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琳琳
静脉血栓栓塞症指静脉内血液非正常凝结,导致血管不完全阻塞,主要以深静脉血栓栓塞的形式出现。产褥期产妇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损伤、血液瘀滞等被纳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5%~3.0%[1-2]。静脉血栓栓塞症后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不利于产褥期哺乳及产后恢复。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成为产后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点及特殊的患病对象决定了其预防护理的重要性[3]。本研究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10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年龄>18岁,围产期及住院资料完整;未合并血液性疾病;无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排除标准:孕前或妊娠期有血栓病史;产后死亡或失访者;接受除产科外其他手术治疗者;合并下肢溃疡、皮肤病等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者。年龄20~48岁,平均(29.18±3.53)岁;剖宫产348例,自然分娩652例;早产85例;双胞胎19例,单胎1981例;孕周24~42周,平均(38.98±1.98)周;住院时间2~16 d,平均(3.21±0.76)d;体质指数(BMI)19~30 kg/m2,平均(23.12±2.12)kg/m2。合并疾病:妊娠期糖尿病87例,妊娠期高血压54例。
肢体局部组织发硬、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皮外温降低;若发生在下肢则胫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Homans征阳性;彩超探头加压静脉腔只能部分压闭;静脉腔内血流信号弱或消失。
以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为因变量,以分娩方式、年龄、住院时间、妊娠期糖尿病、BMI、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检验水准α=0.05。
1000例产妇产褥期,赋值见表1。
表1 变量赋值表
剖宫产、年龄、住院时间、妊娠期糖尿病、BMI是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见表2。
表2 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多因素分析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外周血中凝血因子、血小板、抗凝血因子以及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围产期女性生理状况较为特殊,如血流动力学、雌孕激素分泌变化、合成血管内皮前列环素受抑制、血小板活化、血液瘀滞等,均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发展[5]。目前国内对其准确的风险评估、高危群体筛查、循证护理措施等均有所欠缺[6]。本组1000例产妇产褥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68例,发生率为6.80%,可能与本研究人数较少以及纳入了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关。其中上肢静脉血栓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6例,说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较高,这与部分产妇产后卧床时间较长、下肢活动相对更少有直接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以及住院时间是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剖宫产产妇较自然分娩普遍住院时间较长,加之出血量多、切口恢复慢等,均会延长住院时间[7]。剖宫产会对盆腔血管造成额外损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同时,长时间住院卧床,下肢静脉血回流变慢,血液在静脉内瘀滞,并积聚大量血细胞,在移向基底膜与内皮细胞过程中损害血管内膜,进而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8]。因此,对剖宫产后住院恢复时间较长的患者,注意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注意保暖,避免静脉痉挛、血流瘀滞;开展足踝主动屈伸锻炼,包括足踝趾屈、背屈、内翻、趾屈、外翻等,促进下肢血液、淋巴循环,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高龄产妇产后恢复时间长,伴随更多的产后出血以及高并发症风险,李文东等[9]报道认为,高龄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是适龄产妇的3~5倍。BMI>28 kg/m2被判定为肥胖人群,体重越高者其静脉受压程度更高,如左髂总静脉受压导致局部血液流速缓慢,造成静脉损伤,进而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风险[10]。因此高龄以及肥胖产妇可划分为高危群体,对于产后因恢复慢、肥胖引起的活动能力下降者,可通过穿戴梯度压力弹力袜(Graduated GCS) 进行物理预防,GCS是既往主要用于骨科大手术患者,通过14~15 mmHg(1 mmHg=0.133 kPa)的压力收缩下肢肌肉,对大腿至脚踝血管腔起到加压作用,促进浅静脉血液向深静脉回流,改善下肢静脉瓣膜所受压力,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运用更适用于孕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Caprini评分进行风险评估,3~4分高危者以下肢活动、弹力袜等物理预防为主,5~7分的极高危者在物理预防的基础上还需给予必要的抗凝治疗[11]。妊娠期糖尿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主要在于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瘀滞[12]。因此,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需进行产后糖尿病预防专项健康教育并开展饮食、有氧运动,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因血液瘀滞、血管内膜损伤造成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综上所述,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受分娩方式、年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时间以及BMI等因素影响,应加强预测,及早防护,以降低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