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鲁帕尔·迪力夏提 郭静利
摘要 通過论文产出分析科研表现动态,考察中国与国际科研强国的差距,有助于发挥科研能动性。基于Incites数据库2000—2019年数据,对比分析20年中美农学SCI论文表现,为中国农学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提供数据支持。聚焦中国农学科研论文产量与质量,结合绝对量化、相对量化、归一化3类科研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及主要科研产出国的农学科研产出表现。当前中国SCI论文在国际上占据数量优势,但从论文质量来看,相较美国并不存在明显的“高量低质”性,且SCI论文质量正在稳步提升,具备向好趋势;高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欠缺,在农学领域缺乏核心话语权。具体来看在论文总产上不及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与中国在其他领域论文产出相比无明显优势;在论文年产趋势上保持世界最高年增长率,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且于2019年成为世界农学论文年产第一国;论文总被引频次位居世界第四,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排名世界第六,低于全球平均影响力论文占比77%,在高于全球平均影响力论文中,80%以上的论文处于较低水平,高水平论文数量不及美国1/4。建议今后从科研评价导向、提升成果转化、加强国内期刊建设3方面着力提升农学SCI论文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SCI论文;Incites 数据库;学科活跃性指数;影响力全貌;科研评价
中图分类号 S-0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2-022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2.06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no-US Agronomy Scientific Publication
Nilufar Dlxat,GUO Jing-l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9)
Abstract It is helpful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y analyzing the dynamic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output of papers and investigating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powerful countri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Based on the data of incites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19,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SCI pap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20 years,so as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Focusing on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papers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in China and major research producing countries by combining three ki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indexes:absolute quantification,relative quantification and normalization.At present,China's SCI papers occupy a quantitative advantage in the world,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per quality,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high quantity and low quality”is not obvious,and the quality of SCI papers is steadily improving,with a good trend; high impact,highly cited papers are lack,and lack of core voice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To be specific,it ranks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world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otal output of papers,and has no obvious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China in other fields.It maintains the highest annual growth rate in the world on the trend of paper production,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rapid growth,and will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country in agricultural paper production in 2019.The total citation frequency of the papers ranked fourth in the world,and the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fluence of the discipline ranked sixth in the world,accounting for 77% of the papers below the global average influence.Among the papers above the global average influence,more than 80% of the papers were at a low level,and the number of high-level papers was less than 1/4 of the United Stat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 papers should be promoted from three aspects: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orientation,improvement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domestic periodic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CI papers;Incites database;Subject activity index;The whole picture of influence;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作者简介 尼鲁帕尔·迪力夏提(1995—),女,维吾尔族,新疆伊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通信作者,研究员,博士,从事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20
2009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全球科研报告:中国》提到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近年来发生了爆炸式增长,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科研产出翻倍,科研活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并预测有望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出现快速增长[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科学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表示在1995—2009年,亚洲在全球的科研论文占比由14%上升至2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16%的论文年均增长率[2]。截至2019年,中国有约200万科研人员,R&D投资额占GDP的2.12%,SCI论文平均被引数持续增长,且已达G20国家平均水平,其中有10%的论文被纳入全球高影响力论文前10%中[3],中国强大的科研后发势头引起科研评价领域的普遍关注。2020年2月23日,科技部正式
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要求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中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唯论文”科研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在论文“质量上”而非“数量上”下功夫。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发布的《全球农业论文科技与专利竞争力分析》报告表示,中国农业总体科技论文竞争力位居世界第二,论文质量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019年,中国农学论文年产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农学论文年产世界首位。但在这样的成绩背后,中国农学论文是否也面临着“高产量低质量”的窘境[4],与世界科研强国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今后又该遵循怎样的发展道路,针对这些问题,以2000—2019年为时间跨度,从科研产量及质量两个方面,结合相对论文產出、学科规范化影响力、论文影响力全貌等评价指标,对中国在农业领域科研论文产出表现进行动态分析,考察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差距,为发挥中国农学领域科研能动性和科技创新优势提供支持。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Incites数据库。Incites 数据库是汤森路透公司基于世界公认的 Web of Science(WOS)权威数据库建立开发的科研评价与分析平台,集合了30多年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七大索引数据库的数据,是为研究学者、科学家和信息专家提供多元化指标和丰富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和决策服务工具。Incites数据库根据不同信息获取需求,提供了包括ESI分类、WOS分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位授予》目录、ANVUR分类、GIPP分类、澳大利亚ERA分类、巴西FAPESP分类、英国RAE和REP分类在内的9种学科分类方式,其中ESI分类包含七大研究领域及下设的22个学科分类,分别是工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生物与生化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一般社会科学、经济与商学)、理学(化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空间科学)、农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医学(临床医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学与毒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ESI分类和WOS分类是当前科研评价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分类方式,前者更适用于大样本数据分析及国际对比应用,基于此,该研究采取ESI分类。数据库数据更新时间为2020年1月3日,选定数据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论文类型为文章和综述两种,数据库仅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加强数据对比针对性,选取美国作为主要案例国家进行对比分析。
2 论文数量分析
2.1 总量分析 论文数量是衡量一国科研生产力最基础且最直观的指标之一,选取同一学科、同一时间段进行对比将使这一指标更具科学性。表1为2000—2019年农学领域论文发表总量排名前十国家基础数据,2000—2019年,WOS收录全球214个国家农学科研论文共计1 872 237篇,论文产量排名前十名国家贡献了其中77.6%的论文。从论文总量来看中国仅次于美国,以186 251篇农学科研论文产出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437 222篇占全球农学论文总产出量23.4%、占农学论文产出量前十国家论文总产30.1%的绝对优势相比,中国与其还存在较大差距。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巴西、英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
2.2 趋势分析
如图1、2所示,从论文产出趋势来看,中国虽起步较晚,但表现出了强劲的后发势头,在农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从2000年的1 021篇激增至2019年的25 389篇,增长约25倍(巴西5.5倍,英国1.2倍,德国1.6倍),年均增幅116.2%(巴西22.4%,英国0.7%,德国3.0%),呈现指数型增长;美国则从17 435篇增加到24 127篇,增长约1.4倍,年均增幅6.8%,在“量”的增长上已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2019年中国农学论文产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论文年产出量也成为世界首位,继工学(2012年)、理学(2013年)后中国占据了七大科研领域中4个领域的论文年产出量榜首,中国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科研格局。
2.3 相对产出指标分析
根据属性与分析用途,科研评估指标可分为3类,分别是绝对量化指标、相对量化指标和归一化指标[5]。其中绝对量化指标主要从产出数量衡量科研水平,如发文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出版专著数量等,相对量化指标通过综合平均测算衡量科研质量,如高被引论文占比、h指数等,归一化指标在相对量化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对不同学科、不同时间范围文献的科研质量比较,如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JNCI)等,综合以上3类科研评价指标将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与科学性。
学科活跃性指数(Relative Specialization Index,简称RSI)即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相对量化指标,由Balassa[6]提出,此后又有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Frame[7]提出的AI算法、Schubert等[8]提出的RCR指数、Bruin等[9]提出的CPP/FCSm指数、Waltman等[10]提出的MNCS指数、Bornmann(2011)[11]提出的E(x)指数等,各种指数都具备各自的适用条件及优劣势,考虑到RSI指数可实现同一时间、同一学科、不同国家间学科比较优势的比较,且计算方法相对简洁[12],该研究采用RSI指数对中美七大科研领域2000—2019年论文相对论文产出优势进行对比。其算法如下:
RSI=(pij/pi)/(wpj/wp)(1)
式中,pij表示i国家在j学科领域发文量,pi表示i国家在所有学科领域发文量,wpj表示全球j学科领域发文量, wp表示全球所有学科领域发文量。当学科活跃性指数>1时,说明i国家在j学科领域的发文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当学科活跃性指数<1,则说明其发文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2000—2019年,美国在除工学外其他6个领域的论文总量均高于中国,位居世界首位。图3是以中美2000—2019年20年各科研领域论文总量为基础数据得出的RSI指数对比图。整体来看,中国各领域学科活跃性指数分布不均,在工学和理学两个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其中工学与排名最后的社会科学RSI指数差高达1.9,甚至高于中国各科研领域RSI均值;美国各领域学科活跃性指数分布较为平均,有4个领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未出现“超高”或“超低”值。在农学领域,中美RSI指数几乎相等(中国0.86,美国0.87),且未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农学不是中美两国的科研论文产出的“主力军”。
3 论文质量分析
3.1 被引频次分析 表2为2000—2019年农学科研领域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十国家基本数据。对比论文产出量前十国家基本数据表,可以发现多数国家的排名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中国和日本分别下降了2位和3位,巴西从发文量第三的位置被移出榜单,法国则从末尾前进4位成为第6位。
3.2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析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指标(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简称CNCI)是衡量论文质量的归一化指标,由汤森路透公司Incite数据库提出,与此类似的还有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的SciVal数
据分析平台使用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简称FWCI),二者计算方式相似,该研究使用CNCI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一篇文献从属于单一学科领域时,
CNCI=cefid(2)
当一篇文献从属多个学科领域时,
CNCI=cef(n)tdn=cef(1)td+
cef(2)td…+cef(n)tdn(3)
当计算一组文献的CNCI值时,
CNCIi=CNCIeach-paperpi(4)
式中,c表示实际被引频次,e表示期望引用率,f表示所属学科领域,t表示出版年份,d表示文献类型,n表示被归类的学科领域,i表示被评估对象(机构、国家、个人等),p表示文献数量。当CNCI值>1时,说明论文影响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当CNCI值=1 的时候,说明论文影响力等于全球平均水平;当CNCI值<1的时候,说明论文影响力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Incites数据库,中国2000—2019年农学科研领域论文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指标大于美国,分别为1.26(中国)和1.24(美国),单看CNCI值,中国农学论文影响力高于美国的结论缺乏一定的说服力。为得出更具客观性中美农学论文影响力评价,进行了论文影响力全貌(Impact Profile)分析[13],用以展示中美农学论文被引情况的真实分布(图4)。
20年间,美国共发表论文435 121篇,中国发表论文183 817篇,其中美国发表低于全球平均影响力水平论文386 781篇,占比89%,中国发表低于全球平均影响力水平论文141 546篇,占比77%,从这个数据来看,美国低水平论文占比明显高于中国。
再提取中美两国影响力大于全球平均值(CNCI值>1)的论文进一步分析,该区间中国论文数为42 271篇,占中国论文总量的23%;美国论文数48 339篇,占比11%。将两组数据分置于[1,1.25)、[1.25,1.5)、[1.5,1.75)、[1.75,2)、[2,2.5)、[2.5,3)、[3,4)、[4,5)、[5,8)、[8,12)、[12,20)、[20,∞)12个影响力区间,其中定义CNCI值处于[1,2)区间的论文为三等水平论文,CNCI值处于[2,5)区间的论文为二等水平论文,将CNCI值处于[5,∞)区间的论文为三等水平论文,可得到图5。
如图5所示,中国论文影响力分布较平均,80%以上论文集中在二、三等水平区间,一等论文占比11.30%(4 718篇),其中CNCI值>12的论文502篇;美国80%以上论文集中在一、二等水平区间,一等水平论文占比23.5%(11 327篇),其中CNCI值>12的论文1 812篇,为中国同水平论文的3.6倍。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美国低水平论文数量庞大,但相当一部分高水平论文提升了整体的论文影响力,而中国的低水平论文数量虽低于美国,但高水平论文却也远少于美国,尤其是CNCI值>12的高水平论文数量约占美国的1/4,大多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論文的CNCI值处于[1,2)。
4 讨论及建议
4.1 中国农学科研论文现状
从论文产出情况来看,中国农学论文20年总产出量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首位的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中国科研发展起步较晚,中国2016年论文年产出量相当于美国2000年水平,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凭借着强大的后发势头在2019年实现了量的超越,成为农学论文世界第一年产出国,但根据相对论文产出指标分析,农学相较中国在其他领域的论文产出仍旧不占优势,尤其是与在国际上占有强大科研产出优势的工学相比,农学论文产出量不足工学的1/4,中国各领域论文产出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
从论文质量来看,中国在全球农学科研领域论文被引排名前十国家中排名第四,较产出量排名位次下降2位,学科规范化影响力指数排名第六,优势不再明显。通过与美国影响力全貌分析对比发现,中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论文数量要低于美国,且在全球农学论文被引排名前十国家中排到第4位,从这一数值来看中国农学论文并不存在严重的“高质量低水平”情况,但仍需注意的是,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论文中,中国农学领域的高水平论文数量较少,与美国相比劣势明显,有近半数的论文只是以微弱的优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一情况导致中国在农学领域很难掌握核心话语权。
4.2 提升中国农学论文质量的建议
4.2.1 规范完善科研评价体制机制。科研活动是复杂的,一项研究有可能是基础性、分析性、应用性、协作性、社会性抑或行业性的[14],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科研活动。然而,为了解本机构或国家科研表现与进程、合理分配有限的科研资源、及时调整科研管理政策,科研评价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因此,针对中国农学科研论文现状及科研评价体制机制,各科研评价主体应规范、完善科研考核机制,发挥科研评价的正向导向作用,坚决杜绝科研评价中“唯论文”的科研导向,积极引入同行评议、分类考核等评价方法,重点倾斜具有创新性、重大社会贡献的科研成果。
4.2.2 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力。科研成果转化是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及欧美国家一半,仅为30%~40%。科研机构及高校作为供给方,科研成果要切实贴合社会需求、支撑产业发展、具备转换价值及可行性,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政府也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市场化服务的完善,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增强科研成果流动性。
4.2.3 加强国内科技期刊吸引力。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载体,相较国内,国外期刊具备更成熟的传播平台、强大的集团运营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再加上一直以来有失偏颇的科研评价导向,国内期刊往往错失吸纳优秀中国科研论文的机会。政府应当引导科研评价主体将发表优秀中文论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当然也不可盲目“一刀切”,对于重大基础性科研成果,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鼓励发表在国内的英文期刊上;国内科技期刊可分学科、领域联合发展,适当引入商业运营力量,如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工学领域表现出优异的论文影响力,如若能够形成中国工学科技期刊“大群”,提升办刊水平,将已有的优秀论文“引”回来,对提升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中国科技期刊文化自信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3 不足之处
(1)SCI论文英文期刊占比高,论文被引频次具有偏向性。SCI论文中文期刊占比少,影响中文论文引用率[15],且该研究未将国内大量优秀农学论文加入统计范畴,如农业经管、社科类文章。
(2)部分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专利无法用SCI论文衡量。农业是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是衡量农业科研质量的又一重要标准,单纯以论文加以评价未能实现评价结果的全面性。
(3)学科分类范畴较大,研究结果缺乏针对性。该研究采取ESI分类学科领域大类,未能精确到具体学科。
参考文献
[1] ADAMS J.Global research report:China[R].London: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2019.
[2] BORNMANN L,LEYDESDORFF L.Macro-indicators of citation impacts of six prolific countries:InCites data an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rends[J].PLoS One,2013,8(2):1-5.
[3] ADAMS J,ROGERS G,SZOMSZOR M.The annual G20 scorecard-research perfoemance 2019[R].London: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2019.
[4] 翟琰琦,郭红梅,岳婷,等.中国SCI论文统计报告2018[J].科学观察,2019,14(2):1-33.
[5] 张春红,郑英姿.科研评价服务中归一化指标的应用情境与实效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9):64-68.
[6] BALASSA B.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The manchester school,1965,33(2):99-123.
[7] FRAME J D.Mainstream research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J].Interciencia,1977,2:143-148.
[8] SCHUBERT A,BEAUN T.Relative indicators and relational charts for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publication output and citation impact[J].Scientometrics,1986,9(5/6):281-291.
[9] DE BRUIN R E,KINT A,LUWEL M,et al.A study of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planning:The University of Ghent[J].Research evaluation,1993,3(1):25-41.
[10] WALTMAN L,VAN ECK N J,VAN LEEUWEN T N,et al.Towards a new crown indicator:An empirical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0,87(3):467-481.
[11] BORNMANN L,MUTZ R.Further steps towards an ideal method of measuring citation performance:The avoidance of citation (ratio) averages in field- normalization[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1,5(1):228-230.
[12] 易勇.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科研论文产出的计量比较分析:基于学科专业化和标准引文影响二维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55-160.
[13] ADAMS J,GURNEY K,MARSHALL S.Profiling citation impact:A new methodology[J].Scientometrics,2007,72(2):325-344.
[14] ADAMS J,MCVEIGH M,PENDLEBURY D,et al.Profiles,not metrics[R].London,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2019.
[15] 李志民.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N].中國青年报,2019-12-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