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援鄂医疗队感染防控管理体会

2020-12-22 04:44石大可张世瑜王晓宁熊少洁
上海护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院感防护用品缓冲区

郭 颖,石大可,张世瑜,王晓宁,熊少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为“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一种强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执行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1]。2020 年1 月31 日,WHO 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冠肺炎属于“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目前认为,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尚不能排除气溶胶和粪-口途径传播的可能[2]。证据显示,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个人防控管理能有效减少与避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3]。据目前临床实践和媒体报道,医院感染成为这次疫情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疫情控制及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到相关任务后积极组织,相继派出6 批共152 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援鄂医疗队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整体部署下,积极探讨新冠肺炎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规律,总结防护经验,加强人力资源与防护装备的合理使用、调配与管理,在确保患者有效救治的同时,通过区域的合理设置、个人防护细节把控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现将相关防护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 构建院感三级管理组织架构

科学、合理的感染防控流程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执行力[4]、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发生的基础。我院援鄂医疗队成立之初就组织成立了院感管理委员会、院感核心小组和院感管理小组。①院感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医疗领队、院感组长(由院感科专职医生担任)、医疗组长、护理组长、物资组长、各治疗小组组长,定期召开例会讨论院感相关问题。②院感核心小组:由院感组长、3 名院感专职护士、感染科医师和护士组成,每周召开2 次例会,讨论医疗队院感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③院感管理小组:由院感组长、3 名院感专职护士和主班护士组成,对各区域消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院感突发事件进行相关处理。瑞金医院第4 批援鄂医疗队成员136 名,其中医师30 名,护士100 名,院感医师1 名,行政人员5 名,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重症病房,病房额定床位50 张,根据床位数将医护人员分成9 组,每组工作时间为4~6 h。医疗队整体入住武汉某指定酒店,该酒店为4 层建筑,所有人员按小组分楼层,单人住宿。援鄂期间医疗队针对驻地环境、人员管理等摸索出一些管理经验。

2 援鄂期间驻地感染控制管理

2.1.1 房间分区设置根据隔离技术规范,结合驻地酒店房间格局,将队员房间内空间设置为清洁区、卫生间及缓冲区(玄关),房门外公共区域为潜在污染区。指导队员根据衣物使用场所将衣物分类放置:医院外出服应加盖放置于周转箱内,存放于指定区域;普通外出服存放于缓冲区,进房间衣物存放于清洁区。队员自行负责清洁区及缓冲区的卫生清洁工作。

2.1.2 公共区域清洁消毒根据新冠肺炎公共场所卫生防护指南[5]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如在酒店大堂、电梯门口及电梯内等公共区域放置手消毒用品及纸巾,电梯按键覆盖一次性保鲜膜并每日更换。设置专人专岗对公共区域进行擦拭消毒及空气喷洒消毒2 次/d,擦拭消毒选用1 000 mg/L 含氯消毒液,空气喷洒消毒选用1 000 mg/L 含氯消毒液或苯扎氯铵溶液。

2.2 驻地人员管理

2.2.1 体温监测在酒店门口架设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对进入酒店的人员进行快速测温筛查。管理人员向队员发放水银体温计,要求每位队员每日早8 点及晚8 点自行各测1 次体温。组长负责收集数据,如有体温超过37℃者立即在线上报,并尽快行CT 检查以了解肺部情况,若无法排除病毒性肺炎,则加做鼻拭子核酸检测;同时要求发热队员在住所自行隔离,隔离期间所有生活物品及饮食由所在小组组长负责送达至房间门口,做好无接触传递。若所有检查正常,则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在房间内休息72 h 后才能参与工作。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逐级上报,根据院区统一安排收治。援鄂期间,1 名医护人员出现发热,立即启动在线逐级上报及CT 检查,后证实为带状疱疹。

2.2.2 个人防护①避免呼吸道传播。在公共区域活动时须带好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保持1 米以上的社交距离,禁止多人在房间内聚集活动。②避免接触传播。所有队员均安排单人住宿,且餐食分类打包、单人用餐,并用75%的酒精或次氯酸钠消毒湿巾对手机、微波炉、电脑、门把手等频繁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其间,反复提醒队员注意个人手卫生,有条件时应采用流动水及洗手液洗手,无条件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每个步骤不少于15 s[6]。③避免消化道传播。驻地房间除必要下水外,其余下水通道均采用透明胶带封闭,督促个人养成良好的卫浴习惯,如厕后须盖上马桶盖板冲水,避免排泄物飞溅。

2.2.3 人员培训①医疗队员防护培训。援鄂期间,院感核心小组成员每天在驻地组织2 场穿脱防护服培训。每位队员每周须至少参加1 次培训及1 次考核,做到培训全覆盖、考核全通过。②后勤保障人员培训。后勤保障人员主要包括武汉当地酒店工作人员10 名及班车司机4 名。院感小组制订培训计划,每周开展1 次防护知识培训,包括指导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如何按要求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如何正确有效手卫生、注意社交礼仪等。每日用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对指定班车的车身、地面及车内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并在班车上备快速手消毒液等。

2.2.4 工作安排为减少疲劳可能增加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风险[7],每日根据患者数、医护人员数量,在保证诊疗工作顺利、安全、有效开展的前提下,合理增加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控制医疗队员进舱工作时间不超过6 h。

2.2.5 心理疏导①运动减压。在开展体育器材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驻地具体的活动及住宿条件,指导队员进行八段锦、瑜伽、踢毽子等室内运动,并通过音乐、书法等缓解心理压力。②心理评估及咨询。配合援鄂前方指挥部联合开展援鄂医疗队工作期间全程心理问卷调查及隔离期间心理问卷的小程序线上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个人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相关测评有利于队员及时了解自身心理状态并进行自我调节。前方指挥部的心理医师也可同步了解量表测评结果,且有心理专家进入驻地对有需要的队员做进一步评估、咨询访谈、放松指导和心理干预。一线队员还可通过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号、咨询热线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获得心理支持,以缓解压力。问卷测试及咨询访谈结果均未提示我院医疗队队员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2.3 驻地-酒店往返的防护流程管理①驻地-医院。每次离开驻地时,队员于酒店指定区域更换医院外出服,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圆帽,乘坐指定班车到达医院。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指南[8],队员需更换病区工作服、戴好新的一次性圆帽及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后方可进入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清洁区。②医院-驻地。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指南[8],从医院离开时,队员需更换医院外出服,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圆帽,乘坐指定班车回到驻地。在驻地酒店门口,使用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苯扎氯铵消毒液喷洒外套、鞋底及个人随身物品,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消毒后更换新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圆帽,于驻地指定区域内更换普通外出服,将医院外出服放置于有盖整理箱内,再次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后进入驻地房间。在房间缓冲区脱下帽子、口罩并置于密闭袋内密闭后丢弃于指定垃圾桶,在流动水下洗手沐浴,特别注意头发及耳后的清洗。清洁衣物可使用60 ℃以上的热水浸泡30 min 后再洗涤。

式中,[0,T]为数据的时间窗,a,b,cn(n=1,2,…N)为需要确定的自由参数。线性项代表基线的恒定以及慢趋势,而正弦级数的起点及终点均为0,反映的是强震期掉基线误差后在最小二乘意义上最佳拟合GPS数据的方式确定自由参数。基线校正所选择的自由参数个数取决于强震位移与GPS数据拟合误差的要求。

3 隔离病区管理

我院第4 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24 h 内,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医院的一个新冠肺炎重症病区,该病区前期已按传染病要求进行改建,改建后划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清洁区又划分为医疗办公区域、休息室、餐饮区、库房及防护服穿戴室,半污染区为通道区域,污染区为进出污染病房的一条“L”型通道和病房。病房内共50 张床位,配置医师30 名、护士100 名,护士采用4~6 h 排班管理,医疗队于接管病区当晚展开收治工作,首夜收治新冠重症患者28 例。

3.1 区域划分及环境管理清洁区房间若有条件通风,首选通风[4]。无通风条件下,公共清洁区域处置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液雾化喷洒消毒,每日2 次。有人房间(如医生办公室、休息室、穿戴室等)24 h 开启空气消毒机(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静电吸附等离子空气消毒机),无人房间(库房、餐饮区等)每日进行2 次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 h;物体表面(包括鼠标、键盘)采用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苯扎氯铵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 次。制订《清洁区清洁、消毒和院感制度》,规范清洁区防护用品使用。相关人员统一着工作服、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圆帽,队员分批次就餐,保持就餐室内不超过3 人同时就餐、每人1 张就餐台、背向而坐,交谈时保持1 m 以上距离,规避暴露风险[4]。

3.2 防护装备的穿脱管理严格按照三级防护的要求及新冠防控要求穿脱防护服。①准备工作。穿戴前应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合格护目镜,如有透气孔,应将气孔旋转闭合并做护目镜除雾处理(用皂液或碘伏涂匀后待干)。穿防护服前应先更换工作服,剪短指甲、不得佩戴任何饰品[4],并做好手卫生;选择大小合适的手套及鞋套,使用前均需检查完好性。②按要求穿戴。隔离服系带应在身体前方或侧面,确保脱卸时系带处于视野所在区域。戴一次性圆帽时须遮住耳朵、完全包裹头发。N95 医用防护口罩及一次性外科口罩均需经气密性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且口罩系带应系在一次性圆帽上,并避免脱卸时手部接触颈部皮肤而增加接触传播的风险。戴护目镜时,其上缘应压住帽子、下缘压住口罩,鼻部应贴合口罩,不可产生空隙。手套及鞋套应完全包裹住隔离服袖口及工作裤下口。如有松脱,内层手套和鞋套可采用胶布固定,外层手套应完全包裹住防护服袖口,不建议在防护服上进行多层胶布固定,以避免脱卸时增加防护服破损的风险。③按顺序脱卸。脱卸时,从上而下解开隔离服系带及防护服胶条和拉链,由内而外翻转包裹脱下隔离服及防护服,如遇系带无法解开时,可由他人协助使用剪刀剪断,不可暴力拉扯,以减少气溶胶飞扬。护目镜、一次性面屏、一次性圆帽脱卸时均从耳后方或头后侧进行,不可接触其正面,且口罩系带不可散落在胸前。脱手套时污染的手套不可接触清洁手套的内面,清洁手套的内面不可接触污染手套的外面。丢弃防护服、浸泡护目镜时均须轻放,所有容器应加盖,医疗废弃垃圾应及时清理,不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脱卸时每一个动作应轻柔、缓慢,以减少气溶胶飞扬。在脱卸过程中如有或疑似污染,应立即停止,进行手卫生后方可继续。

3.3 辅助防控管理措施①在缓冲区设院感专职护士岗位。由于接管病区为改建的传染病病区,因条件限制,只有一条“L”型通道供医护人员进出。医疗队在“L”型通道内根据穿脱防护服要求划分出缓冲区1~4 区,医疗队员在不同区域内逐步脱下防护服后进入清洁区。为确保防护服脱卸过程中医疗队员的安全,院感小组在缓冲区4 区内设24 h 院感专职护士岗位,以协助、督导出污染区的队员脱卸防护服。②控制进入缓冲区的人数。4 个缓冲区内均设2 面全身穿衣镜,纵向间隔距离1 m 以上,一面镜子仅供一人脱防护服,避免多人聚集。因为单通行通道,院感小组要求所有人员行走时应沿右侧进出,并严格执行先敲门,确定门后区域无人情况下再进入的原则,确保所有通道缓冲区为单向开放状态。③出隔离区后严格清洁消毒。医护人员出隔离病区后须采用75%的酒精清洁鼻腔、耳道,且动作应迅速、轻柔,避免损伤局部黏膜,清洁后立即带好口罩,避免呼吸道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蘸取酒精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棉签不可碰触到瓶口边缘,用后及时关闭瓶盖,不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棉签使用应1 人1 次1 包,注意无菌操作。

3.4 隔离病区活动注意事项①穿戴好防护服后,头部不可快速旋转、做大幅度转头等动作;应采用连同转身的动作一起移动,以避免大幅动作增加防护服松脱、暴露风险。②在隔离区工作期间如有不适,应及时向队友说明情况,并停止活动进行休息,视缓解情况决定是否出舱,不可强行支撑;尽可能避免在舱内摘脱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③不可在防护服上大面积涂鸦,以免防护服破损产生微气孔而降低防护效果。④一旦防护服破损,应立即离开污染区,并按要求逐步脱卸防护用品。

3.5 实施智能化院感管理在隔离病房缓冲区内架设全景摄像机,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缓冲区内的环境和人体图像,精确地识别人脸和人体行为姿势,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医护人员在污染区的活动轨迹和脱卸防护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院感预警。院感组长及主班护士在穿戴区内通过全景摄像头同步督查、指导队员进出隔离区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加以关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辅助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全程保障队员安全。

4 完善职业暴露处置预案

4.1 职业暴露应急物品准备在隔离区治疗室设置职业暴露处置箱,箱内物品包括:N95 口罩2 个、外科口罩2 个、一次性圆帽2 个、防护面屏2 个、75%酒精1 瓶、0.5%碘伏1 瓶、3%过氧化氢2 瓶、0.9%生理盐水2 瓶、纱布片5 片、棉棒5 包、酒精棉球2 瓶、隔离衣2 件、50 mL 一次性注射器2 个、5 mL 一次性注射器4 个、清洁剪刀1 把、外科手套8 副(6#、6.5#、7#及7.5#各2 副)。

4.2 各种职业暴露的处置①皮肤污染的处置:如皮肤疑似或发生污染,应立即就地清除污染物,并在缓冲区4 区采用0.5%碘伏或3%过氧化氢擦拭消毒3 min,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后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最后至清洁区进行上报。②眼结膜污染的处置:在缓冲区4 区采用大量生理盐水或0.05%碘伏冲洗消毒眼部,并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后至清洁区上报。③针刺伤的处置:摘除双层手套,对局部进行离心挤压,采用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以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更换新的双层清洁手套后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并至清洁区上报。④呼吸道暴露的处置:在缓冲区4 区摘除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N95 医用防护口罩,使用大量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漱口,用0.5%的碘伏擦拭鼻腔后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并至清洁区上报。⑤恶心呕吐的处置:未呕吐时,应立即离开污染区,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后至清洁区休息;如在污染区内发生呕吐并未摘除口罩,应立即进入缓冲区4 区,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在缓冲区3 区脱卸内层防护用品,做颜面部及口鼻清洁处置后至清洁区上报,并做风险评估;如在污染区内发生呕吐并摘除了口罩,应立即进入缓冲区4 区做颜面部及口鼻清洁处置,并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后至清洁区上报,后续按呼吸道职业暴露流程进行处置。

5 小结

面对突发传染病,科学、合理的院感防控措施是保持正常医疗秩序、最大限度保护医疗人员身心健康的基础。经过科学分区、严格防护、把控细节等一系列措施,我院医疗队员在援鄂期间均未发生感染。工作期满隔离期间,所有队员行血常规检查、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及肺部CT 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猜你喜欢
院感防护用品缓冲区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初涉缓冲区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