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
2019 年,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水利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治理与监督两手抓,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水土保持目标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工作进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按照年度计划,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5万hm2。一年来,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协调推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共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35.6万hm2,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1.71%。各市分别完成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太原市1.27万hm2,大同市3.55万hm2,朔州市1.98万hm2,忻州市7.11万hm2,吕梁市4.82万hm2,晋中市3.37万hm2,阳泉市1.02万hm2,长治市2.97万hm2,晋城市2.63万hm2,临汾市4.41万hm2,运城市2.47万hm2。
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达6.87亿元。一年来,省水利厅加大督查力度,市县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及工程设计审查审批等前期工作组织管理,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均已达到水利部80%的年度投资进度要求。
组织省、市、县三级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对全省2010-2018年间的740个部批、省厅批在建和完建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投入资金618万元,对遥感解译的18 828个扰动地表图斑,进行了现场复核;对5 086个疑似违法违规项目进行了查处,查处率97.64%。配合黄委、海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流域管理机构,对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完成了晋陕蒙动态监管试点工作。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监管,全年共接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130个,并对其中的12个项目进行了抽查核实。深化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在全省开发区内试行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和告知承诺制,简化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权限。
配合松辽委完成了2018年度我省8个市43个县共4.6万km2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复核,开展了2019年度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积极推进全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完成了相关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安排资金220万元,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移动终端以及现场核查等技术方法,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开展信息化监管和实施效果评价。完成《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的本省资料收集、整编、汇总和上报工作。编制完成了《2018年山西省水土保持公报》,并向社会发布共享。
将淤地坝防汛纳入了整体大防汛体系,明确了10市63县(市、区)2 035座大中型淤地坝的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均在当地受众广泛的媒体上进行了公示,虚心接受社会监督。按照水利部、黄委会及省水利厅的安排部署,汛前对全省淤地坝安全度汛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汛中对淤地坝防汛预案、防汛责任制、防汛值班制等逐项检查落实,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协调省水利厅财务处及省财政厅,全省年度落实淤地坝运行管护费用500万元,开展了淤地坝技术培训及防汛演练,确保了全年淤地坝安全运用无事故发生。
为了贫困县脱贫摘帽,我们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安排上,以吕梁山沿黄地区、燕山—太行山等水土流失严重的集中贫困地区为主,重点倾斜;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上,以大力开展坝滩地、水平梯田建设,发展高效基本农田为主,大力推广种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山地水保经济林,为贫困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特别是注意安排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参加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以增加贫困户的劳务收入,促进脱贫成效明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关于“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重要讲话精神,12月4日至11日,组织省市县水土保持部门领导与技术人员,分成6个组赴11个市开展了旱作梯田、淤地坝专项调研。各调研组深入基层,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全省旱作梯田、淤地坝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下一步建设需求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形成了资料翔实的专项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全省开展旱作梯田和淤地坝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2019年6 月和12月,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赴山东、陕西等地,学习新时代水土保持新政策、新技术,并与兄弟省市交流了水土保持建管经验。5月,在省城太原成功举办了全省淤地坝安全运用及除险加固培训班,聘请有关专家对全省各地淤地坝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技术责任人进行培训。7月和12月,邀请水利部、北京地拓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全省200余名水土保持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分析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新形势,解读水土保持新政策,讲解水土保持新技术。12月,举办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培训班,对拟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有关市县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这些工作,为下一步奋力开展水土保持的技术人员,更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储蓄了内力。
2019 年,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水土保持脱贫攻坚等主题,组织在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共计发表各类宣传文章40余次(篇),包括头版、专版,各市县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通过强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知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营造了全社会了解水保、关注水保的良好氛围。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年,也是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年,水土保持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改革发展总基调,大力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使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总体工作思路就是六个字:补短板,强监管。具体部署如下:
一是继续抓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按时保质完成水利部下达的年度水土保持建设任务。
二是继续发挥重点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计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500 km2,其中,太原市122 km2,大同市354 km2,朔州市198 km2,忻州市686 km2,吕梁市475 km2,晋中市337 km2,阳泉市93 km2,长治市291 km2,晋城市259 km2,临汾市438 km2,运城市247 km2。
三是配合扶贫与其他产业部门,继续做好水土保持扶贫工作,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放在贫困县,加大水平梯田、沟坝地、山地水保经济林等和山区群众脱贫增收密切相关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继续鼓励吸收贫困农民参与工程建设,以增加贫困户劳务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四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结合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标准和品质,为生态文明建设再做新贡献。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吸引中小学生等社会公众参观学习,强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一是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按照水利部等七部委《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及省政府《山西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年度考核,全面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积极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压实水土保持项目法人、参建各方和主管部门责任,强化前期工作、“四制”落实、资金支付、工程验收等环节监管,认真落实治理措施“图斑精细化”管理各项要求,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
三是确保淤地坝安全运行。全面落实淤地坝防汛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岗位责任制,汛前汛中全面排查和处理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认真完善和落实“防、撤、抢”防汛预案,按时完成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任务,落实使用好淤地坝管护维修经费,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和效益持续发挥。
四是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按照《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及时跟踪检查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情况,全面完成遥感监管项目扰动图斑和疑似违法违规项目的现场复核,确保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及时发现,依法查处。
五是抓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通过遥感卫星影像、无人机和移动终端等科技手段,全覆盖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面摸清全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各市县配合做好调查、复核等工作,摸清本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等分布变化情况,确保动态监测成果真实有效。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与运行,将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