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宜青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临床上越来越多患者受到环境和自身等不良因素影响,使得临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肺部疾病患者,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来控制症状,因此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1],本研究选取在本院就诊期间患者进行研究,现将详细过程叙述如下。
根据在我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接受治疗干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随机样本抽取共80名,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共25名,女性患者共15名,其年龄范围在3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岁,病程持续超过1年。实验组患者男性患者共23名,女性患者共17名,其年龄范围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7岁,病程持续超过1年。所选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均相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可正常进行。
①所选患者均在呼吸内科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后接受临床干预的患者。②所选患者具有较为清晰意识。③对本次实验所采取的干预药物无过敏反应。④参与实验的患者在临床干预前未进行任何关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干预。⑤患者除肺部疾病外无其他脏器疾病。⑥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此次试验,患者签署相关免责知情同意书。
1.3.1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干预
在治疗期间采取相应临床规定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给予患者相应的去除呼吸道分泌物、抗菌药物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药物等常规临床干预[2]。
1.3.2 实验组患者采取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方式进行干预
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常规临床干预方式的治疗基础上,通过中药穴位的贴敷结合平衡火罐的治疗干预方式进行应用,其中中药穴位贴敷方法采取白芥子、冰片、甘遂等药物将其研磨成粉状后,生姜榨汁进行调和,将其调和成湿润固体并放置在无菌纱布中,每次干预药物剂量保持在5g以内,对患者风门、肺腧、谭中、足三里等部位进行贴敷,并采取医用胶布进行固定,每天进行贴敷一次并保持持续贴敷6-10h,持续治疗10d为一个疗程,患者共持续治疗3个疗程[3]。患者在中药贴敷的同时结合平衡火罐进行相应穴位刺激,保持仰卧位并进行相应调整保持最佳舒适体位后,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程度,治疗人员采取拇指在患者背部进行治疗穴位寻找,按照患者督脉所在位置进行闪罐操作,每个穴位持续闪罐3次以上,直到闪罐部位微微发热后即可进行下一穴位闪罐,待整条督脉穴位闪罐结束后,对闪罐穴位进行走罐,保证直行走罐4次以上,旋转走罐5次以上,直至穴位出现痧样瘀斑即可停止,工作人员在进行火罐操作时,对于火罐力度要根据患者反馈进行适当调整,避免力度过大或过下而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每次平衡火罐治疗中间间隔持续3d以上,避免治疗间隔过小影响治疗效果,患者以治疗4次为一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取正太分布的标准进行计算,实验计量资料数据均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标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实验组患者FEV1(1.6±0.5)、FEV1/FVC(53.3±10.8)、FEV1/PR(56.5±16.5)数据水平与对照组患者FEV1(1.7±0.5)、FEV1/FVC(52.8±11.5)、FEV1/PR(56.8±15.8)数据水平均保持相同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FEV1(2.0±0.4)、FEV1/FVC(66.5±12.5)、FEV1/PR(75.8±16.5)数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FEV1(1.8±0.5)、FEV1/FVC(61.5±11.2)、FEV1/PR(66.8±17.5)数据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中优共20例(50.00)、良18例(45.00)、差2例(5.00)、总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优共15例(37.50)、良18例(45.00)、差7例(17.50)、总效率为(82.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本研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中医穴位贴敷结合平衡火罐的方法进行干预,通过调理患者气血平衡、益气固本、止咳化湿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通过对于相关治疗穴位进行刺激,在结合平衡火罐通畅经脉,帮助患者通过全身运作,调整气血运行,大大帮助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病情反复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中医穴位贴敷结合平衡火罐的方法进行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将传统中医理念结合临床实际治疗,极大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