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是指年龄小于6 岁儿童所掌握的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程度,涉及模式和集合、数字运算和数学概念、排序和分类、统计等.研究表明数学绘本阅读是提升儿童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数学绘本通过绘本的形式,将枯燥、抽象且单调的数学相关知识、概念、规律转变为幼儿喜爱、易懂的图片、故事,将各类晦涩的知识点转化为与儿童认知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浅显、直观的具体形象.
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借助成年人的帮助与引导对其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年人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引导和鼓励,日常环境中某些具有数学意义的符号会被幼儿主动发现.幼儿在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中,父母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对幼儿进行指导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指导性阅读,父母将知识经验、语言能力等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中的概念、情境、知识、意义等.怀特赫斯特[1]指出PEER & CROWD 的阅读指导策略,即“对话式阅读方式”,对于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本文拟采用严格的实验控制,在家庭环境中探讨数学绘本亲子阅读的效果,以期为开展数学绘本亲子阅读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提升家长的阅读指导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本研究假设有阅读策略指导的数学绘本亲子阅读组幼儿数学能力提升幅度最大,有绘本而无策略指导的阅读效果次之,再次是无绘本阅读的幼儿.
采取整群抽样法,从某市区随机抽取一家幼儿园,选取其中94名无智力障碍的4~5岁幼儿.均征得儿童父母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男生49 人,女生45 人,平均年龄4.55 ±0.47岁,研究内容和过程符合伦理学标准.32 人分配到A 组(有指导的数学绘本亲子阅读组),30 人分配到B 组(无指导的数学绘本亲子阅读组),32 人编入对照组.
通过儿童早期数学能力测验(TEMA)测量本次实验儿童的数学能力.这项测验主要包含正式与非正式数学能力两个部分.正式数学能力主要测试幼儿数字符号的心算、书写、口头加减等;非正式数学能力测试通过实物或图片操作来测试儿童在数量表征、数数、估算等方面的能力.
使用绘本与数概念的发展测试(PICO)中的空间因素进行测试[2].该问卷没有中文版,因此采用翻译-回译法进行了翻译,以保证测验的有效性.利用本研究的数据,对翻译后PICO 测验的空间因素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部一致性的α系数为0.82.
采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进行测量.本研究运用陆莉、刘鸿香修订的PPVT-R-C,共125 个项目,答对一个记1 分,答错记0 分,结束测验的标准为被试在连续的8 个项目中任意答错6 个.
根据职业分类标准对儿童父母的职业予以赋值(1~8),将儿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从低到高赋值为1~4,将收入水平从低到高赋值为1~5.最后,将三项的值相加,作为SES 指标值.
本次研究采用的数学绘本来自于美国哈珀柯林斯集团出版的《Math Start 数学启蒙》系列,考虑到该系列绘本中有部分内容超出学前教育要求,因此在专家的推荐指导下,选择了其中的12 本,内容适合幼儿园中班年龄阶段.为了辅助A 组家长开展数学绘本亲子阅读指导,为每本书编写了一篇阅读指南,并向A 组家长解释了阅读指南的使用方法.
4.失恋承受能力差,影响身心健康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问及失恋会怎么做时,选择“千方百计抓住他(她)”的有30.6 %,选择“报复”的有8 %,选择“痛苦悲观厌世”的有4.6 %,选择“寻找新的恋人抚平创伤”的有12 %,还有44.8 %的人选择“不成恋人成朋友”。从中可以看出一旦失恋,还是有一小部分人的观念比较激进或消沉,容易出现伤人伤己事件的发生。
采用2(前测、后测) × 3(A 组,B 组,对照组)混合实验设计的方案,时间作为被试内变量,分组作为被试间变量,幼儿在PICO 与 TEMA 上的分数作为因变量.将幼儿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为期12 周的训练.将有指导策略的数学绘本亲子阅读作为A组,将无指导策略的数学绘本亲子阅读作为B,不附加任何训练的作为对照组.
前测阶段,采用TEMA 与PICO 分别对三组幼儿的数学能力进行测试,并调查家庭环境因素变量.
训练阶段,进行为期12 周的实验.每周二和周四晚上,父母对A 组和B 组的幼儿针对同一绘本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每次25~30 分钟,共计24 次,对照组幼儿不进行训练活动.研究者依据“对话式阅读”的基本原理,对A 组幼儿的家长在阅读过程中实施策略指导;对B 组幼儿家长则不进行指导.
后测阶段,实验训练结束后采用TEMA、PICO 与PPVT 进行后测.
三组被试在各控制变量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三组被试在数学能力各变量上的得分情况见表2.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A 组、B 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得分.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测幼儿在TEMA 总分(F=0.18,p=0.84),PICO 空间因素(F=0.28,p=0.76)上没有显著差异.在 PPVT 得分(F=0.36,p=0.70)与SES 得分(F=0.35,p=0.71)上也没有显著差异.整体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幼儿是同质的.
表1 三组被试在控制变量上的得分情况
表2 三组被试在数学能力各变量上的得分情况
为了有效地验证究竟是否因其它额外变量(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导致幼儿后测数学能力的提高,对数据进行多次测量、科学整合、方差分析,考察在排除了各控制变量的影响后,数学绘本亲子阅读训练对幼儿数学能力提升的效果.
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各额外变量之后,数学绘本亲子阅读训练对显著提高幼儿的TEMA 得分有着重要的作用.SES 对幼儿TEMA 得分有显著影响(F=42.76,p<0.001);语言能力分数对幼儿TEMA 得分没有显著影响(F=2.13,p=0.15).
在排除了各额外变量后,时间主效应显著(F=50.89,p<0.001),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实验分组主效应显著(F=7.28,p<0.05),A 组得分显著高于B 组和对照组;时间与实验分组交互效应显著(F=555.68,p<0.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前测条件下,在TEMA 得分上三组没有显著差异(F=0.48,p=0.84);后测条件下,在TEMA 得分上三组有显著差异(F=17.31,p<0.001),A 组的TEMA 得分与B组和对照组相比,数值明显偏高,结果如图1所示.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各额外变量之后,通过数学绘本亲子阅读策略指导,对提高幼儿的PICO空间得分有显著作用.SES 对幼儿PICO空间得分没有显著影响(F=2.37,p=0.13);语言能力PPVT 分数对幼儿PICO 空间得分有显著影响(F=21.43,p<0.001).
在排除了额外变量后,时间主效应不显著(F=2.43,p=0.12).实验分组主效应显著(F=11.74,p<0.001),A组得分同B组、对照组得分相比,效果十分明显.时间与实验分组交互效应显著(F=84.52,p<0.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前测条件下,在PICO 空间得分上,三组幼儿都没有显著差异(F=0.07,p=0.93);后测条件下,在PICO 空间得分上三组有显著差异(F=92.51,p<0.001),A 组的得分与B 组以及对照组相比,得分明显更高.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三组幼儿的TEMA 前后测得分
图2 三组幼儿的PICO 空间因素前后测得分
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策略指导和数学绘本能够显著提高4~5 岁儿童的数学能力,A 组的阅读效果最好,其次是B 组,最后是对照组,该结果使得本次假设得到有效验证.在具体的数学能力上,实验处理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异.首先,阅读策略指导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在确定了幼儿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语言能力之后,有策略指导的A 组同B 组、对照组相比,在PICO 空间和数概念与运算上得分更高.其次,数学绘本亲子阅读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控制了各额外变量后,有绘本而无阅读策略指导的B 组儿童在TEMA与PICO 空间上的得分普遍比对照组更高.
即使缺乏专业性阅读策略的指导,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通过家长的帮助根据绘本所展示的形象化的数学知识,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研究发现,两个实验组(A 组与B 组)通过训练,数学能力的提升幅度普遍高于没有开展训练的对照组.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数学绘本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影响.一是绘本中包含了能够对幼儿的数学能力造成直接影响的大量数学知识;二是绘本中包含了能够帮助幼儿建构起对数学概念的具体认识和理解的图画与故事情节.
首先,本研究所选择的绘本作为幼儿学习数学的直观材料,包含了各种具体的数学概念.比如《怪兽大风吹》中的内容与数的概念与运算相关,帮助幼儿对减法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小小消防队员》这一绘本描述的情景与图形空间概念存在密切联系,其中包含的数学概念是通过单一属性的分类方法,将物品平均分配为若干等分.幼儿可通过绘本中消防员的认知,学习如何对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其次,数学绘本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建构情境从而理解数学概念.绘本提供了一个让孩子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情境[3].数学绘本的作用是将相关抽象的数学符号、概念等内容通过具体的图像表现出来,将晦涩的知识借助于故事情节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幼儿.通过幼儿能够理解的画面和相关生活情境,以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形式,将希望传达给幼儿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可视化,从而使幼儿更加清晰、全面、深入地了解所学的知识.长此以往,会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将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发展起到极大作用[4].众多国内外研究一致发现,儿童阅读绘本中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有助于他们学习数学,儿童在故事情境中学习数学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的对话式阅读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人的参与和指导对于幼儿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都至关重要.实验结果表明,A 组与B 组、对照组相比,幼儿数学能力的提升幅度普遍更高.
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才能更好帮助幼儿学习,因此对家长进行数学绘本的亲子阅读策略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所需的数学知识和绘本中的数学概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年人会对这部分简单知识进行无意识的认知加工,导致成人不知道该如何从儿童的角度来进行解析.研究表明,B 组的绘本阅读中,出现很多地方成人简单带过,而幼儿却始终无法理解的情况.家长无法从合适的角度去阐述对成年人来说极其简单的内容,只能机械地重复,甚至出现不耐烦的情绪.相对而言,A组的情况则较为理想.在阅读指导手册的提示和研究者指导下,A 组家长将简单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积极引导幼儿结合图片、情节以及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互动,不断优化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在制约数学学习水平的各种因素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早期研究与数学认知发展证实,语言因素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理解能力的不足很容易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会限制儿童对数学故事的表达及计算概念的掌握与理解[5].本研究结果发现,语言能力(PPVT 分数)对幼儿PICO 空间与测量得分有显著影响,而对TEMA 得分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在空间与测量中,所涉及到的具体的物品数量、空间方位关系、比较等需要更多的语言参与;在数的概念与运算中,由于幼儿难以用具体的语言对这些抽象概念进行表达,更多是通过实物进行形象思维与表征,所以数的概念与运算中较少需要语言的参与.
阅读绘本在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增加幼儿阅读绘本的机会.情境是绘本的独有特质,数学绘本中每一个故事所描绘的都是一种生活化、具体、简单的情境,同时将数学教学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核心经验自然、婉转地融合到各个故事情境当中.绘本所包含的故事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的学习情境,促进幼儿对绘本指向的数学核心经验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数学概念,促进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
家长的帮助与指导对儿童阅读绘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数学绘本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的阅读策略以及互动水平将对整体阅读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父母需要通过与儿童进行耐心、科学、积极的互动,同时耐心讲解孩子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进行锻炼与培养,这样就会为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提供极大帮助,在本来就很有趣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激发出儿童主动参与的意愿.同时,教育机构应就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策略指导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数学能力发展特点以及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引导家长正确地帮助孩子开展数学绘本亲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