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喻贞彬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四川泸州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山区、云贵高原北麓的传统农业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自2014 年开展农业产业扶贫以来,全县大兴产业、大建基地,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0个、脱贫产业园203 个,农业产业基地总规模达2.6 万hm2,初步构建了“镇镇有园区、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
2019 年,全县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30.9 亿元,4.03 万贫困人口依靠发展产业脱贫,全县成功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后,古蔺县将始终坚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农业特色产业振兴作为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强化规划、优化政策、健全体系、建立机制,推动产业扶贫往深里走、实里走,进一步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针对脱贫摘帽后古蔺县“4+5+N”产业(赤水河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道地中药材、绿色高粱、山地烤烟、乌蒙茶叶、高山土鸡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蜂糖李、马头羊、蜂蜜等“N”个精品产业)存在产业基地标准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销售困难等问题,立足古蔺县立体山区农业特点及产业发展实际,坚持规划引领,在开展产业扶贫规划评估工作基础上,对接《古蔺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古蔺县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4.03万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
规划突出“水电路气讯”“五网”建设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加快产业基地农田宜机化改造,产业基地农机耕种收综合率达95%以上;加强特色产业基地“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产业基地灌溉水利用效率;加强产业基地电网布局,确保产业基地动力充足;完善产业基地路网建设,建齐园区道路设施;推动产业基地移动网络和光纤全覆盖,建设产业基地信息高速路;加强产业基地治污排污设施,提高园区清洁化生产水平。
规划着眼全县“4+5+N”产业发展现状,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规划在柑橘、猕猴桃、中药材、畜禽产业主产区新建农产品初加工厂5 座,在茅溪镇“中国郎”酿酒高粱种植集中区建仓储中心1 座,在太平镇“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四季果蔬分拣交易中心1 座,在古蔺镇飞龙村、大村镇新场村各新建100 t 冷库1 个;建成东城创业园10 万头畜禽自动化屠宰、分割生产线1 条;建成饮料类赶黄草解酒制品厂。
规划组建农业特色产业行业协会,突出行业引领,加强专业化营销。规划新建“2+N”的销售中心,在川黔交界的马蹄镇、太平镇新建区域农特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在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农特产品交易点N 个。规划着力构建“一线两翼三城”销售格局,重点打造“泸州-重庆”“一线”主体市场,打造以成都、贵阳为“两翼”的目标市场,以广东、深圳、常山为主的潜在市场,通过召开推介会、投放宣传广告、开展社区团购等形式,推动古蔺特色农产品销售。
从2020 年开始,设立总额为1 亿元/年的特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坚持“资金围绕产业走,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围绕‘红卡’贫困户走”的思路,每年分别安排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业6 000万元、2 000 万元、2 000 万元,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生产性、基础性设施,支持购置农机具、开展产品研发和品牌创建,支持提供小额信贷担保、贷款贴息和农业特色产业保险等,切实增强产业发展驱动力,实现产业由扶贫到振兴的转型。
根据《四川省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工作指南》,开展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情况调研,掌握全县产业扶持基金使用情况,并按照“收回一批、发放一批、依法核销一批”的思路,进一步规范基金管理。修改《村级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明确全县117 个贫困村的7 580 万产业扶持基金为乡村振兴基金,并明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探索乡村振兴基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自主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基金投入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抱团”发展模式,鼓励各村打破形成区域限制,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获得规模效益;探索“飞地”发展模式,支持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落后的村将产业扶持基金投入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共同发展产业,实现固定分红。探索共同发展模式,坚持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产业扶持基金投入发展前景较好的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脱贫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脱贫户持续增收。
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联席会议制度,由财政局、扶贫移民局、农业农村局牵头,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充分整合发改、扶贫、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项目资金,每年整合约3 亿元涉农资金,改变“大水漫灌”式投入,主要集中投向易地扶贫搬迁点脱贫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建强脱贫产业园产业支撑,让易地移民搬迁贫困户有产业、能就业。
坚持优势优先、集群发展,集中在赤水河、古蔺河、盐井河“三河”流域沿线海拔700 m 以下区域,推动甜橙产业串点连片,到2022年甜橙种植面积达15.00万hm2;在东新镇、大村镇海拔700~900 m 地区,连片发展猕猴桃,到2022 年发展到6 666.67 hm2。按“南牛北猪、全域鸡”的思路,大力发展畜禽产业,到2022 年肉牛、丫杈猪存栏分别达到15 万头、30 万头。将水果产业、畜牧产业打造成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引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县上有重点园区、乡镇有规模基地、村村有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创建省市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2020 年完成《古蔺县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的同时,着力推动特色产业朝园区集聚,不断提升园区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省、市、县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体系。
在成功培育国家级专合社2 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 家、适度规模种养大户1 047 户、新型职业农民2 220 人的基础上,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方案》,明确规模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后续发展中,分种植类、养殖类、初加工类,按比例配套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组建农业国资公司,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带动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对已入驻的新希望集团、巨星集团等龙头企业跟踪服务,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孵化其成为全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带动农民脱贫攻坚。
充分发挥乡村独特优势,按照“生态田园、红色古蔺”总体定位,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行动,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康养基地;建设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突出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将产业发展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围绕“一核一线一片多点”全域旅游规划,着力打造古蔺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休闲农业、休闲农庄、花果人家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发展。
从2020 年起,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设立300 万元/年的品牌创建基金,引进实力雄厚的营销策划公司,采取“公司+农业企业”运营模式,梳理全县农产品体系,联动相关媒体资源,构建特色农产品媒体宣传矩阵。建立全县农产品公共品牌准入机制,创建良好的公共品牌市场环境。构建“蔺州”区域公用品牌包装体系建立和品牌延展,协助县内猕猴桃企业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讲好古蔺农产品品牌故事。
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建立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县委农村工作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制,构建起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系和“县委总揽、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建立农业特色产业“五个一”(1 个产业、1 名县级领导、1 个服务专班、1 个责任单位、1 套专项方案)工作推进机制。持续坚持“4+5+N”产业体系,建立甜橙、肉牛、丫杈猪、猕猴桃四大特色产业和道地中药材、乌蒙绿茶、高山土鸡、绿色高粱传统优势产业推进组,高位推动,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每个产业由1 个单位负责主抓,组织发改、财政、经科、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及乡镇等单位,调整完善各产业2020~2022 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建种养殖服务专班,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销售跟踪,有效保障特色产业发展。
调整完善《古蔺县四大农业特色产业考评办法》,完善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乡(镇)、部门考核办法,增设乡村振兴先进村考核内容,增加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产业振兴、宜居乡村考核权重。考评方式由拉着大队伍走马观花转向精选点位,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坚持视频全方位展示与现场身临其境体验相结合,增设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内容,确保环境承载能力与资源持续利用。坚持每年开展农业特色产业评估,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对特色产业考核前6 名的乡镇和前30 名的村,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万元的项目奖补,发挥考核激励作用。
建立“县目督办牵头,乡镇纪委监委协助、社会公众参与”的特色产业发展督导体系,切实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采取旬检查、月通报、季度考核、半年现场会、年终考评会,先进乡镇交流经验,后进乡镇表态发言等形式,形成强有力的推进机制,督促特色产业发展精准精细、加快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