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典:<四库全书>茶书八种》评介

2020-12-22 13:25:31胡彩云
福建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底本影印茶学

胡彩云

(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三明 365004)

新锐设计师潘焰荣设计的《茶典:<四库全书>茶书八种》(以下简称《茶典》)是其最新设计力作之一,由扬州国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2017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继获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之后,《茶典》在2018年德国莱比锡揭晓的“世界最美的书”中再次荣膺荣誉奖。这是潘焰荣设计生涯中第7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一书两殊荣。笔者通过阅读,并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茶典》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内容丰富内涵美,书画结合形式美,版式考究装帧美。笔者依次评介如下:

1 内容丰富完备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饮历史始于神农,而后风行九州。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来,茶学典籍亦是林林总总,正如国学大师龚鹏程说到,“历代茶谱茶笈凡百数十种,而甄录于四库者,不过尔尔。何其廉也”。[1]

1.1 《茶典》内容的完备体现在选取八种茶书的版本上,即以文津阁《四库全书》为底本。《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共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整套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曰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为了保存这部浩瀚卷帙,乾隆皇帝命人誊写7部分别保存于紫禁城的文渊阁、沈阳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的文津阁(即“北四阁”)和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南三阁”)。除了文津阁保存完好之外,其余6部均随着中国历史沉浮而湮灭残缺。此书选取保存完好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将其收录的《茶经》《茶录》《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东溪试茶录》《续茶经》《煎茶水记》展现出来。每册卷首钤有“文津阁宝”,末页钤有“避暑山庄”“太上皇帝之宝”小篆朱文方印各一枚。《茶典》所展示册页即如是。此书所影印的八种茶书的版本为同种书中底本最好、最完整者。编者在影印此部茶籍时选用底本的做法,符合了古籍影印出版的原则与要求。任晓亮在《古籍影印出版浅谈》中论述了“影印古籍底本的选择”时认为,“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我国古籍经历的传抄、翻刻,版本情况复杂,影印古籍的底本选择可以说是影印古籍出版的‘根’,决定了出版的价值和意义。”[2]可见,选取底本的重要性。另外,选取底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善”为先,善即为善本;二、以“价”为本。由此观之,《茶典:<四库全书>八种》选取影印底本的原则符合上述原则。这也决定了此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

1.2 尊崇茶书创作的先后顺序,按照茶学文化的种茶、采茶、制茶、选茶、煮茶、品茶及茶器、茶道的逻辑先后顺序,撮八种茶书之要,荟萃展现茶文化之深厚底蕴。在该书中,以所选取八种茶学图籍的年代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影印出版。其独到之处便是将每部茶学的提要置于前,然后再按照卷次按顺序排列。如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就将《四库全书》所作的“茶经提要”置于《茶经》正文之前,使读者对该部书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进而深入解读全文就更容易了。

1.3 遵循所选取八种茶学典籍的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特点,使读者有一种由浅入深,由陆羽《茶经》的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的面面俱到,再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的有所侧重,在陆羽《茶经》“五之煮”的基础上,着力论述水品,《茶典》并非原文照录,而是撮其精华,将水品列于首,即“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这样的先后顺序的安排与读者认知的能力的层次相适应,那些对茶学并非有专门研究的读者拥有此书,细细阅读,便可对茶学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概述到专论的较全面的认识。

2 书画结合形式新

与其它已出版的茶学著作相比,《茶典》的一个典型之处就在于大胆选取中国历代“茶”主题的珍品书画,与八种茶书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在古代书画所营造的诗意悠然的阅读氛围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此书共选取十大名家之“茶画”作插页,包括陈洪绶、唐寅、刘松年、赵原、金农、王蒙、仇英、刘徵明、米芾、苏轼等人的《品茶图》《事茗图》《卢仝烹茶图》《陆羽烹茶图》《玉川先生煎茶图》《煮茶图》共九件珍品书画。并且简要介绍画作的版本、尺寸、收藏地及作者的基本信息。如《卢仝烹茶图》(局部)“南宋刘松年画,设色绢本,纵241厘米,横120.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刘松年(约1158-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宫廷画家。宦居于钱塘清波门外,时人呼为‘刘清波’或‘暗门刘’,工山水人物”。这种创新形式使读者在研读茶书之余,亦能品味中国历代书画的魅力,享受精神与视觉的盛宴。

3 版式考究装帧美

《茶典》系“古书新作”的成功创举,设计师运用现代图书版式的设计元素,从装帧上看《茶典》亦是尽现其美,无愧于“最美的书”之美誉。

一是外观上的整体美。整部《茶典》采用轻薄的内页纸张,大大减轻本书的重量,书的切口三面喷青金,与封面、腰封的色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外观整体美。

二是内文设计。采用双色印刷,将八种茶书精心修复,精致再现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小楷书法和白描手绘的艺术性。读者在获得茶学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中国历代传统书画所表达的静雅古朴之美。装订方式也是精心设计,突破传统书画作品展开时的阅读死角,采用空脊锁线,使书籍完全摊平,内文和插页阅读零障碍。封面上以“欧体”笔画基础设计“茶典”二字,以最简洁的手法突出主题,封面印刷采用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油墨表现力优,色调丰富,以封面材料为基础色,调以专色,从色彩色调上契合“茶”的主题。

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的饮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到现今仍然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欢品茶。由古自今,因茶而作的典籍更是不胜枚举。《茶典》是迄今以来关于茶学方面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新颖的一部著作,可谓“爱茶人的圣经”。无论从内容选取与编排,还是形式上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著作的出版完美展现文津阁《四库全书》八种茶书的风采。正如前言所述“然一代鸿编,但撮英华,斯所谓经,斯所谓典,何必陈陈相因?细大不捐哉。茶书虽多,即此已足观澜,索源揣末,茶艺大要具于足矣”。(参“前言”)当然,此书也有其百密一疏之处。如在选取八种茶书精华的同时,也造成部分内容的忽略,并非原文照录,读者若是想集中获取茶学精华,此书是最佳首选,若是作为深入研究茶学之用,如核对引文、文献标引,还是要翻阅《四库全书》原本。此乃笔者个人愚见,若有错讹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注释:

[1](唐)陆羽等著.茶典:<四库全书>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任晓亮.古籍影印出版浅谈[J].传播力研究,2018(30):135.

猜你喜欢
底本影印茶学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2:26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福建茶叶(2018年9期)2018-01-19 14:07:38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
语文学刊(2015年8期)2015-08-15 0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