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诣晨
〔摘要〕心理弹性是发展系统与生态系统中,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隐蔽性的“特质-过程-结果”综合体。从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环境出发,探测儿童在不利处境中心理弹性的差异和生命历程转折点的变化是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从理论层面,探究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环境对儿童心理弹性资源的优化及其动力结构,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情境模拟与真实案例相融合,进行微(认知神经)、中(心理干预)、宏(社会调查)诸层面、多水平、动态交互研究。从实践层面,开展家庭(教养方式)、学校(学业、师生或同伴关系)、社区(群体认同与接纳)融为一体的教育生态模拟,利用结构方程建模与心理干预等技术,逐步形成该领域研究特有的方法论体系。
〔关键词〕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社会融合;融合教育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3-0004-05
近年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发生率逐渐上升,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最终指向同一命题——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培育。研究表明,人类在早年生活中所生成的心理弹性聚集了潜在能量,使(曾)经历不利处境的个体摧而不垮、愈挫弥坚[1]。根据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弹性培育离不开人与环境的渐进式、多维度互动——社会融合。因此,有必要培育儿童的心理弹性,使其以稳定的心理健康水平、生理功能及胜任特征应对不利处境。
一、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起,大量研究发现,一些儿童因“处境不利”(即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适应与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如遭遇疾病、贫困、丧亲、留守、流动、校园欺凌、家庭虐待等)导致身心问题,而另一些儿童面对同样的处境,却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心理机能,远离精神疾病侵袭[2-3]。透过这一现象可知,在改善儿童生存境遇的同时,应致力于挖掘其内部保护机制。
以Rutter的“母爱剥夺”调查为起点,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社会心理机制层面,考察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认知与情感、适应行为及应对方式,多集中于危险因素及其程度、发展功能的评估[4];第二阶段从国家管理制度层面,探讨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补偿、救助政策及社会治理,例如美国的“开端计划”和情绪中心课程及英国的“稳健起步计划”和全纳教育等[5-6]。
四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在人与环境问题背后,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日益凸显,尤其是处境不利儿童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7]。当前,该领域研究不再局限于从制度层面和社会因素找到问题解决的出路,而是从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与情绪分化等理论视角,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业、情绪、社会性等主体性特征,由此推进以预防性干预和教育补偿等为主要对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8]。
二、儿童心理弹性的概念结构、影响源及其效应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世纪初,新兴的积极心理学挑战了“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悲观性”结论,开启了儿童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反应的关系研究[9]。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摈弃传统的心理病理学视角,主张“儿童处境不利并不必然导致发展不利,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应对不利处境的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韧性、复原力)”[10]。心理弹性是一个多侧面、多维度的概念,在内涵、结构及其测量等方面尚未形成权威性解释。新近的“因素-过程整合模型”将心理弹性视为一种类特质的状态,既具特质性(一种抗压促弹的特质,具有稳定性和可测量性,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又有状态性(个体特征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重整及其适应结果)[11]。
鉴于儿童心理弹性成因的多重性和发展结果的多样性,围绕其影响源大体有两类研究路径:一条路径是以人为中心,探测儿童适应系统的运作特征与功能差异,进而推断心理弹性的生成与发展机制[12];另一条路径是以环境为中心,探究外部环境(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社区乃至文化)中对儿童心理弹性起关键影响的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平衡度及相互作用过程[13]。
儿童心理弹性的评估及干预研究历经三次浪潮:第一,基于发展系统视角,通过测量个体对自身、他人及环境的认知-情感加工,评估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发展功能;第二,将干预科学与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在目标、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整合,形成以“心理弹性增进保护过程”为框架的干预模型;第三,采用非人类动物模型探索心理弹性的神经机制,为儿童的特异性适应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14]。尽管这些研究结合新的理念与技术,不断寻求突破,但大多局限于测量心理弹性的个体特征,缺乏对其社会特征的解构,且呈现“两多两少”:表征性研究多,预测性研究少;机制推理多,治理对策少。
三、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融合及其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政策工具,西方学界最早将“社会融合”概念置于宏观的社会理论体系中,认为全体社会成员在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上处于一种共生状态(即社会融合)。美国社会学家Gordon构建了社会融合的生态系统模型[15]。该模型从文化、交互、身份、心理等不同層面,探究各种社会群体内或群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21世纪初,新兴的童年社会学研究发现,社会融合良好的儿童,能够平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表现出恰当的适应模式[14]。与此同时,国内研究者开展了自闭症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融合教育研究。结果发现,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微观系统)受其工作时间(外层系统)的影响,两者又同时影响个体与父母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健康人格的形成及适应能力的发展[16]。
纵观国内外研究,心理弹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尽管成果丰硕,却缺乏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将处境不利儿童的身心特征与干预对策实时整合。与此同时,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融合教育,已开展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尚未聚焦儿童融入他群的心理动力来源,这易造成融合教育的单一化和模式化。
四、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弹性结构及其动力源探析
(一)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结构的理论构想及其内生逻辑
依据实践经验,运用“实践-理论”范式(基于心理弹性理论和社会融合的生态系统模型,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归纳和提炼)和“目标(已定)-机制(未知)”范式(按照既定目标,探寻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社会融合培育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展研究。
第一阶段为理论研究,以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发展要素及其结构为研究起点,探究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要素、影响源及作用机制。考虑到儿童心理弹性的复杂性、动态性、隐蔽性,探索已有理论模型与研究范式的应用基础,建构个体发展与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心理弹性培育框架。
第二阶段为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测量评估、过程管理与结果等要素。纵向追踪处境不利儿童融入社会后,其心理弹性资源与所处的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情境模拟与心理干预实验,探究不同质量的生态系统环境对儿童心理弹性内源性动力要素(如人格特质、认知方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从而预测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第三阶段为理论模型与应用研究,将外源性动力要素(如社会支持、身份认同与文化接纳)嵌入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发展中,由此建构“家庭-学校-社会”融合培育生态模式。将处境不利儿童的身心功能与心理弹性培育相融合,有机渗透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生态系统,从而满足处境不利儿童抵御风险、摆脱逆境、恢复平衡、实现发展的社会需求。
(二)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动力源解析
研究发现,南京未成年人的心理弹性在性别、居住地、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17]。按照由“现象描述”到“原理解析”、由“模型建构”到“对策应用”的研究逻辑,从宏观社会心态与微观心理机制、外源性动力与内源性动力、静态与动态等多维度,进行五个阶段的系统研究。
第一,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发展要素的动态描述。进一步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基于中国化实证研究,论证影响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考察外部环境变化对处境不利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及个体差异,厘清不同类型心理弹性的内外因素与发展结果之间的关联。
第二,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结构的动态测量。从个体发展系统(生理心理状态、人格特质等)、生态系统(社会环境、文化资源等)和“生态-发展”联合系统(社会支持、沟通方式、问题解决策略等)出发,将心理弹性分为认知、情感、意志、利群、律己、超越等维度。依据个体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指标和社会行为适应指标,探索儿童心理弹性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第三,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动力机制及培育框架。追踪儿童在逆境开始前后到相当长一段时期心理社会功能变化特点,以解读儿童心理弹性的运作特征及其功能差异,推断心理弹性的动力结构及发展机制。基于因素-过程整合模型,兼顾社会融合的生态系统模型,形成一套更具操作性的心理弹性培育框架。
第四,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作用及效价评估。横向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儿童经历或面对不利处境前后,其适应行为和心理社會功能差异,由此推断和揭示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开发应激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评定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和甄别出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研究对象,进行团体辅导与个案干预。开展情境模拟与心理干预实验,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探查心理弹性资源优化前后,处境不利儿童在自我觉知、人际关系和适应行为等方面的个体或群体差异。
第五,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社会融合培育模式及其社会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考察处境不利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环境,探究不同质量的生态系统环境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影响的内在过程与结果。纵向追踪处境不利儿童融入社会后,其心理弹性资源与所处的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链(如自我认同与身份认同相融合、自我接纳与文化接纳相融合、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相融合),建构心理弹性的“家庭-学校-社区”融合培育生态模式。
(三)实证方法及其可行性分析
采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将儿童心理弹性培育纳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方法如下。
1.访谈和量表测评。根据“各年龄段重要发展任务层级表”[18],制定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应激水平与心理弹性评定的指标体系,采用典型案例分析、自由联想法和深度访谈,收集儿童对不利处境认知与情绪表达的高频词,以此评定其心理弹性水平。对6-12岁学龄段、(曾)身处逆境但心理弹性发展良好的30名儿童(包括留守、流动、校园欺凌、家庭虐待等)进行关键事件访谈,挖掘其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保护性因素及促进指标,设计“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方案并试点,以检验心理弹性的培育效果。
2.结构方程建模。初步编制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应激量表(简称“应激量表”)、儿童心理弹性评定量表(简称“心理弹性量表”),按照居住地(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和乡村)、学龄段,分层随机抽取3000名处境不利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素分析、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弹性的类型和结构维度。采用应激量表,抽样调查不同学龄段、居住地、文化背景、社会阶层中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即使用心理弹性量表,鉴别其社会功能与适应情况,以此探测儿童心理弹性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3.心理行为干预。运用《生活逆境信息编码方案》[19],对儿童(曾)经历的不利处境进行等级评定(严重、中等、不严重)和分组,对每组儿童分别实施不同内容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案。将心理弹性当作中介变量,检验心理行为干预方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起作用,以此检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控制心理弹性的前提下,检验心理干预方案能否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以推测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4.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为鉴别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程度,通过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fNIRS),考察处境不利儿童在接受团体辅导(采用巴林特小组干预和正念减压联合团体健康教育等方式)前,大脑皮层血流动力学激活变化。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监测处境不利儿童在团体辅导前后,P300、CNV等内源性成分的潜伏期及波幅、波形的变化,以检验心理弹性的缺损及恢复状况,为“家庭-学校-社区”融合培育生态模式的效度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展望及对策建议
心理弹性是发展系统与生态系统中,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隐蔽性的“特质-过程-结果”综合体。对此,从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环境出发,探测儿童在不利处境中心理弹性的差异和生命历程转折点的变化是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从理论层面,探究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环境对儿童心理弹性资源的优化及其动力结构,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情境模拟与真实案例相融合,进行微(认知神经)、中(心理干预)、宏(社会调查)诸层面、多水平、动态交互研究。
从实践层面,开展家庭(教养方式)、学校(学业、师生或同伴关系)、社区(群体认同与接纳)融为一体的教育生态模拟,利用结构方程建模与心理干预等技术,逐步形成该领域研究特有的方法论体系。处境不利儿童融入社会后,其心理弹性资源与所处的生态系统环境之间处于双向互动的状态。将外源性动力要素嵌入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弹性开发中,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融合培育生态模式。“家庭-学校-社会”融合培育生态模式有助于优化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弹性资源,并强化其自我觉知、人际关系和适应行为等心理社会功能。
未成年人心理弹性培育的外源性动力来自“健康中国”战略。依托这一战略背景,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加强处境不利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科学管理和精准实施,促进政府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有效的社会治理与心理建设。
考察处境不利儿童在融合教育生态系统中,其心理弹性的社会心理动力源,将有助于促进处境不利儿童提升心理资本、实现身心状态的自我调控,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政策制定与方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探究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可推动以心理弹性培育为核心、全面系统的多主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例如,依托“陶老师”工作站模式,进一步建设覆盖全国各区域的辅导站点。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弹性培育与学校课程、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相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层面的有效资源,实现服务理念与管理路径的高质量、高效率、创新性。
其次,推动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培育与社会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构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促进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培育与其他心理育人环节的融合,从而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与网络化服务。基于本国现实环境,阐述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核心内涵及构成,采用自行开发的测量工具挖掘儿童应对不利处境时的个体特征与社会特征。建构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社会融合培育模式,以微观的心理弹性路径和宏观的社会融合路径为两条发展脉络,开发处境不利儿童的保护性资源。
最后,探寻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培育的社会治理模式。
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全国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调研数据的定量分析,对现存问题进行成因归类,为政府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提供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问题性分析与对策措施。一方面,探寻处境不利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结構、动力机制及其效能,搭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框架,最终基于社会融合的生态系统,形成有针对性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另一方面,探查处境不利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资源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环境融合前后,该个体或群体的适应行为和心理社会功能差异,制定精准有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方案。
基金项目: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青少年复原力及心理援助体系评估研究”(20YB12),南京晓庄学院学科群专项研究课题“从危机监管到科学治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方晓义,徐洁,孙莉,等.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44-553.
[3]伍新春,周宵,林崇德,等.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1):117-127.
[4] Masten A S,Reed M G J.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M].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Alliger G M,Cerasoli C P,Tannenbaum S I,et al. Team resilience[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15,44(3):176-184.
[6]Oshio A,Taku K,Hirano M,et al. Resilience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a meta-analysi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8,127(2):54-60.
[7]风笑天.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田国秀.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9]Tugade M M. Positive emotions and coping:Examining dual-process models of resilience[M]. In S. Folkman (Ed.),Oxford handbook of stress,health,and coping.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10]桑标,席居哲,左志宏,等.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J].心理科学,2011,34(3):581-587.
[11]胡平,王雪珺,张银普,等.心理学在社会服务体系中作用的思考——以复原力建设为例[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33-40.
[12]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壓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13]崔丽霞,殷乐,雷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3):308-313.
[14]Ungar M,Hadfield K.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environment and resilience on youth outcomes[J].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2019,51(2):135-146.
[15]Gordon M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and National Origin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6]辛自强.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3.
[17]万增奎,任其平,王申连,等. 14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C].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8]Lakey B,Orehek E. Relational regulation theory: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link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J]. Psychological Review,2011,118(3):482-495.
[19]Meerow S,Newell J P,Stults M. Defining urban resilience:a review[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47(3):38-49.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17)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