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多元化、地域多元化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

2020-12-23 03:21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审计师程度变量

李 敏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产业加快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局面,一方面是传统行业的企业经营压力不断上升,利润不断下降,企业遭受经营危机,另一方面是新兴行业的企业不断崛起,加速发展。与此同时,两类企业纷纷踏入多元化发展进程,传统行业的企业希望通过跨行业投资来弥补主营业务的业绩不佳,而新兴行业的企业希望通过收购业务相关企业 “打通” 上下游产业链,降低企业营运成本。这也使得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改善业绩的战略首选,多元化经营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热点。现有学者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元化与企业绩效、财务风险、融资决策、资本成本的关系(林钟高等,2015;王雁南等,2019; 张耕等,2020),而对多元化是否影响企业外部审计的研究相对较少。理论上,多元化经营属于企业的内部战略决策,其多元化程度和多元化绩效不受外部审计的影响,同样作为外部审计机构,其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结果应是独立的,因此企业多元化战略与外部审计不相关。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龚光明等,2014;廖义刚等,2014;陈天志等,2020)提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既可能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战略调整,也可能是企业管理层为了控制公司资源、利益输送和获取私人利益的关联交易行为。管理层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外部投资者、利益相关方存在信息不对称,这可能导致代理关系的加剧和管理层借助多元化战略实施盈余管理。Trueman & Titman(1988)的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公司信息不对称正相关。尽管审计机构有责任去挖掘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还原真实的企业盈余信息,但多元化经营的复杂性仍会导致审计师“有心无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此外,企业多元化经营也对审计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业务量的变化将影响审计工作量,因此多元化经营也将影响企业的审计费用。这些表明企业的多元化策略与外部审计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将企业多元化经营分为行业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分析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外部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

大股东缓解管理层因多元化经营战略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加剧有两种措施,一是可以聘请具有更高审计专业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如 “四大” 会计师事务所具有 “大所” 的经验优势和审计师优势,能有效判断企业多元化经营中涉及的各行业业务,由此获得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二是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如果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原因是管理层的私人动机,那么缓解这种动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进管理者的权责范围、加强内部控制,如实施股权激励措施、改善考核制度等。考虑到本文研究对象是多元化经营与企业外部审计的关系,因此如果采用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作为调节变量,模型会产生内生性问题。此外,尽管多元化经营可能影响外部审计行为与结果,但理论上企业聘请哪种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多元化程度无关,因此自变量与调节变量不相关也会扭曲调节模型的适用性。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变量作为调节变量,探索内部控制变量对企业多元化程度与外部审计关系的调节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为了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兴产业,或者规避单一业务风险而发起创立新业务或对外投资收购其他公司的一种战略投资行为。相对于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增加了企业整体业务复杂性和盈利不确定性,也将加剧审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影响审计师的审计行为。本文将多元化分为行业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行业多元化经营从三个方面影响外部审计费用。首先,多元化加剧了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企业业务范围扩大加剧了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经营信息的不了解程度,特别是企业的内部隐蔽交易行为(Dunn & Nathan,1998),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加大,如一些应审而漏审事项可能增多,会计师事务所有更高的溢价风险补偿。其次,多元化经营带来的业务复杂性会增加审计的工作量(王化成等,2012),审计师不得不跨行业和跨地域对企业涉及的各个部门进行审计,消耗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增多,出现审计误差的可能性也增高,因此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最后,多元化经营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上升。多元化经营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也会产生更高的管理成本,企业短期财务风险加剧,而企业财务风险与审计风险正相关(张梅和韩身智,2013),这也使得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更高的审计风险补偿。陈天志等(2020)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检验发现,审计费用随着多元化程度提升而显著增加。多元化经营也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审计质量。主观方面,如果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来自于高管牟取私立动机,那么多元化投资和经营中的隐蔽性更强,管理者更有可能借助多元化业务的隐蔽性实施盈余管理。而审计师很难发现这些跨行业跨地域的盈余操纵行为,导致审计报告质量下降。此外,为了让外部投资者信任企业的多元化业务转型成果,企业管理者在外部审计时更倾向于选择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以便于审计意见收买,使企业表面上有靓丽的审计报告,而真实的盈余信息偏离了审计报告。客观方面,多元化经营通常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子公司,业务复杂度上升,但审计师的专业能力有限,对一些跨行业的业务不熟悉,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错审、漏审的概率增加,也将降低审计质量。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表1 变量说明

表2 统计性描述

表3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

H1a:行业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外部审计费用有正影响;

H1b:行业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外部审计质量有负影响。

企业的另一种多元化是地域多元化,即企业的市场扩张,企业销售收入来自于多个地区。行业多元化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投资者和审计师无法甄别不同行业的经营特征、盈利模式和行业周期差异,这使得依据传统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会忽略一些财务信息,无法体现真实的盈余结果。而地域多元化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地区间的政策差异、市场价格差距、汇率波动等,这些差异经过严格审计能消除一部分信息遗漏,如国内外的汇率因素、地区毛利率的价格因素等。因此总体上地域多元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有可能表现为负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企业将经营从一个市场扩充到多个地区,有利于止损。现阶段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并且产业集聚效应也非常明显,这就使得一家企业如果只在一个地区经营,长时间肯定有较强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扩张到其他市场,不仅是开辟了新市场,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企业风险降低能减轻审计师的风险溢价。其次,企业将经营从单一市场向多地区市场发展,给市场投资者和审计师传递了积极的扩张信号,反而降低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Gonzalo & Stefan(2010)对众多文献分析后指出,企业地域多元化发展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等所带来的风险。刘翠英等(2016)实证也得出地域多元化程度与审计风险显著负相关,带来更低的审计风险溢价。地域多元化也可能提高了企业审计质量。应计抵销假说认为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各部门所做的预测都会有误差,这些误差往往不是正相关的,这也使得相比于专业化运营的企业,对多地域运营的企业其绝对误差的预测可能更小(Thomas,2002),即审计师能提高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掌握程度,由此而提高审计质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地域多元化会增加管理层盈余管理的难度。Wulf(2009)指出不同管理者都有扭曲企业财务信息来寻租的动机,但是地域多元化经营给单个管理者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盈余操纵行为增加了难度,反而会使其放弃盈余管理。龚光明等(2014)的研究表明地区多元化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表4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

H2a:地域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外部审计费用有负影响;

H2b:地域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外部审计质量有正影响。

对于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高效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从企业内部来看,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约束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规范企业的经营,降低违约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更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减少企业在多元化发展中出现资金断链、管理紊乱现象的概率,促进多元化业务能更加公开、顺利地运营。而从审计师角度,内部控制质量更高的企业降低了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能增加审计师的信任程度,进而减少审计程序步骤,这样能降低审计费用,另一方面企业合理的内部控制也能提升审计效率,使审计师能专注于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专门审计,能提高审计质量。刘栗(2016)对内部控制是否会影响企业多元化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展开了检验,得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多元化经营对审计意见的负面效应。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a:内部控制质量对行业多元化与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正(负)相关存在逆向调节效应;

H3b:内部控制质量对地域多元化与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负(正)相关存在同向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1-2019 年A 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分析,进一步筛选:(1)剔除*ST 类企业;(2)剔除存续时间少于7 年的企业;(3)剔除主要变量缺失的企业。最终得到1216 家制造业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企业多元化指标计算原始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其余指标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

(二)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

表5 多元化数量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

为检验上面假设,建立以多元化为解释变量、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为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在方程(1)、(2)基础上引入多元化与内部控制的乘积交叉项:

其中IQ 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diver×IQ 是多元化程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乘积交叉项,用于观测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对上述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进行估计,同时为避免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利用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方法(SYS-GMM)进行稳健性检验。

(三)变量选取

1. 多元化diver。行业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分别以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三位码行业、以企业的分省和分国家经营作为地域划分标准,通过企业分行业和分地域的营业收入数据计算多元化程度。目前衡量业务多元化指标中,包括Herfindahl 指数、熵指数、跨行业数量等,为使结果更加稳健,本文同时用熵指数和跨行业(跨地域)数量两个指标。熵指数计算公式为:

pjt是第j 项行业(地区)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熵指数取值越大,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

2. 审计费用。直接采用企业每年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表示。

3. 审计质量。学术上对于企业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审计师专业能力,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三是审计意见,四是可操控盈余水平。考虑到审计师专业能力较难衡量、会计师事务所类型衡量并不准确、审计意见是审计结果而非审计质量的代理,因此本文采用盈余管理水平刻度企业审计质量,具体借鉴宋常等(2019)采用修正后的Jones 模型计算,变量值越大,审计质量越低。

4. 内部控制质量。目前学术上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主要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衡量,该指数能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但是通过初步测算,本文发现该指数与企业多元化存在高度正相关,使得在引入二者交叉项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该指数也存在较多的缺失值和跳跃值,影响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定性。鉴于此,本文选择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表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企业盈利水平越高,往往意味着企业有良好的管控制度,相反一家业绩很差的企业,也说明内控是失效的,因此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 控制变量。选取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管理者激励、股权集中度、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五个变量。

表6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外部审计影响的SYS-GMM 估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给出了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样本企业的平均年审计费用对数值为13.721,大约是91 万元,其中1% 分位数为12.542(28 万元),99% 分位数为15.918(818.5 万元)。 盈余管理水平变量均值为5.9%,其中1% 分位数为0.1%,99% 分位数为31.3%。多元化经营指标中行业DT 为0.358,行业数量为2.287,说明平均每家企业有2-3 个行业收入,其中最多的企业涉及8 个行业的业务;地域DT 为0.841,地域数量为4.435,说明平均每家企业有4-5 个地区收入,其中最多的企业涉及11 个地区的业务。衡量企业内控质量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6.8%,其中1% 分位数为-0.441,99% 分位数为0.343,表明企业的内控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为22.135,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9.7%,平均高管持股比例为6.9%,平均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为51.9%,选择 “八大” 会计师事务所的比例为45.2%。

(二)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

表3 显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其中前两列因变量为企业审计费用,后两列因变量为企业审计质量。列(1)中行业DT 变量系数显著大于0,说明行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列(2)中地域DT 变量系数显著小于0,说明地域多元化程度与企业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系数显著大于0,高管持股比例系数显著小于0,说明规模越大、聘请 “八大” 会计师事务所和高管持股比例越低的企业审计费用越高。后两列显示,行业DT 变量系数显著大于0,说明行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审计质量负相关。列(4)中地域DT变量系数显著小于0且不显著,说明地域多元化程度与企业审计质量不相关。此外,资产负债率、高管持股比例系数大于0,企业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系数小于0,表明资产负债率越低、高管持股比例越低、企业规模越大、聘请 “八大” 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审计质量越高。

表3 结果支持了假设H1a 和H1b,支持假设H2a,但假设H2b 未得以验证。对此,本文认为尽管地域多元化增加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难度,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不能排除个别集团高管与某个子公司的 “合谋” 行为而加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会使得审计师的估计出现偏差,因此在正负两方面机制的影响下地域多元化对审计质量影响不显著。

(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

在表3的基础上引入多元化程度与企业内控质量的交叉项,表4列(1)显示行业多元化程度变量仍显著大于0,而交叉项行业DT×IQ系数显著小于0,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行业多元化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存在逆向调节作用,更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将弱化行业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审计费用的正影响程度。列(2)显示地域多元化程度变量仍显著小于0,同时交叉项地域DT×IQ系数小于0,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地域多元化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存在同向调节作用,更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将加强地域行业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审计费用的负影响。

表7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估计结果

表4列(3)显示行业多元化程度变量仍显著大于0,交叉项行业DT×IQ系数也显著小于0,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行业多元化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存在逆向调节作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行业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审计质量的负影响越小。列(4)显示地域多元化程度变量负向但不显著,交叉项地域DT×IQ系数小于0,总体表明更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审计质量。表4结果支持了假设H3。

(四)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上述结果是否可靠,进一步从三个角度展开稳健性分析:一是多元化程度指标采用行业数量和地域数量代替,二是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消除内生性问题,三是区分了国有和民营企业。表5显示从主要变量来看,各变量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与表4一致,说明多元化指标采用熵指数和直接采用数量指标时,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具有相同的结果。

表6显示AR(1)、AR(2)以及Sargan的概率p值都通过了检验,说明SYS-GMM估计时所选取的工具变量有效。从多元化程度及交叉项变量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看,仍然与表4结果相同,说明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外部审计的关系结论是一致的。

表7显示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估计结果,可见除了国有企业样本下行业DT×IQ不显著以外,其余主要解释变量的符号与显著性与前表相同,说明上面得到的多元化经营、内部控制与企业外部审计三者关系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此外,比较国企和民企,国有企业的行业(地区)多元化对审计费用的正(负)影响程度大于民营企业,而行业多元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影响程度小于民营企业,说明国企多元化程度更不利于外部审计质量,也会导致审计费用增长越高。

结合表5-7结果,行业多元化、地域多元化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结论具有一致性,说明表3和表4所得到的结论稳健。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择2011-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分析了行业多元化、地域多元化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外部审计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企业的行业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对外部审计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行业多元化程度会显著提高企业外部审计费用,同时会降低企业审计质量,地域多元化程度会显著降低企业外部审计费用,但对企业审计质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表现出积极作用,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降低行业多元化对审计费用的正影响,同时会减弱行业多元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影响,会强化地域多元化对审计费用的负影响,同时随着内部控制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也会驱动地域多元化对审计质量产生正效应。

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在多元化经营中更加注重地域多元化策略。通过分析发现行业多元化不利于企业审计质量,也将增加审计成本,相反地域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外部审计。因此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应该更多考虑地域多元化,总体上地域多元化不涉及新的行业领域,企业仅在新地区开辟市场,能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相反行业多元化会产生更多的投资额、管理难度更大,容易产生企业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财务能力一般的企业,在多元化策略中应尽量选择地域多元化而避免行业多元化。

2.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管理层的激励制度。分析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能降低行业多元化程度的负面效应,同时强化地域多元化程度的正面效应,说明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减轻企业与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高企业审计质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层的管控制度,约束管理层的私人利益行为,改进管理层的激励制度,使高管与大股东、企业价值利益一致,这样能使管理层在制定和执行决策时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减少损害企业价值的行为。

猜你喜欢
审计师程度变量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空中飞人”审计师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