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华
陶行知先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谓“行”,就是要进行语文实践。只有自主“行”,亲知亲历学习的过程,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习力。部编版语文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立足“素养点”,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便于其语文能力的建构,实现学习力在课堂上的生长。下面结合《慈母情深》的课堂学习设计,说说我的实践思考。
一、依托文本之“情”,任务驱动,从“教学”走向“自学”
文本之“情”,就是文本本身的特点,包括文体特征、语文要素、语言情感等。要想学生的学习力在课堂上得以生长,首先要摒弃“碎问碎答”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主问题或学习任务推动学生的思维,真正变“教师教”为“学生自主学”。部编版教材的单元导语下面明确了单元语文要素,为课堂学习设计明确了方向。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通过场景和细节体会情感”,这是一个指向学习力的语文要素,也是文本课堂学习设计的立足点。如何用文中的“情”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推动学生的自主思维呢?课堂学习中,我做了如下学习设计,进行任务驱动。
出示课文插图:几名缝纫女工看着一个母亲正掏钱给孩子。再把母亲的手放大了细看,会看见母亲龟裂的手,这是场景中的一个细节。两幅图片的先后出示,帮助学生明晰了场景和细节。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细细品读句子,课文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感受到慈母情深?读到感动的场景或细节画一画,在旁边写下感受。这样,学生能依据任务中呈现的方法、步骤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自学效能。
二、关注表达之“异”,合作探究,从“学过”走向“会学”
表达之“异”,就是文本中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行文方式,是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的生长点,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欣赏的难点。教师要及时点拨方法,引导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设计,从“学过”走向“会学”。
1.品味关键修辞,在涵咏揣摩中体会情感
本课语言表达的最大“异”处就是反复的修辞。反复的修辞能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如描写母亲工作场景的片段:“空间非常低矮……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这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看到的场景,很多学生都关注到了,但他们的理解都只停留在初步领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慈母情深怎么相关联呢?
师:这段描写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七八十。为什么要五次重复使用“七八十”这个词语?
生1:是反复的写法,强调了缝纫机之多,十分拥挤;灯泡多,温度高;人很多,声音嘈杂。
生2:“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是夸张,说明厂房内噪声极大;“身在蒸笼”是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厂房之闷热。
生3:“七八十”反复出现,让我好像看到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机器、那么多的灯泡,听到了那么多的噪声,可能还有堆成小山一样的衣服,读着不觉有点心酸。
师:你们真是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了!“我”买书的一元五角钱,就是母亲在这样的地方挣得的。慈母情深,就在七八十只灯泡散发的热量里,就在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里。
2.聚焦快慢镜头,在比较朗读中加深情感
同样是反复写法的还有三次写到“我的母亲”和四个“立刻”两句。有了前面的“七八十”做铺垫,学生能由三个“我的母亲”感受到慈母情深,就在母亲戴着的褐色口罩里,在那对疲惫的眼睛里;由四个“立刻”感受到慈母情深,就在母亲一刻不停的忙碌里。反复的写法是这两句的相同之处,那这两句话读着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学生的静默,我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究。
(1)常規表达比较朗读。如果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我的母亲”只用一次: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感觉有什么不同?三次写到“我的母亲”,语速不自觉放慢了,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作者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他在一次次仔细地看,确认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他没想到母亲这样瘦弱疲惫!而母亲这样辛苦都是为了他们,所以作者才会鼻子一酸。
(2)语言重组比较朗读。再把这句话重组成小诗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学生的情感就加深了,三个“我的母亲”,朗读时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
(3)快慢镜头比较朗读。如果说三个“我的母亲”是电影中的慢镜头,那么四个“立刻”无疑是电影中的快镜头。四个“立刻”使语句更有气势,更紧凑,感觉母亲一刻不能停,更显母亲的忙碌、劳累。母亲之所以不停,也是希望能多做点衣服,改善孩子的生活!请男女生分别朗读快慢镜头,让学生从不同的文本节奏中加深情感的体验。
3.关注言行细描,在拓展联系中体会情感
场景中对人物的肖像、心理、动作、神态以及环境等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即细节。把握细节的内涵,能很快地走进那一片情感的世界。如这两句: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从“掏”“皱皱的毛票”“龟裂”,学生能感受到母亲工作很辛苦。但因为年代的差距、生活的悬殊,对“皱皱的毛票”“龟裂”很多学生是模糊的,对母亲塞给我钱买书更未察深情。不妨适当拓展、链接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把握内涵。
(1)联系生活。什么是龟裂?图示:这是龟裂的土地。当图片中像龟裂的土地一样的手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是震撼的。母亲就是用这样的手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母亲挣钱特别不容易,却还掏钱给“我”,这是怎样的慈母深情啊!
(2)链接资料。什么是毛票?通过查词典得知,毛票是对面值一元以下的纸币的俗称。1角钱也称1毛钱,因此角币就有了毛票的称呼。母亲掏了半天只掏出毛票,有的学生预习充分,随即补充了资料:20世纪60年代国家资源贫乏,普通劳动者辛辛苦苦从早干到晚,一天的工资只有四五角。这一元五角,在当时能买10多斤大米或者5斤最大的带鱼,够一个家庭两天的伙食开销了。此时,学生已然明白,那些皱皱的毛票有着怎样的价值,而母亲毫不犹豫地“一塞”,是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和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作者才会鼻子一酸。
三、落实语用之“练”,共情迁移,从“学会”走向“会写”
语文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练笔是落实语用的有效方式,是从“学会”到“会写”的又一个提升,也是落实另一单元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着力点。
课后习题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文本阅读中,学生进入文本场景与细节的品读,进入了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到慈母情深。在跟随作者心中发酸的同时,很多学生不自觉地进行了共情迁移,想到父母、亲人给予自己的舐犊之爱。此时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进行练笔,水到渠成。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让我们立足于语文素养的“点”,精心学习设计,以生为本进行语文实践,见证学生学习力的课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