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仁”的思想分析

2020-12-22 13:25边黎明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颜渊仁德司马

边黎明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仁”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论语》中多次提到何为“仁”,尤其是《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比较具有特点。在儒家的这部著作的经典篇目中,关于“仁”的师生问答中,孔子的回答各有不同、各有侧重。

孔子将“仁”的阐述与各弟子不同的个体特点相结合,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是孔子观察人事的哲学智慧结晶,在此过程中,孔子给出了通过行动践行“仁”的思想,从而使得个体做到知行合一,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1 颜渊问仁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开篇即有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大意就是,颜渊问孔子如何做才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的欲望,言行符合礼仪的规范,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心就会归顺于仁德。实施仁德不是靠别人,而是要靠自己身体力行。儒家文化研究者都知道,颜渊是孔子非常器重的一名弟子。这里孔子对颜渊的要求是克己复礼。并且由个人的修行体察,延伸到国家、天下的治理理念,体现了孔子由个人修身到治国平天下的三位一体的政治理念。

孔子在颜渊接下来的问答中也强调了“礼”与仁的内在紧密关联。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从而内持“仁”心,外显“仁”行。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宁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人,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去世。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1]。

2 仲弓问仁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紧接着是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乘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外出办事要像接待贵宾一样,使用民力要像举行盛大的祭祀一般,即对人谦和恭敬。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国家和家里中没人怨恨。这段问答也非常经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成为中华儒家文化对世界范围内国家交往的核心理念和行为规范,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

仲弓是谁?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2]。

如果说孔子在与颜渊的对话中强调的是修心和礼仪的话,那么在他与仲弓的对话中更强调的是外在的“仁”的标准和行动原则。

3 司马牛问仁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第三名问“仁”的是司马牛。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仁德的君子说话会很谨慎。紧接着司马牛又问的问题是说话谨慎就是仁吗?孔子的回答是“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意思是做起来都更困难,说起来当然要慎重。这里孔子特别强调的是说话的谨慎严密,这样就会杜绝许多不应有的祸患,这是人际交往的非常重要的法则。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后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故事都是与人说话不谨慎、随意有关系。比如曹操的谋士杨修就是比较经典的例子。

司马牛,孔子的弟子,春秋时宋国人。子姓,司马氏,名耕(一名犁),字子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提到过他,说他“多言而躁”。[3]

所以这里孔子针对司马牛的缺点,有针对性的指出司马牛的问题所在,可以说因材施教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孔子与司马牛的对话中更强调的是其个体的修身养性、涵养人格。回答的非常简练,并且也指出了说和做的关系。对于性格缺点明显的弟子,孔子更希望的是他首先慎言,然后去做,这样才能体悟“仁”的精髓。“仁”在此处有完善人格的意蕴。

4 樊迟问仁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最后一名问“仁”的是樊迟。孔子只简单回答了两个人“爱人”。

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4]

其实在《论语》通篇中,除《颜渊篇第十二》之外,还有两个篇目写了樊迟问仁。《论语·雍也篇第六》中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大意是仁德的人总是遇到难事先率先奋力做,而有了收获和成果后礼让别人而后得。《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中又第三次提到樊迟问仁,孔子这次的回答非常具体:“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大意是在家时规规矩矩,办事认真,待人忠心;到了陌生荒僻之地,也不能违反上述原则。

从樊迟三问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就“仁”要求樊迟无论何时何地通过规规矩矩认真办事、待人忠诚,不要争先求得回报,而是先做好事情,中间的核心思想还是《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的爱人思想。

5 从四名孔门子弟与孔子的对话中,感受到孔子“仁”的思想的博大精深

首先,个体要成就仁德,必须加强自身的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修身养性因个体的差别而体现出较大差别。对颜渊而言,就是要克己复礼,达到“仁”“礼”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于司马牛而言,孔子认为他修身养性的最基础的是慎言,然后慎行。这样针对个性缺陷明显的个体就有了“仁”修的个性特征。

其次,在个体的践行与人际交往中成就仁德。仁德的涵养更依赖于个体的身体力行做事,更依赖于周围的良性互动交往。对于冉雍而言,与人交往要谦恭,在朝廷和家中能理顺人际关系,不出现怨恨。更要学会换位思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此意,遵从对等的人际交往法则,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平等意识。对樊迟而言,就是要办事认真,忠信与人。这里谈到人际交往的态度、做事的态度及做事做人的原则问题,从而为国家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仁德的最高实现形式是天下治。本篇中最初就指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说明作为最高政治道德要求的“仁”是个体修德的结果,也是良好人际交往的最终归宿,更是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核,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统一与实践统一。

猜你喜欢
颜渊仁德司马
为仁由己
“司马”本不是姓
“司马”原来是官名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暗恋也是一种成长
“司马”最早是姓吗
一条进过瓢城的狗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