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席
(蚌埠学院 学报编辑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刊物的一类,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报的办刊宗旨在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因此高校学报首先要不断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同时也不应忽视经济效益,应在经营策划上做好文章。
科学研究的学术理论价值最终要转化到实际应用上得以体现,期刊是载体,读者和用户就是期刊的“衣食父母”。一个刊物缺少了受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无从谈起。高校学报除了加强内在品质建设提升刊物质量以外,还应走出深闺,树立经营意识以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把期刊刊载的内容尽快、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对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体现其服务社会的价值。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除了传统的扩大刊物的发行量外,高校学报还应该多关注社会需求,接地气,努力寻找学术期刊与受众的最佳结合点。很多高校所在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和产业集群,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需要高校学报放下架子,主动融入,发掘创新[1]。
中国知网在这方面的做法可以借鉴、学习。凭借优质的内容资源、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中国知网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报纸、海外文献资源等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基于此平台,私人订制不再是梦想。依托中国知网,地方学报可以主动与所在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与合作,使自己学报刊载的学术论文、专利内容等直接服务于社会[2]。目前,CNKI企业法务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三新农”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等,都已经实施多年较为成熟。
高校学报的作者群、刊载内容多立足于所在地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地方特色,将其反哺于地方,而不是坐等用户上门咨询,是学报经营发展的应有之义。《蚌埠医学院学报》在这一点上就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依托于中国知网平台,把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与学校几个附属医院紧密沟通起来。一方面,通过刊登附属医院的最新病例、病理报告,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素材,促进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刊登或者整理收集知网已有的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附属医院解决疑难杂症提供知识参考,有效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沟通。学报借助中间平台把高校科研和诊疗实践直接沟通起来,相互融合,为主办单位与附属医院的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体现了学报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逐渐增长的订阅量也体现出其经营成果。
具体实践上,以《蚌埠学院学报》为例,可依托主办单位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与蚌埠市国家玻璃工业设计院、中粮丰原集团以及遍布周边的玻璃产业公司沟通与合作,将学校及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与企业创新对接,在促进主办单位、科研院所与企业发展的同时,快速实现学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专业化培育之路需要专业化人才的支撑,主办单位应在人财物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实现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学报走与用人单位对接的专业化道路之后,有了稳定的用户和读者群,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比如可以植入广告宣传,加大促销力度,拓宽分销渠道,从而增加个人订户的数量,拓展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经营性收入。另外,学报的这种专业订制模式方便了数据库资源的检索,扩大了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影响因子上),各大图书馆及资料室的订阅量也会随之增加。读者是衣食父母,不断扩大读者群是刊物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高校学报之于学术、文化、科技等的交流与传播的巨大作用无需多言,近年来发展较快,有些高校学报成为国内名刊甚至世界名刊。但总体来看, 综合性学术期刊刊文零、乱、散及同质化等问题制约了高校学报的整体发展。同一篇论文在多数学报上刊发并无太大差异,而这种无差别的趋同性特征很容易消释学报的竞争力,使之归于散漫、泛滥、平庸。对学报进行整合,对稿件进行最优配置,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其与学术专刊之间的竞争力。
建立不同高校之间的期刊杂志社联盟将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在此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引导和规范。以安徽省高校学报为例,可在安徽省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以皖江地区、淮河流域、皖北地区等为单位进行期刊融合,也可以地级市或相邻地市为纽带建立学报杂志社联盟。这种联盟建立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在不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虽不涉及机构和资金重组,但因涉及管理权限归属问题,在实施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学报主管部门的妥善介入才能一定程度上消弭这种矛盾。2013年,蚌埠地区《财贸研究》《蚌埠医学院学报》《安徽科技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学报》与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社会科学版)《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几所高校学报成立了“沿淮高校学报学术论坛”,出发点是实现审稿专家、稿件资源共享,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当然,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如果能整合资源建立期刊杂志社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就能够有效提升学报的竞争力,促进良性发展。首先,以收取版面费、广告费为例,很多地方高校学报不具备直接收费资质,需要通过学校的财务处代收;而且高校为事业单位而非企业,开具大量增资税发票成为一个难题。成立了杂志社联盟,就可以申请一个企业账户,轻松解决问题。其次,不同学报对同一篇文章的定性还是有差别的。如一篇关于清代津浦铁路修建的研究论文,其他学术期刊可能仅定位为一篇普通的历史研究类文章,但《蚌埠学院学报》却可定位为“淮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的重点论文。刊出后通过关键词搜索,更加容易引起读者、学者的关注,提升潜在的影响力。对学报及其栏目进行准确定位是学报联盟寻求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的定位,使期刊具有了不同的特色,在学术内容、学术层次扬长避短,互通有无,才能使合作得以存在,尽量避免期刊的同质化[3]。最后,杂志社联盟的建立,可以使人员配置更加优化。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人手不足,缺编是普遍现象。杂志社联盟可以重新整合人力物力,可使人员分工更加专业、具体,避免了同一类型的工作分散反复以及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特点、作用和活力,使得广告策划、文字编校、业务营销、财务管理等工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当然,这种形式的杂志社联盟仍然只是一种松散机构,日常管理上可能会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如杂志社管理的执行力,因为牵涉到各个学校,只能靠协商而不能用行政力量加以统一。所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主办单位即各高校应对所管辖的学报编辑部释放一定的权力,增加其自主办刊与经营的空间,减少行政力量约束,提高联盟执行力。
高校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刊模式、运作模式及传播模式有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管理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前,如何切入并合理运用新媒体,是高校学报必须面对的现实与必走之路。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学报对此普遍反应冷漠,很少有学报愿意投入精力、成本来发展多媒体融合。即时有的开展了,也多是简单创建一个网页、客户端,最终因访问者太少或无专人管理而草草了事。这是由学报固有的办刊体制机制决定的。首先,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多为事业单位编制,旱涝保收,薪资参照高校教师标准发放,只要正常完成学校规定的出版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缺少创新发展的激情。加之,高校学报的年度编辑出版任务相对于所配备的编辑人员数量来说,工作量都极其繁重,编辑人员疲于正常的编辑出版工作,即使心有余,也无余力进行媒体创新等。其次,多媒体的时效性、政治性要求高,须建立层层审核把关的管理体系,否则,很容易出问题,这对编辑人员来说不仅是增加工作压力,更多考量的还有政治压力。再次,多媒体融合需要很专业的人去做,涉及的具体技术十分复杂,包括媒体加工技术、网站搭建技术、网站的系统构成、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4]。编辑部人手本就不足,很难再腾出专人去学习。而且多数高校对学报缺乏足够重视,一般不会引进高层次专业人员进入编辑部专门从事这项工作。
尽管难度很大,但社会变革的总体趋势不可逆转。面对多媒体、自媒体技术,一味退缩只会被时代抛弃。高校学报必须在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转型期内,迎头而上,努力作为,坚持有接纳,有创新,才有可能在劣势中抢占一点先机[5]。
地方高校学报融入多媒体,必须要切实寻找好融入路径以利于扩大学报的信息传播力度与速度。新媒体种类繁多,但总体分类不外乎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两种形态,后者包括公众号、微博和微信,即所谓的“两微一端”。据科学网调查,目前有超过80% 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学术期刊发布的信息,而不是传统的纸媒[6]。因此,学报编辑人员应主动迎合这种需求,做好知识服务,利用融媒体技术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增加经营性收入。知识服务需要将大量数字资源中的知识进行筛选、加工、匹配和分发,并不断对资源进行新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优质服务[7]。具体来说,就是学报必须想用户之所想,针对潜在需求主动与之对接,通过多媒体提供知识服务。以淮河文化研究为例,与长江、黄河等水域文化研究不同,淮河文化研究起步晚,参与度低,尚未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目前可以说是属于小众文化研究范畴。蚌埠地处千里淮河之中,地理位置优越,高教科研资源丰富,蚌埠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文化研究平台,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蚌埠学院学报要抓住契机,主动切入,把学报相关研究内容融入多媒体加以整合,形成集中优势资源,服务于社会。如蚌埠市政府的智库建设中,就包含了淮河文化建设项目,涉及内容较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学报“淮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相关。学报利用融媒体技术为政府、社会提供智库服务、知识服务,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社会价值,也能够创造相应的经济价值。
众筹模式是最先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颖的出版形式,如2009年成立于纽约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Kickstarter网络众筹平台,致力于支持、激励一些创新性文化创意经营,其中就包含众筹出版。众筹模式的运作是首先在平台上发布项目或意向,供人参考、申请,然后将审核成功的项目在众筹平台进行资金筹集,所得用于项目开展及参与方的利润分成等[8]。国内目前也已经建立了一些众筹平台,但鱼龙混杂,以电商类参与者运营情况较好。如,京东众筹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众筹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科技产品众筹、生活美食众筹等服务。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首先强调学术性,但在市场调节下,如果能够采取灵活方式进行运营,也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文史哲》杂志就是业内的一个成功案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它为扩展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海外收入近百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高校学报,可仿效众筹平台这种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办刊,推动学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并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以《蚌埠学院学报》为例,部分栏目可以采用众筹方式,从社会上获得资金支持。如跻身全球顶级工程设计咨询公司200强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其下设的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光玻璃集团、华诚监理、华安咨询、中新咨询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以及蚌埠市周边大大小小的玻璃企业等,都是学报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学报可依托蚌埠学院材料化工专业,以众筹方式汇集企业资金进行“硅基研究专栏”栏目的校企共建。学报在专栏积极刊登以上合作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扩大成果的传播力度、速度与范围;企业对学报专栏进行资助支持专栏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利益共享。再如“淮河文化研究”栏目,是安徽省内乃至国内高校学报建立较早、较为成熟的一个特色栏目。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总部就设在蚌埠市,人文水利地理文化底蕴深厚;另外如蚌埠市涂山文化研究会、禹墟文化、双墩文化、淮河流域花鼓灯研究基地等,这些丰富的人文社会资源都可以被集中于《蚌埠学院学报》这样一个平台,以众筹模式建立合作关系,助力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学报借助众筹模式,并非是要以股份制形式进行资金筹募。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一些灵活方式进行,如以赞助的形式对某一个栏目进行共建,在事先完成组稿策划的前提下,由校外机构投资,编辑部负责组稿、编校、出版,双方互利共赢。在此过程中,学报实现了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效益的目标,同时也达到了经济增收目的。但需要强调的是,众筹不是权力外放,众筹必须坚持以学报编辑部为主,学报编辑部必须拥有完整的期刊编辑出版权,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决不可因资金资助而放弃“学术质量第一”的出版宗旨,内容为王始终是一个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根本。
当前形势下,高校学报要深刻剖析自身不足,兴利革弊,同时发挥多分布于地方、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优势,积极采取各种模式与社会对接,广泛吸纳社会办刊力量和资金,掌握融媒体技术,推进学报走出深闺快速融入社会。学报要主动思考拓展期刊发展路径,探索经营之道,将科学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在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