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婷
王相军在冰川上
29岁的王相军身着深绿的夹克、T恤,被一群西装笔挺的国际人士围坐在中心,有些局促。这是2019年1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现场。
“回去的路融化了……”王相军的语气稍有停顿,对现场的外国媒体及志愿者讲起他曾经历过的某次冰川探险。拍完照片出来,冰面融化到不足来时的一半厚度,他只好硬着头皮挪动,两次坠入冰湖中。
这样的惊险,让王相军切身感受到冰川消融的速度。
王相军是一名视频博主。从2017年开始,他在“西藏冒险王(记录冰川)”的视频账号里坚持记录冰川消融的现状,聚集了130万粉丝。
他不知道自己在无形中做到了很多气候NGO组织没做到的事——它们每年发布的权威气候变化数据信息,往往因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而影响甚微。
而王相军在平台上拍摄的一条条讲述冰川融化的短视频是日常的、亲民的,老铁们也纷纷在下面评论称,乐意被这么教育。
十多分钟的演讲中,紧张的王相军有些磕磕绊绊。他不懂英语,现场要靠工作人员帮他翻译、调度PPT。可只要打开一张图片,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被他牢牢抓住。
马德里会场外,超过20万网友观看了王相军演讲的直播全过程。他们中许多人都曾通过“冰川哥”(网友们对王相军的昵称)的视频,感受过一大块冰川在眼前融化的震撼景象。“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样的留言,一直浮动在直播间里。王相军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拍摄创作,与一个关乎人类和自然命运的宏大命题发生了联系。
在到联合国演讲之前,王相军并不是向往城市的人。
1990年出生在四川广安农村的王相军,家在川蜀地区的大山脚下,他对来自山谷间的气息极为着迷,一天不爬山就浑身难受。
王相军即将高中毕业时,看到父母为他的大学学费发愁,他和母亲说“我不念书了,把钱留给弟弟吧”,便独自去了广东深圳打工。
受制于学历,王相军只能做些卖力气的活儿,他当过搬运工、库管、服务员,很多事不好意思开口问别人,适应得很艰难。被骗是常有的事,他曾花几百块钱买了一部别人推销的手机,事后才发现上当了,那是个模型机。
父母曾托人给王相军找了一份保洁工作。但干到第9天,王相军无法忍受没有人交流、没有思考、日复一日拖地的生活。“我必须去山里。”这个念头冒了出来,王相军跑了。
老两口无法理解儿子的决定,责问他不打工怎么挣钱,没钱怎么盖房子、娶老婆、生孩子?
赚钱、娶妻、生子,这是村里大多数年轻人被设定好的人生轨迹,王相军想跳出这个设定。
他花1400元买了个卡片机为旅途做伴,边打工边旅行,两年间游历了普洱、大理、丽江和腾冲。最后,他被卫星地图上覆盖着广袤冰川的西藏吸引。
在那之前,王相军第一次见到冰川是在丽江玉龙雪山。当时为了省下索道钱,他徒步上雪山。从海拔2000米一直到4506米的冰舌位置,王相军爬了一整天。
他至今觉得那次危险的徒步很值。在冰舌处,从小生长在川蜀的王相军看到了令他激动的景象——周遭一切都结冰了,连绵不绝的雪峰被山里的水雾围绕着。他恍惚觉得那是动画片中在云雾里穿梭飞舞的龙,“太震撼了。”
为了近距离拍摄冰川,王相军这些年常驻在西藏林芝。
西藏绝大多数冰川隐藏在丛林深处。要看冰川,就要穿越原始森林,有时还要徒步经过无人区。通往冰川的路,每一步都是王相军生生从荒野中踩出来的。
有些冰川,王相军去过三四次,每次去的时候都发现它比前一次来的时候变薄了、缩小了。在波密,他和向导曾经被一大片冰川退缩留下的残垣断壁挡住去路。向导也蒙了,说:“3年前这个位置还是一片冰原呢,现在怎么成这样了?”
王相军曾拍到过冰川连带着生长在上面的森林一同垮塌的场景。冰川融化以后,两边的山和森林失去了支撑,山体塌陷,冰川湖的水被垮塌的冰川带下的土染成了红色。
“全国可能有10亿人根本就不相信冰上面会长森林,这样一个奇观如果消失了,就再也没有了。”王相军本能地感到沮丧。他没上过大学,“地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这些专业名词,也是因他想在视频中穿插讲一些冰川知识、跑去自学才知道的。
开始记录冰川消融的初衷也很简单——他看到了美,这些美正在他眼前逝去。
与城市和人群疏远许久的王相军,第一次起了折返回人群中去的念头。他想要告诉民众,我们的星球正遭遇怎样的气候危机,曾经的冰川是怎样的,而今它们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他注册了快手号,起名为“西藏冒险王”。
山里没有信号,下山后才能发视频。慢慢地,荒野里传来的信号吸引了130多万人的驻足,粉丝们已经学会推测王相军的行踪——一发视频,粉丝知道王相军平安回来了;接连好多天不更新,粉丝知道他上山了,然后开始盼着他下山,发些新奇的视频。
从来都是孤身一人的王相军,有信号时就会打开直播。一片无人的旷野下,几寸屏幕里同时挤着成千上万人跟他聊天,天南地北,叽叽喳喳地从位置、天气问到石头、花草。
几年里,王相军徒步走过了70余座冰川,他笃定,共情是唤醒普通人对气候关注的第一步。“如果人们连冰川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全球变暖?他们只会认为这些跟他没有关系。”王相军感慨。
大多数冰川由王相军独自拍摄。为了保持体力,他尽量让背包里只有帐篷睡袋、泡面干粮、锅碗瓢盆、一把瑞士军刀、一部手机和一部相机。
军刀主要用来削尖树枝。在野外,最危险的莫过于遇到野兽。王相军每晚都藏一根约半米长的尖树枝用来防身。
2018年元旦这天,王相军在亚龙冰川附近一处牧民留下的小木屋里避寒。睡梦中,他被掉落的碎石渣砸醒,睁眼一看,屋顶破掉的大窟窿里,一只又大又厚的熊掌伸进来扒拉他吃剩下的饼干。
村民告诉过他,熊怕金属的声音。来不及多想,王相军拿出锅碗狠命敲打。几分钟后,熊吼了一声,走了。王相军怕熊再折回来,把屋里所有储备的木柴都烧上,火舌几乎舔到屋顶,他不敢合眼,生生熬到天亮。即使是现在,父母也无法完全理解王相军的选择,只是听说儿子拍视频可以挣钱了,才稍微放心。
其实王相军对钱没什么概念。起初去拍冰川没有收入来源,他拍一阵子视频就打一阵零工,后来粉丝们主动捧场,要买他拍的冰川照片。一张照片卖个十块二十块,攒到一两千块,他就又能出發了。
2018年,王相军被评为快手十大科普号之一。
许多专业人士也发现了这名“野生”的冰川保护家。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杨富强教授十分珍视王相军拍下的视频。他的研究团队真正探访冰川的机会并不多,王相军两年来拍摄上传的300多条视频,每一条都是弥足珍贵的冰川影像资料。
从马德里回国后,王相军上传了新视频。他把在马德里和杨富强教授对话的场景进行剪辑,杨富强教授每讲一句理论和观点,王相军就在后面穿插一段自己在野外拍摄的对应冰川实景。可以说,他找到了在视频中用田野对庙堂呼应的精奇角度。
(摘自“真实故事计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