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国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象声词是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的词类,得到了学界的较多关注。从实际情况看,《汉语大词典》等大中型语文辞书也比较重视象声词,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它们在收录、解释近代汉语(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近代汉语)象声词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以明末话本小说集《鼓掌绝尘》(以下简称《鼓》)为例,指出《汉语大词典》在收录、解释象声词方面存在的一些疏漏,以期能为其修订提供些微参考。文中所引《鼓》用例均出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本,同时参校李落、苗壮校点的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汉语大词典》的编辑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故历代文献中出现的复音词,只要不是过于生僻罕见的,均应在《汉语大词典》收录之列。但我们发现,《鼓》使用的象声词,有不少被《汉语大词典》忽视,《汉语大词典订补》亦未增补。
《鼓》中使用了不少象声词,有的是明人为象声词新造的专用字,有的是假借已有形体纯录其音,而《汉语大词典》失收。例如:
【迒迒】《说文·辵部》:“迒,兽迹也。”很明显,“迒”本指野兽经过所留下的痕迹,《鼓》假借其读音并重叠,摹拟钟声,如第39回:“杨太守听说,只得耐着性坐在轿中,一路凝眸盼望,看看下得岭来,忽听得耳边厢迒迒晚钟声报。”
【擤擤】《正字通·手部》:“擤,俗字。焦竑《俗用杂字》:‘擤音省,手捻鼻脓曰擤。’”显然,“擤”本指捏住鼻子排除鼻涕,《鼓》假借其读音并重叠,摹拟心跳声,如第4回:“他两个再想不到是唤出来代陪杜公子,只道有些不妙的事,一个目定口呆,一个魂飞魄散,心头擤擤的跳个不了。”
【咭咭聒聒】摹拟嘈杂的念叨声。《鼓》第15回:“刘铁口依旧接将过来,口中咭咭聒聒念了一遍。”按,其余明清小说也有用例,如明·沈自徵《簪花髻》:“那千古来圣贤讲着什么哩,咭咭聒聒,好絮得俺不耐烦也!”《贪心误》第1回:“内里丫环也有预知是老爷公子,口快的露个风声,就如火点百子爆,咭咭聒聒,吵闹惊天,吓得两个小官人没命的望外边一道烟溜了。”《近代汉语大词典》收此条[2]835,甚是,引清初小说《醒世姻缘传》第88回为孤证,稍晚。
造的象声词专用字,用来摹拟各类击打声,笔者
所见字书均未收录,其音不详。《鼓》第9回:“那
些走报的,巴不得抢个头报,指望赚一块大大赏
有的象声词通行某种写法,而《鼓》使用了另一种不同的写法,《汉语大词典》失收。例如:
【都都】摹拟大口喝酒发出的声音。《鼓》第21回:“这荆卿接过手,就如饮水一般,都都的又把一瓮饮尽。”按,《鼓》以降,清民文献不乏“都都”用例,且除了摹拟大口喝东西所发出的声音外,还可以摹拟多种响声,下如《太平天国演义》第36回:“只见外面掌号的,又都都地把号子吹了第二遍。”此例摹拟号声。郭挹清《话说杭州》:“汽车走一个弧形赶到人的面前,又在都都地叫。”此例摹拟汽车喇叭声。土戈异《肉体的出卖者》:“每夜高跟鞋都都地踏在地上的时候,我就可以知道她又走过了。”此例摹拟高跟鞋走路发出的声音。茅盾《子夜》十五:“马路上隆隆地推过粪车的时候,裕华丝厂里都都地响起了汽笛。”此例摹拟汽笛声。《汉语大词典》未列“都都”条,已收“嘟嘟”条,但仅注明其有象声词义,并无释语,引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鸟兽呼音》、沈从文《新湘行记》、骆宾基《罪证》为书证,分别摹拟呼鴿声、汽车喇叭声与碾米机响声。
【咕都都】摹拟大口喝东西时所发出的声音。《鼓》第21回:“你看他接过手,真个就如长鲸吸百川一般,霎时间咕都都一气饮得个罄尽。”按,《鼓》以降,清民作品也不乏“咕都都”用例,如《野叟曝言》第67回:“飞熊依言,叫人觅了两个小坛,将酒分匀,各举坛在手,说声请,便咕都都的直灌下去,真个一口气儿,不先不后,同喊一个干字。”《文明小史》第30回:“说罢,端起一大杯酒,咕都都一饮而尽。”《隋代宫闱史》第11回:“三姊妹因糕儿甜腻了嘴,见有茶来,正中心怀,便想呷了几口茶儿即欲告辞回去,遂各自端起茶怀,咕都都吃了数口。”《汉语大词典》未列“咕都”条或“咕都都”条,但已收“咕嘟”条,象声词义为“多用以形容液体沸腾、涌出或大口喝水声”,引老舍《赵子曰》、张天民《创业》、丁玲《给孩子们》为证,比《鼓》要晚很多。
【晰晰飒飒】摹拟似风雨而较细微的声音。《鼓》第16回:“猛可的竹林里晰晰飒飒起了一阵阴风。”按,《汉语大词典》未收“晰晰飒飒”,但已列“淅淅飒飒”条,书证为《红楼梦》第82回:“只听得外面淅淅飒飒,又像风声,又像雨声。”这要比《鼓》晚出不少。
“编写大中型辞书,一般要遵守同类相及原则”[3],而且“不应把自由组合、自由搭配作为复合词立为词目”[4]358。从《鼓》使用的象声词来看,《汉语大词典》还存在把自由组合列为词目、对同一类语言结构取舍不一致等现象。
象声词充当定语或状语时,后面往往带“的/地”。有时,《汉语大词典》误把“象声词+的/地”之类自由组合当作象声词收录,如“纥地”等。再如:
【扑】摹拟碰撞的声音,加“的”后充当状语。《鼓》第2回:“康公子就跳起身来,把两扇窗子扑的推开。”第17回:“小弟就扯起弓来,扑的一箭射去,刚中了那怪物的眼睛。”第24回:“扑的把他一交推倒,这牧童跌得就如倒栽葱一般。”按,《汉语大词典》把“扑的”“扑地”列作词条,《汉语大词典订补》也未作订补。《汉语大词典》“扑的”象声词义书证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只做不听,走进角角,扑的关了。”“扑地”象声词义书证为《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來。”《水浒传》第六回:“史进喝道:‘那里去!’赶上,望后心一朴刀,扑地一声响,道人倒在一边。”显然,“扑+的/地”只是一个自由短语,象声词义《汉语大词典》当收“扑”而不该收“扑的/地”。
摹拟某种声音时,有的语料用AB式,有的语料用AABB式,但意思并无太多区别。例如:
【咿唔】摹拟吟诵声。《鼓》第2回:“康公子恰才吟得这两句,又向口中咿唔了一会。”第4回:“口中假作咿唔,厉声称赞。”第27回:“口中却咿唔不绝。”
【咿咿唔唔】摹拟吟诵声。《鼓》第7回:“小人昨夜打铺在他床后,只听得晚来咿咿唔唔做了半夜的诗。”第24回:“口中咿咿唔唔,只甚叫喊起来。”第32回:“把杨亨两字口中念了又念,咿咿唔唔,再也不知讲些什么。”
按,“咿唔”“咿咿唔唔”意思基本相同,《汉语大词典》收“咿唔”,引清代焦循《忆书》卷六为首证,《汉语大词典订补》增补明·王士性《广志绛·江北四省》为书证[1]328,未收“咿咿唔唔”。对于类似的词语,《汉语大词典》有时二者并收,如“叮噹”与“叮叮噹噹”、“唧咕”与“唧唧咕咕”、“淅沥”与“淅淅沥沥”等。我们认为,如果摹拟某种声音既可以用AB,又可以用AABB,那么,《汉语大词典》只能采取下列两种方式:要么AB、AABB并收,要么只收AB不收AABB,而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由于绝大多数AABB式象声词越来越趋向于词汇化,故《汉语大词典》似以AB、AABB并收为妥。
作为大型语文性辞书,《汉语大词典》解释词语时,每个义项最好至少有两个书证,且尽量列出最早书证,以便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该词的使用情况。仅就象声词而言,《汉语大词典》也存在书证明显偏晚或书证为孤证等问题,《汉语大词典订补》亦未作相关补订。
“编写历时性的大型语文辞典,首例应当尽可能举始见例,即在传世文献中最初出现的例子,其他例证则要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该词在后世的使用情况。”[5]114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不少象声词的首证偏晚,《汉语大词典订补》也没有增补较早书证,例如:
【都】摹拟大口喝东西时所发出的声音。《鼓》第1回:“许叔清拿起巨觞,都的一口饮尽。”按,除了上述用法,“都”还可用来摹拟某些叫声。《汉语大词典》“都”之象声词用法释语阙如,书证为鲁迅《故事新编·出关》:“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茅盾《子夜》三:“大号筒不歇地‘乌——都,都,都’地怪叫,听着了使人心上会发毛。”两条书证过晚,且都是表叫声,过于单一。
【呼呼】摹拟鼾声。《鼓》第6回:“原来那相国是个有年纪的人,叫上几声,端然呼呼睡去。”第23回:“只见那安童正坐在园门槛上呼呼打着瞌睡。”第32回:“他就除了官带,呼呼的直睡到更尽方醒。”按,除了《鼓》,其余明代小说也不乏“呼呼”摹拟鼾声的用例,如《西游记》第86回:“那老妖踢起来,伸伸腰,打两个呵欠,呼呼的也睡倒了。”《西洋记》第59回:“王明看见青毛道长呼呼的磕睡,他就喜之不胜。”此外,“呼呼”还可摹拟风声、着火声等,例多,不赘。《汉语大词典》“呼呼”条象声词义首引《西游补》第7回。正如胡益民所言,《西游补》有“彰彰甚明的反清思想”,故“它诞生于清初”[6]216,比《西游记》《鼓》《西洋记》皆晚。
【嗖嗖】摹拟很快通过的声音。《鼓》第34回:“说未了,嗖嗖的把一头头发剪得精光。”按,除了《鼓》,其余明清小说也有“嗖嗖”用例,如《梼杌闲评》第18回:“忽听得树下嗖嗖的响,回头看时,只见两个东西从树上下来,见人,便攒入树下去了。”《侠女奇缘》第17回:“法明一面招架,一面打算主意,忽见后头嗖嗖的跳出两个人来。”《说唐全传》第47回:“话未说完,就是嗖嗖的乱发狼牙弩箭。”《三侠剑》第6回:“大朴刀嗖嗖向赵得胜劈剁,恨不能一刀见血。”《十尾龟》第24回:“这西探一边问,一边就用铅笔在小簿子上嗖嗖地写。”《汉语大词典》“嗖嗖”条象声词用法释语阙如,所列书证为管桦《小英雄雨来》三、袁静《伏虎记》第三回、《当代》1981年第1期,过晚。
《汉语大词典编写体例》第五条规定:“一个义项一般以引三条书证为宜,必要时还可多引一两个。例句按时代先后排列。第一个例句应尽可能选用时代最早的,以下选用比较晚的直到近现代的。”[7]40但从实际情况看,《汉语大词典》有不少象声词或象声词义只有一个书证,《汉语大词典订补》也未增补书证,例如:
【呼】摹拟风声等,强调迅疾。《鼓》第5回:“(蕙姿)就轻轻提了灯,走出房门,赚出房门,呼的一口把灯吹灭了。”按,除了《鼓》,其余明清白话作品也不乏“呼”作象声词的用例,如《西游记》第95回:“行者即使铁棒捎开石块,那妖邪果藏在里面,呼的一声,就跳将出来,举药杵来打。”《西洋记》第70回:“只见呼的一声响,一跳跳到黄凤仙的头上来。”《禅真逸史》第22回:“猛然一阵冷风劈面吹来,呼地一声,将灯吹灭。”《禅真后史》第49回:“此时病人已昏沉晕去,猛听得呼地一声响,一铁壳斑色之虫,大如壶蜂,从病人鼻孔中钻出来,展翅乱飞。”《汉语大词典》“呼”条象声词义引《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用例为孤证,过晚。
【咚咚】摹拟钟鼓之类的声音。《鼓》第6回:“玉姿正待也说几句,忽听得耳边厢咚咚打了四鼓。”按,“咚咚”本指鼓声,如《太平广记·卷一百零八·高涉》引《酉阳杂俎》:“唐大和七年冬,给事中李石为太原行军司马,孔目高涉因宿使院。咚咚鼓起时,诣邻房,忽遇一人,长六尺余,呼曰:‘行军唤尔。’”《残唐演义》第5回:“战鼓咚咚,惊彩女忙投锦帐。”《封神演义》第3回:“两阵咚咚发战鼓,五采旛幢空中舞。”后来也摹拟别的响声,如《永庆升平后传》第72回:“五十名水兵先拿着锤子、钻子,照定马成龙那只船上用力一钻,只听咚咚的两三下,那只小船儿早就漏了。”此例指凿船声。《三侠剑》第5回:“铁钟震动,咚咚乱响。”此例指钟声。《大八义》第3回:“又听里面咚咚一声,哼了两声,水花一扑啦,人又不言语啦。”此例指人体落水时发出的声音。《汉语大词典》“咚咚”条仅指明其词性,释语阙如,引老舍《二马》为孤证,过晚。
【扑簌簌】摹拟不停地颤抖时发出的声音。《鼓》第22回:“这园公见琼娥追问得甚紧,面孔通红,身上扑簌簌惊颤起来。”按,“扑簌簌”在元代以降文献中比较常见,如《梧桐雨》第四折:“厮琅琅鸣殿铎,扑簌簌动朱箔,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豫让吞炭》第三折:“滴溜溜拥身飞过,赤力力镇动花梢,扑簌簌惊起栖鸦。”《东度记》:“谁来干犯我,难免扑簌簌怒填胸臆。”《红楼梦》第八十八回:“贾母说到这里,李纨却忍不住扑簌簌掉下泪来,连忙擦了。”梁斌《红旗谱》五十:“他两眼看看黑暗的天空,滴下泪珠来,扑簌簌地落在地上。”《汉语大词典》“扑簌簌”条的象声词义引元杂剧《红梨花》第二折为孤证,不妥。
释义是语文词典的核心部分,应力求概括而准确,通俗易懂。从《鼓》来看,《汉语大词典》所收象声词还存在没有释语、词义范围概括不全等疏漏,而《汉语大词典订补》也往往未作补订。
有些词目,《汉语大词典》仅标出其词性为象声词,而未出释语,如“嘟”“嘟嘟”“喤喤”“簌簌”“咯吱”“咕噜”等及上文已经说过的“都”“咚咚”“嗖嗖”等,下面再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趷蹬】摹拟人在紧张时感觉到的心跳声。《鼓》第7回:“杜开先听了,便打了下一个趷蹬,连忙上前问他。”第32回:“张秀眼巴巴的望着天,忽见他两个走到,心中打上一个趷蹬。”按,《汉语大词典》收“趷蹬蹬”条,书证只有《西游记》第20回:“猛然一阵狼虫过,吓得人心趷蹬蹬惊。”此例“趷蹬蹬”是“趷蹬”的不完全重叠形式,也是指人在紧张时感觉到的心跳声。再如《醒世恒言》卷28:“吴衙内听说事漏,吓得浑身冷汗直淋,上下牙齿,顷刻就趷蹬蹬的相打,半句话也挣不出。”此例“趷蹬蹬”也是“趷蹬”的不完全重叠形式,指上下齿的撞击声。《明道正觉森禅师语录》卷中:“迷路人,苦邮亭,长亭短亭,满目是山青,不觉底大风斗雨,鹿蹄儿趷蹬趷蹬穿山径。”此例“趷蹬趷蹬”是“趷蹬”的ABAB式重叠,指鹿蹄撞击地面发出的声音。综上,“趷蹬”“趷蹬蹬”充当象声词,皆指撞击声或人在紧张时感觉到的心跳声。《汉语大词典》“趷蹬蹬”条及“趷蹬”条义项一都仅标明其词性为象声词,没有释语,“趷蹬蹬”条书证为孤证,“趷蹬”条书证汤显祖《邯郸记·东巡》、江盈科《雪涛谐史》皆指撞击声,过于单调,《汉语大词典订补》未为上述两条作增补。
有的象声词可以摹拟多种声音,而《汉语大词典》所列词义范围偏窄,未能概括周全,例如:
【咯噔】摹拟人紧张时感觉到的心跳声。《鼓》第6回:“蕙姿听了这一句,心下着实一个咯噔。”第26回:“这文荆卿听说李小姐染病,心中着实打了一个咯噔。”第35回:“这婆子听说陈通死了,心中打了一个咯噔。”按,《鼓》以降,“咯噔”摹拟人紧张时感觉到的心跳声更是不乏其例,如《小五义》第15回:“杨怀玉一听,霎时间心里咯噔了一下。”陈跃子《女人是岸》:“阿蟹的心却一个咯噔,走到珊妹跟前,才听她说了声:‘来了。’”冯骥才《冷脸》:“毛猴他俩往下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满屋子七八十张热烘烘的笑脸里,有张脸赛铁板,又黑又硬又阴冷,甭打听,这就是那个冷脸。”《汉语大词典》“咯噔”条释语为“形容物体撞击或脚踏地等的声音”,引《红楼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舍《二马》、杨朔《万古青春》为证。很明显,《汉语大词典》首证稍晚,词义偏窄,其释语及书证都未能说明“咯噔”可以摹拟“人紧张时感觉到的心跳声”,《汉语大词典订补》未为该条作增补。
蒋绍愚曾经指出:“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六朝到明清的词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的说来,还是处于初始阶段。”[9]前言从前面的论述看,《汉语大词典》收录《鼓掌绝尘》中的象声词,存在漏收词条或词形、词目取舍不当、书证偏晚或书证为孤、缺少释语或词义概括不全等问题。《汉语大词典》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疏漏,主要是代表近代汉语显著特征的明清话本小说卷帙浩繁,汉语词汇研究者对其重视、利用还不够充分所致。看来,修订《汉语大词典》,《鼓》之类明清话本小说是编纂者必须高度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