逝,母亲因此失明,他弃试在家守孝、照顾母亲。

牛兆濂自24岁主讲彭衙书院起,先后在鲁斋书院、存古学堂、爱日堂、正谊书院等地讲学。1914年起在蓝田芸阁书院讲学,直至病逝,前后共二十三年。

1901年,牛兆濂于蓝田孙真人祠创办芸阁书院,慨然以圣道为己任,遐迩从游者多,一时知名之士,至庠舍不能容。一年后,迁书院于犠母庙。

1903年,陕西巡抚升允以关中书院改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为由,欲聘牛兆濂担任总教习,一年内书函敦请六七次,均被坚辞。之后,升允又派人持聘书、聘函相继登门相请,他才勉强答应。三个月后,因在办学理念、学术主张与当时的文化思潮有较大差异,于是决意辞归。

1914年,牛兆濂开始在吕家祠堂原址上拓建芸阁学舍,因在先贤之地,为表谦逊与敬仰,故将书院改为学舍,历时四年而成。

1932年,牛兆濂在《芸阁学舍记》中写道:“天地之心,寄乎人者也,然必其人之学,有以深得乎天地之心,斯其人足重,即其所居之地亦与之俱重,天地之心且因是而传之。此芸阁学舍所以至今存也。”

中国古代书院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关注社会人生的做人教育,其宗旨是教导学生“做个好人”。牛兆濂也以“学为好人”为教育之本,并身体力行。他在《蓝川先生教子语》写道:“先要认得自家是个人;须要认得自家是个中国人;要认得天生我身不是单为享福,是要做顶天立地的事业呢。”

小时候,牛锐一直认为自己是西安人。偶然走近曾祖牛兆濂,是因为父亲从蓝田老家拿回的3麻袋被虫咬的不成样子的书,他翻看得知是札记、文钞之类的,并没特别留意,后来大多已遗失。

2008年,对牛锐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华商报》登出一则新闻,说是在古玩市场发现牛兆濂讣告。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开始收集牛兆濂的相关资料。同年,牛锐作为牛兆濂先生的曾孙,停掉了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在蓝田办起了芸阁书院。他一边全力投入编修家谱工作,一边搜集整理牛兆濂的资料,并将其放在中国儒学、关学的体系中加以研究。2015年10月,《牛兆濂集》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关学文库》的收官之作,历时四年,终于出版,牛锐为之做了很多付出与努力。

芸阁书院举办各种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国学。2016年,芸阁书院在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落成,并被西安市教育局正式批准为西安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以“探关学、习六艺、传乡约、学家训”为研学主题,同期開展周末亲子游学。

2017年5月,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胡和平莅临书院指导工作,希望书院做好五大文化:关学文化、吕氏乡约文化、白鹿原文化、牛兆濂文化和陈忠实文化。同年12月,芸阁书院被西安市教育局正式推荐为陕西省中小学研学基地。

芸阁书院受邀出席在京举办的全国百家书院联盟会议,被誉为传统书院与现代文化实践的践行者。

位于蓝田的芸阁书院,尤其致力于新乡约的蓝田实践。

吕大钧与张载是同年的进士,因钦佩后者的学识与人品,与其兄弟吕大忠、吕大临拜张载为师。吕大钧注意到,自己所任职的政府制度有缺陷,对草根阶层少管教,于是编写了《吕氏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提出同约人要“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是关学“经世致用”精神的表现,也是关学“躬行礼教为本”宗旨的体现。明代著名教育家冯从吾赞扬说:自从《吕氏乡约》在关中推行以后,“关中风俗为之一变”。清代的周至李顒,三原贺复斋,蓝田牛兆濂,兴平张元勋等都是热衷倡行乡约的关中著名人物。

“乡约”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是指乡规民约,即是乡民约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第二是指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基层乡民的自治组织形式。第三,是指乡村基层地方管理者的称谓。乡约教育和实施,以及基本组织形式需要一个管理者,他往往是乡民共同推选出的公平正直、德高望重的人。清之后,乡村基层管理者逐渐成了民间小吏,称为“乡约”。

《吕氏乡约》因是吕大钧等兄弟在本乡蓝田发起实施,亦被称为蓝田乡约。各时代仿照《吕氏乡约》的乡规民约很多,甚至还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牛锐复兴芸阁书院后,极为关注《吕氏乡约》在当下中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出路。芸阁书院作为“蓝田县乡约传承讲习所”和“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芸阁书院文明研习基地”,始终将乡约文化普及同家风家训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融入书院日常教育中,面向广大干部、新乡贤、中小学师生,通过讲学、出版、研学,推动关学、乡约、家风家训和优秀传统经典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形成蓝田“立约、传约、行约”乡约传承工程中独特的乡约文化书院教育体系。

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与中共蓝田县委共建的“农村乡规民约研究实践基地”正式揭牌,也标志着“《吕氏乡约》的创造性转化——《蓝田新乡约》的制订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正式启动。牛锐作为该课题核心成员,积极参与到立约、传约和践约工作中。

2017年,面向全县基层干部和乡村文化站、图书馆,编撰了《蓝田新乡约》(绘本),通过人文漫画的形式,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讲好乡约故事、讲好在蓝田影响力大的家训故事。

2018年9月1日,中小学生读本《乡约伴我成长》进入全县小学和初中课堂,近5万名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蓝田乡土文化、关学文化、乡约文化、家风家训和乡风文明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等12个课时内容。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对这些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从学习、观察到实践的知行合一,并期望可以影响到父母和周围的人。有许多在外地的蓝田人,纷纷打电话表示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希望为孩子买一本,一方面了解家乡文化、记住乡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家风传承。

芸阁书院作为省、市两级中小学研学基地,坚持以“乡约就在我们身边”为课程宗旨,以“弘国学、承关学、诵乡约、学家训、习六艺”为主线,精心组织,先后研发出“乡村·乡约·乡风——走进蓝田美丽乡村、“乡约生活——传习千年乡约 体悟乡土智慧”等研学课程。截至目前,已接待4万余名学生和3千个家庭亲子研学,以及5千余名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浙江、成都、兰州等地来西安的夏令营学生。

书院同蓝田县融媒体中心蓝田文化大讲堂直播间、县委党校等部门合作,相继推出“乡约是过日子的章法——乡约文化与《大学》智慧”“吕氏乡约是关学精神的实践——关学经典文章语录高级研修”“《乡约·德业相劝》篇与《孝经·开宗明义章》”等中短期课程,广泛弘扬乡约文化,让更多人发现乡约、认识乡约、了解乡约,充分发挥乡约文化的時代价值和在现代农村家风建设、乡风文明中的现实意义。

“书院复兴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要真正复兴,必须要回归到教书育人这条路子上,将书院教育深深扎根在广大老百姓当中。”这是牛锐做了十多年书院后的深刻体悟。在他看来,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在体制和制度上实现创新,进而成为新时代蓝田乃至陕西的地域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教育基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书院今后探索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乡约张载书院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因为张载
因为张载
因为张载
乡约“吃了吗”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不与他人拼下限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关于《浮想录》的浮想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