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萍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护理部,江苏 常州 213300)
临床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DM),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愈及并发症多等特点,患病后常有多饮多食、高血糖及消瘦等症状表现,据不完全统计,此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1.6%,病情加重损害全身大小血管、神经,影响患者心脑肾等脏器,影响日常生活。康金硕[1]学者认为,传统护理的重点是口头宣教、病情监测及用药指导等,忽视个体差异性、疗效单一,未获得患者青睐,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行个性化自我护理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110例DM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9~75岁,平均(52.36±5.94)岁;病程1~8年,平均4.48±1.36年;对照组:男女比例是31:24,年龄20~76岁,平均52.48±5.82岁;病程1~9年,平均4.59±1.27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常规护理,行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及口头宣教等。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个性化自我护理管理,①护理措施:(1)生活指导,叮嘱患者养成规律性膳食、保持营养均衡,待病情稳定,定期实行康复锻炼,改善肢体功能、缓解不适,且心理情绪较差者,主动与其交流沟通,普及疾病诱因、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等,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2)康复锻炼,待患者并且病情稳定,予以鼓励、安慰及支持,协助其下床活动,根据患者心肺功能、体重制定运动计划,老年群体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运动强度较低的活动,运动时监测心率,结合实际,循序渐进的锻炼,调整运动强度、振幅于合理范围,提高康复效果;(3)血糖监测,叮嘱患者每日空腹时、餐后2 h各监测1次血糖,待胰岛素剂量调整适当,每隔1~2 d监测1次餐后2 h血糖,服用降糖药者,每隔2~3 d检查1次血糖,严格按规范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波动调整膳食计划,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尿糖去掉,按规范监测血糖,对照观察多长时间没有写)②并发症预防:(1)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使用不当、创伤及手术等因素有关,若患者有口渴、腹痛、嗜睡及呼吸加快等现象,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最佳治愈疾病时机;(2)糖尿病足,此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引起的机械压力,诱导足部软组织与骨关节系统破坏,形成畸形,进而引起一系列足部问题,因此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出院后叮嘱患者保持足部卫生,水温不宜比下肢体表温度较高,预防烫伤引起感染化脓、皮肤破溃,叮嘱其鞋袜合脚、不宜过松或过紧,尽量穿戴软底皮鞋、禁忌赤脚行走,若有甲沟炎、骨刺及鸡眼等现象,及时到院治疗,避免未严格消毒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坏疽;(3)低血糖,轻者有出汗、心慌及软弱无力等表现,发病时立即服用水果汁、葡萄糖等含糖饮料,若有言语障碍、昏迷及意识障碍者,予以静脉补充。
自我管理行为:参照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SDSCA),涉及饮食合理、规律运动、血糖监测及科学用药等,各维度评分范围0~5分,得分越高越好。
并发症:统计两组发生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及低血糖的例数。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自我管理行为)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以率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饮食合理4.75±1.18分、规律运动4.59±0.61分、血糖监测4.67±1.23分,科学用药4.68±1.34分;对照组分别是4.12±1.15分、4.02±1.18分、3.92±1.16分、3.89±1.12分,t=2.8356,3.1823,3.2898,3.3547,观察组SDSC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糖尿病足1例1.81%;低血糖1例1.81%;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并发症率5.45%;对照组糖尿病足2例3.63%;低血糖4例7.27%;酮症酸中毒2例3.63%;并发症率14.54%,x2=3.9600,P=0.0465,观察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是临床较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其作为慢性终身疾病,若控制不良则诱发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陈红[3]学者认为,早期实行针对性治疗、护理尤为重要。
本研究示:观察组SDSCA值较对照组高;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个性化自我管理能改善患者预后,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实处,提供全面护理服务,具以下优势:
(1)从心理、膳食及运动等方面护理,予以心理疏导能稳定患者情绪、消除顾虑,列举既往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例,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且定期康复锻炼能促进疾病转归、改善肢体功能,定期监测血糖值,控制血糖波动于正常范围,有效控制病情;(2)做好并发症预防能使疾病得到正确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达到远期疗效作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DM患者行个性化自我管理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预后,具临床可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