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琼
一、 课前手机课堂推送阅读材料
(一) 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
材料1: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和事变,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忘掉这种联系)向前发展。[1]604
材料2: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2]669
材料3: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604
材料4: 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完全不依个人的意志转移的。这些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相反,它们本身就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3]
材料5: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出了其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4]
(二) 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
材料1: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254
材料2: 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到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5]
(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材料1: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
材料2: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7]
二、 课程主要内容教学进程
(一) 社会发展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原因
1. 问题导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推进
对第三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探究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形态更替背后的原因。
诚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与发展的进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面对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同学们都有哪些感受呢?首先,请允许我通过几幅图来和大家分享我眼中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
第一幅图拍摄于1988年,这是当时买电视机的情形。那时候,我住的胡同里只有一台电视机,每天晚上拿着小板凳去排队看电视是我和那时的小伙伴们最期待的事。第二幅图拍摄于1998年,我所在的初中首次开设了计算机课,虽然每周只有一次课,但是同学们都对这个神奇的机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第三幅图拍摄于2008年,我父亲用攒了半辈子的钱,为家里购置了第一台小汽车,小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就更快了。第四幅图拍摄于2018年,我告别了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坐着高铁6个小时就回到了我的老家东北,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哈—佳高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高寒地区快速铁路。
2. 课堂互动。首先,在手机课堂里发布问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你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哪些感受?”其次,请同学们进入手机课堂回答问题,并提示他们回答完毕后点击提交按钮,上传答案。再次,将同学们提交的感受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云端,并放到课堂投影幕布上展示。最后,软件对这些感受进行数据分析并按照出现频率依次排列,针对其中的高频词汇,请同学进行详细讲解。
3. 推进问题。面对这些真切的感受,大家不禁会问,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回顾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来得到解答。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我们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在分析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时,要把握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而这种客观必然性无疑就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被称为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能够相适应时,就会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同学们感受到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其实,我们不但可以切身感受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还可以从方方面面体会到科技发展带给我的便利。
如果结合数据分析去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背后的经济力量。第一幅图是中国GDP占比世界的份额,并且它还可以帮助大家看到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走势。第二幅图是中美GDP经济走势分析图,据专家预测,以2020年为节点,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体现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大国崛起的必经过程。
4. 讲解课内知识点。事实上,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并不是外在于我们人类的,它恰恰体现出了人类活动的规律性。当我们人类来到大地上,为了生存首先就需要学会对抗自然,然而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独立对抗自然的,于是人类形成群体,以群体的力量去对抗,慢慢地,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人以社会关系为中介去对抗自然而表现出的生产能力、社会关系的状况制约与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人的活动往往处于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双重作用之中。
5. 推进问题。由此,在我们运用唯物史观观点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时,应当注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出发,探索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然而,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仅有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客观必然性的这一条线索是否就足够了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维度,即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事实上,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空了可能性空间。
在可能性空间中,人们会作出自己的历史选择。那我们不禁就会问,人们是谁?事实上,人们的历史选择就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人民群众不仅在量上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在质上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进而我们不禁要继续追问:人民群众是如何做出历史选择的?自然是基于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的期待,基于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条件和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信仰和价值观念。这些选择因素恰恰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在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选择和需求提供可满足的可能性空间的同时,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诉求不断提升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的活动的规律性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以中国为例,70年前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新中国;40年前中国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发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内在活力,正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人民今天生活之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第一个结论:社会形态更替根源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二)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 以问题继续推进。社会形态的发展体现出客观必然性的趋势,而二者的矛盾运动则使得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恰恰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之间,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性。统一性表现为五个社会形态的历史过渡趋势的统一性,与之相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形式和结果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为:有些国家在发展中基本集中经历了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有些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发展;有些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呈现出多种社会形态特征的交叉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直接跃进为先进社会形态;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甚至出现社会形态的倒退。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苏联发展的曲折经历,苏联的发展经历是否说明历史的发展并无规律呢?并非如此,正如列宁同志结合俄国革命实际所指出的那样:“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8]这说明每个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既不违背客观规律的作用,更是基于人们历史选择后的结果。
2. 课堂互动。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机分享和思考一个问题:“代表社会形态更替与发展多样性的典型国家及其所经历的具体时期或者阶段都有哪些?”其次,请同学们用手机回答问题,并提示他们回答完毕后点击提交按钮,上传自己的答案。再次,将大家提交的答案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云端,然后将它们展示在课堂投影幕布上。最后,让这些答案经过软件数据分析后,按照出现的频率依次排列,然后针对高频的类似答案,请同學们进行详细讲解。随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例,引出下一个重要讲授主题: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第二个结论:在社会发展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现在,我们便拥有了规定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客观必然性,另一个是主体的能动选择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充分认识客观必然性,围绕客观必然性,重点强调两个理解要点:其一是规律客观性,它意味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始终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始终具有最终的决定性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适合情况就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其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是存在于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强调历史主题的能动选择性。围绕历史主体的能动选择性,重点强调两个理解要点:其一是选择可能性空间范围内的选择;其二是选择是否能够转变为现实,主要基于主体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知以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选择性。只有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才能实现着对规律性的充分认知和运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应坚持学习理论,另一方面要秉持干事的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9]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第三个结论: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必须充分理解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体的能动选择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 中国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历史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1. 以问题推进思考。1840年后,我们曾经以各种方案来求索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维新派和革命派、民主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不同人群在历史面前的不同选择,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与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在中国社會中的特殊表现,最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步进步。周围方方面面的切身感受提示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然进入了崭新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新时代,面对我们可以充分感知到却还未能充分了解它的现实困境,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下及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这一时代叩问,党的十九大所总结出的理论成果为我们认知和把握这个新时代提供了及时而又科学指南,为中国社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所面对的新时代是个复杂的有机体,那该如何把握这样的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了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0]
具体来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新时代之时,一方面是基于客观必然性做出重大的历史判断;另一方面是尊重了人民的历史选择,赋予了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以理想和信念。可以说,党的十九大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的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不仅赋予了社会主义运动以最坚实的理论支撑,还赋予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以规律性的道路指引。
如果没有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就无法形成真实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也就无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也就会失去凝聚共识和走向未来的理想支撑。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恰恰是奠基于我们所坚守的马克思主义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实践力量和生命活力在当代世界的最有说服力的生动体现。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这是正在走向“强起来”伟大跨越途中的中国所塑造的新的时代精神、所引领的新的文明理念,这既传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更代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主题化”的理论自觉和最新成就。最为重要的是,新思想让我们明确了自身所处的时代特性。
2. 通过课堂互动推进同学们对新时代的思考。正如唯物史观在关注社会发展客观必然性的同时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性一样,我们应在人活动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辩证运动之间把握社会的存在。党的十九大所描绘的新时代蓝图,始终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将人民的需求作为全党工作的方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梦想串联到一起就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去背诵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大家的梦想无疑正在构筑起这个时代。那么,面对新时代,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你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求是怎样?我们这次将通过梦想传递的方式进行互动。我会通过电脑随机点一位同学的名字,请她(她)来分享自己心里的梦想,这位同学讲述完毕可以由他(她)再随机选取另一位同学,进而大家一起倾听另一位同学的梦想。
通过互动,我听到了很多同学的梦想,大家的梦想里有对自身发展的期待、有对家乡发展的期待、有对社会发展的期待,更有对祖国繁荣的期待。我们对这些进行总结就会发现,新时代就是一个可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一个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一个中国逐步走向强国的时代,一个中国慢慢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时代。但是我们要明白,仅仅在思想上能够认知这样的时代,而在情感上对这个时代没有充盈内涵去填充是不够的,因而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为我们规划了实践蓝图。
3. 以问题推进思考。同学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个明确”作为基本内涵,为我们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十四个坚持”作为基本方略,为我们指明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重要战略安排;他还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对今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各领域的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
而在党的十九大所描绘的这幅实践蓝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民至上的原则贯穿始终。也许大家会不禁追问:人民的需求是什么?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开端,人民的需求呈现为五个方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为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的格局。
在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是生理的、心理的、伦理的存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括富裕的物质生活这种生理需要方面的满足,又包括充实的精神生活这种心理需要方面的满足,还包括和谐的社会生活这种伦理需要方面的满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因而,这些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怎样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怎样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怎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民谋福祉?这些都是正在强起来的中国面临的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如今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最符合当下中国实际的、最鲜活的原版。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第四个结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承,更是对新文明样态的塑造,代表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境界。
(五) 美好生活——后小康时代的生活图景
由于美好生活已然成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刚性需求”,党的十九大正式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提出具有不同内蕴的生活理想图景。“美好生活”便是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人民勾画的后小康时代的理想生活图景。我知道,同学们可能不禁想问,美好生活有多美呢?
美好生活是什么?这首先是一个哲学命题,不同的哲学家会给出不同的解答,儒家的“大同世界”,孔子的“安贫乐道”“克己复礼”“推己及人”,道家的“小国寡民”,以及佛家的“涅槃佛境”,这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美好生活的表征。在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至善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沉思生活”、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等都体现了哲学家们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索。其实,美好生活可以是简单的,比如对于一位农民来说,粮食获得大丰收,生活就很美好;同样,美好生活也可以很复杂,比如拥有优良的政体、健全的法制、和谐的社会、富足的生活等。衡量不同维度下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同的标准,但其内核中是存在着共性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最先触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苦大众疲于奔命的生存状态。在马克思看来,没有摆脱物的必然性束缚的生活只能叫作“生存”。造成这种“人活得不像人”的根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他提出必须消灭私有制,摆脱物对人的奴役,最终实现作为人之为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并且,那将是超越物的必然性束缚的“真正的自由王国”,那将是美好生活。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带领人民走在这条通向美好生活的路上,我们相信,随着新时代特别是随着后小康时代的来临,我们会第一次贴近它。美好生活是有多种内涵的。
首先,美好生活是自主性的。它会给予人们更多自主支配的自由时间、更大自我彰显的人生舞台。而要想实现这种自主的美好生活,就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是更加充分的发展。
其次,美好生活是全面性的。用马克思的话就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借用空想社会主义所描述的那样:“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165
再次,美好生活是超越性的。尽管发展从属于美好生活,发展促进美好生活,但发展绝不是美好生活的唯一归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充盈也许才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最后,美好生活是实践性的。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2],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美好生活不会是一劳永逸的。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美好生活正从梦想变为现实,我们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更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内化的人民所期待的幸福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与不变的初心。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所以,让我们秉持最美好的信念,一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奋力奔跑,共同实现美好生活。
三、 分组展示并讨论课前推送材料
同学们,课前我们推送了与这次课程内容相关的三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文作为阅读材料,下面请同学们通过手机课堂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是结合本节课学习情况以及对材料的理解,积极探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会在十分钟后请每组组长进行总结汇报,出于时间考虑,每组汇报时间请不要超过3分钟。
四、 总结课程重点内容与学习目的提升
这次课程的主题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与人民的历史选择性。通过学习,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明确了社会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人民历史选择性的统一。这其中,首先,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其次,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最后,社会发展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此外,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辩证运动的结果,它呈现出一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矛盾运动。而在其中,作为多样性的典范,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新时代催生新思想的論断,一方面,新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塑造和引领这个时代,为我们绘制出了新时代的实践蓝图;另一方面,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有关社会发展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与理解这个新时代并把握它所产生的新思想,它指导我们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本领,更好地匹配和引领这个时代。
下一节课,我们将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问题相结合,具体来探讨我们如何在新时代中有新作为,真正地成长为时代新人。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活动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始终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内在规律的发展与人民的历史选择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既是历史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更是我们每个人选择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自身对于新时代的认知和期待更应落到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去,我们应在各自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本领,以更好地去匹配和引领这个新时代。总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问题相结合,不断学习新思想、积极认知新时代。我们应当在对社会发展的深切体会中感受新时代,应当在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中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青年人寄予厚望,而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思考怎么样努力去匹配和引领这个新时代,怎样去争做时代新人。
《人民日报》于2018年1月15日刊發“宣言”署名文章《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文章表示,在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上,没有什么能比“机遇”这两个字更能揭示当下中国的发展前景,没有什么能比“历史性”这个词更能描绘这个机遇的时代价值。文章指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青年这一代人的手上,因而今天的历史机遇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今日之中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最后,我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请大家课下认真思考:在新时代的蓝图中我们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下次课我们将结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推进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考察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7-378.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1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7]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9.
[8]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7-358.
[9] 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8-05-01(1).
[1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1).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12] 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2014—201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
(编辑:王贵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