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

2020-12-23 00:55胡景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量管护供水

胡景艳

(宁武县水利水保局)

农村饮水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发展与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十三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并把偏远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纳入“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攻坚目标任务范畴。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巩固农村饮水解困取得的成果,按照安全饮水标准,根据当地实际,采取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村的自来水入户率、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偏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1 偏远山区农村饮水现状

据调查,我国偏远山区农村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有的多雨,有的干旱。地表水主要来源为泉水、雨水和河库水,由于季节变化,水量差异较大,且水质无法保证。丰水期,河水流量和雨水量增多,水量充足,但水中泥沙含量大,造成水质浑浊、细菌含量增加,影响饮用安全;枯水期,所有水源的水量均相应减少,很多村庄会出现断流等水量不足现象。地下水的组成结构也较复杂,一般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取水容易,但水量较小,且易遭受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水质无法保证,不利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深层地下水埋藏较深,虽然水量充沛,水质也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要求,但取水不易,需凿深井,投资巨额,农村也用不起。个别地区由于挖矿采煤影响,破坏了水文地质结构,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或疏干,出水量严重不足,且水质恶化,硬度偏高、重金属成分超标,不适宜饮用。

2 偏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

虽然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农村饮水安全具有阶段性、动态性、反复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特别是偏远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安全,仍是一项长期的水利建管目标任务。据调查,目前偏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如下:

2.1 供水规模偏小,工程分散

山区农村居住比较分散,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所处地形条件复杂,大部分供水工程采取单独供水方式,少部分村庄采用联村供水,从而导致单项供水规模偏小、供水工程分散、供水保证率不高。

2.2 季节性缺水导致水量不稳

不少山区村庄,生活依靠天然降水或地表水。在枯水期或干旱年份,水库、池塘、旱井等蓄水设施无水可蓄,导致部分村庄出现季节性缺水。还有一些村庄,由于管理不善,供水设施出现管网冻裂、渗漏等现象,导致供水非正常,难以满足村民用水需求。

2.3 水量与水质监控不及时

大部分山区农村的饮水工程,缺乏自动化监控系统,负责饮水安全的相关单位多是通过人工巡查或听取农民群众口头反映,了解饮水安全状况,无法适时掌握农村饮水安全的水量、水质数据。

2.4 供水设施设备老化导致供水不稳

由于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年度不同,工程运行投资额度亦各不相同。在较早以前的饮水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供水标准较低情况,加之运行多年,维修经费难落实,部分供水设施设备老化,年久失修,造成漏损率高,供水量不足。大部分供水系统,缺少水质净化处理及消毒设施设备,从而使供水水质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2.5 工程管护机制不健全,运行不稳定

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产权目前都很明确,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水价形成机制等,大都不够健全,表达不够严密,个别规定执行不力,大打折扣,加之运行管护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专业化服务人才匮乏和农民的节水意识淡薄,导致部分工程维修养护不力,运行状况不佳或难以运行。

3 偏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3.1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实现梯次推进

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实现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和升级改造。有条件的地区(好的一头)充分利用大水源、大水厂以及现有供水设施和输配水管网,全域推进规模化工程(城乡一体化和万人工程)建设。基础薄弱的地区(差的一头),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移民并村,因地制宜地推进小型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通过“两头”一挤,带动“中间”,突出体制机制完善和“建大、并中、减小”,顺应农村居民对改善饮水条件的迫切需求。

3.2 通过工程措施,实现供水量稳定

对于在枯水期因农业用水量大造成饮用水量不稳定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普及节水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从丰水地区调水来解决人们的饮水需求;对于极端天气气候寒冷造成管网等设施冻裂现象,相关部门可以在进行多年来极端天气现象普查的基础上,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和最大冻土深度,尽力精准确定管网埋设深度,避免重复投资,保障村民的饮水需求;对于供水设施设备老化造成的水量不稳定问题,相关部门应对当地全面摸底排查,确定问题分布,积极与上级主管请示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层层把关,逐步对饮水工程进行巩固提升,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率。

3.3 规范工程建设,落实管护主体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要做好组织管理,本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原则,明确项目工程建设主体、承建主体、管理主体,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施工招投标制及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把工程质量关,使工程效益得以正常发挥。

3.4 加强运行管护,确保长效运行

对于农村饮用水源的水质,严格进行管理,实行定期检测。对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的,要根据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情况,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设置栅栏,对深井进行加盖上锁,严禁采矿及一切有碍水源的经济行为;对以小泉小水作为饮水水源的,要根据当地水文气象资料,及时掌握水量、水质变化情况,根据径流补给区合理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设置栅栏,标注严禁乱采乱挖行为;对以蓄水工程为水源的,要求蓄水池、旱井等设施附近不得建厕所、粪圈、污水池等,保障供水卫生;对于水源地附近已建且近期不能搬迁的厂矿企业,要求必须建立健全污水净化设施,实行污水污物零排放。所有供水工程,相关责任部门均应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定期对水源地水量进行适时监测,对供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当地公安、城建、卫生、环保等执法单位通力协作,共同搞好水资源保护监管工作,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力争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谁负责、谁修复,确保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间,当地政府要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设立有益于饮水安全管理的公益性工作岗位,聘用当地村民作为供水工程管护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准时拨付薪酬,及时筹措维修经费,实行年度表彰奖励,以充分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担当。

4 结语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看,解决偏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是一项经济行为,而且是一项政治行为。对于目前偏远山区存在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地区,各级政府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以“一个人都不能拉下”为原则,抓住机遇,稳重求进,提高饮水安全标准,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住,造福广大农民群众。要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要求每个村民从自身做起,积极尽力,节水为先,为农村饮水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水量管护供水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酒玉505 耗水特性的影响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