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癌化疗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2020-12-23 14:58高丽刘斌
安徽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聚体血浆肺癌

高丽,刘斌

作者单位: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安徽 阜阳236000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1],我国肺癌2015年的新发病例数为73万,其所致的死亡病例数为61万[2],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是目前肺癌主要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凝血和纤溶活性与大多数恶性肿瘤密切相关[3],目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检测已被列为肺癌常规检测项目,其能否预测肺癌的预后及评价疗效,临床中最近有相关研究报道[4]。本研究对68例肺癌病人及34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以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分期、病理类型、化疗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次确诊的肺癌病人68例,年龄(64.91±9.1)岁,范围为32~83岁,其中男49例,女19例。所有病人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经含铂双药方案进行一线化疗,且每例病人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再进行评估。排除严重心、肝、肾、感染性疾病,1个月内有手术史、创伤史,及近期有服用抗凝药物或(和)激素类史的病人。按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第8版TNM分期标准[5],对纳入的68例病人进行TNM分期,其中I期1例,II期1例,Ⅲ期25例,Ⅳ期41例;68例病人根据不同病理结果,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2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43例。同时从同医院体检中心另选取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61.79±12.89)岁,范围为26~82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5,P=0.055;t=1.410,P=0.162)。研究对象或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血浆D-二聚体检测方法①血浆制备:肺癌组病人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结束后3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体检当天,健康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标本均按照抗凝剂与血1∶9的比例进行配制,然后再以3 8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待检测的血浆。②血浆D-二聚体检测: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的是日本希森美康产品有限公司的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Sysmex CS-5100及其配套试剂。③记录分析结果,检测结果的可报告区间:0.19~35.20 mg/L。

1.3疗效评价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化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稳定(SD),本研究将(CR+PR)组化划分为化疗有效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下、上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健康对照组与肺癌组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比较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肺癌组化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5(0.190,0.273)mg/L比0.630(0.298,1.370)mg/L,Z=-5.570,P<0.001]。

2.2健康对照组与肺癌组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比较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化疗后的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5(0.190,0.273)mg/L比0.715(0.413,1.113)mg/L,Z=-6.602,P<0.001]。

2.3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D-二聚体水平比较(化疗前)肺癌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Ⅲ期肺癌病人D-二聚体含量低于IV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60(0.200,0.835)mg/L 比 0.840(0.420,2.335)mg/L,Z=-3.062,P=0.002]。

2.4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D-二聚体水平比较肺癌组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类型不相关,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0(0.305,1.105)mg/L比0.610(0.290,1.760)mg/L,Z=-0.407,P=0.684]。

2.5化疗有效组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化疗有效组(CR+PR)共47例,化疗前D-二聚体水平高于化疗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10(0.360,1.680)mg/L比0.650(0.360,1.000)mg/L,Z=-2.989,P=0.003]。

2.6PD组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进展组(PD组)共19例,化疗前D-二聚体水平低于化疗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0(0.240,1.030)mg/L比0.830(0.550,2.130)mg/L,Z=-3.582,P<0.001]。

3 讨论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且肺癌病人化疗期间会产生多种症状群,给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6]。根据WHO公布的数据(GLOBOCAN 2012),2012年全球新发肺癌人数182.5万,占所有癌症(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发病人数的13.0%,由于约75%病人就诊时已是肺癌晚期,故其5年生存率低于20%。因此,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就必须重视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临床上亟需一些简单、便携生物标记物对肺癌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为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对血栓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作为深静脉血栓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常见于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7]、手术后等,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胃肠道癌、鼻咽癌等[8-11]均出现D-二聚体增高现象,这与癌组织崩解、坏死、释放促凝物质有关。

本研究中,首诊肺癌病人,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经过化疗后,不论化疗效果是进展还是缓解,肺癌病人D-二聚体较健康体检者均明显升高,提示肺癌病人体内可能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虽然经过化疗控制一部分癌细胞扩散,但这种高凝状态无法消除。既往研究发现,肺癌病人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可能与肺癌干扰纤溶系统、分泌促进凝血的物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表达等相关[12]。本研究还发现,肺癌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临床分期为Ⅳ期肺癌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Ⅲ期肺癌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说明肺癌病人临床分期越晚,血浆D-二聚体含量越高,这与国内缪敏等[8,13]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肺癌临床分期越晚,凝血异常越严重,也预示着预后越差,可见血浆D-二聚体持续高水平可作为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该研究结果发现,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684),说明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无论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与王会芳等[13]的研究一致。

本研究结果,肺癌组经过2个周期含铂双药一线化疗后,评估疗效为有效组(CR+PR)的病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03),与田文等[14]研究结果一致,考虑有效的化疗使得病情好转,原发灶缩小,肿瘤负荷减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栓的风险亦减少。但是化疗后评估为进展组(PD)的病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则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01),表明化疗效果差的病人,体内肿瘤负荷加重,分泌促凝血因子增多,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大,预后相对较差,因此,监测肺癌病人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不仅可以评估肺癌病人的化疗疗效,另外也可以预测肺癌的病情进展情况。

综上所述,血浆D-二聚体含量虽然是血栓的特异性标志物,但与肺癌的早期发现、分期、化疗效果、评估预后密切相关,分期越晚、化疗效果越差、病情越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且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快速、价廉,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临床上容易获取,在肺癌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二聚体血浆肺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