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标志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开始迈进。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匹配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论文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从高职院校、毕业生个人和企业这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 proposed by the China's governmen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to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ow to train and match high-tech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for talents'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tes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就业质量
【Keywords】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men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153-03
1 引言
根据《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我国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幅达到76.2%,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接近60%,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尽管如此,我们同时也看到,隨着目前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国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瓶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上会愈发激烈。我们也不难看到,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来看,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相比本科生而言就业质量不高,并且入职后的稳定性也相对偏低。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是学生及其家庭要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所在学校发展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构建更为有效的就业模式,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日益成为作为主要承担培养高技能实践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2 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渐加快。该行动纲领是在“工业4.0”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化,从而达到高度的灵活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传统的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将发生改变,制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业的单个行为,而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充分利用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人将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因此,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也有了全新的要求。
①对员工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后,新的工厂将以智能化的形式出现,并且智能生产系统将完成以往大部分简单的操作工作,一线的员工也不再仅是操作员,更多的精力则是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和智能生产系统的有效管理者,需要很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生产系统智能化的时代,生产流程的动态性、小批量、个性化将成为主要形式,产品的最终形态将与生产者密切相关,而不是像传统工业生产中那样只与设计者有关。因此,基层操作者已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产品生产中的某个环节而操作,而是每位一线操作者都将成为产品形态的设计人员,甚至是创造者。这就要求每位一线操作者对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有很成熟的认知。
③《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十大重点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更应具备对智能网络高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高技能人才既要有专业技能的深度,同时,也需具备在智能时代利用智能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视野宽度。
通过以上要求不难看出,人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以往的服务者、操作者的角色转变为设计者、协调者、评估者甚至决策者,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起智能设备的设计、安装、改装、保养等工作,还需要对相关信息物理系统、新型网络组件进行维护。
3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要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尤其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下足功夫。本研究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大背景下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一话题,因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以支撑和提升目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并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的整个过程中。
①高职院校层面,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基础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而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优劣程度的判断,也是以能否提升和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来衡量的。目前,多数工科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均涵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信工程、经济管理等大类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支持。但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日渐迫切,人才培养的质量仍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进一步明确各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在专业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培养方面,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与时俱进,及时了解企业新需求、新变化,尽量做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制造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学生在实践锻炼和理论学习上能学以致用,增加就业筹码。同时,在师资培养方面,应多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一线企业,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行情,推进与行业的互动和深层次交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强企业引入,全过程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和指导,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升。
②毕业生自身层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高职院校毕业生必须破除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一思想,树立大众化学生观念,并对自身现状做全方位分析,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谋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发生变化,以往能适应企业的技能在新的环境下很有可能已经落伍甚至被淘汰。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对应市场现实需求进行调整。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已经就业的学生或工作几年的校友与在校学生通过职场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将最为前沿的就业信息、就业理念传递给即将就业的学生,这有助于在校生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也应该主动加强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学习,在校期间多养成自我学习、多读书、广泛学习的好习惯。尤其是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一致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更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多学习、多掌握,紧贴企业实际需求,让自己在校期间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识,这对于毕业求职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专业技能学习上,积极努力获得相关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和参加技能培训活动,增强专业能力,并与企业联系参加实践,加强就职前的专业技能。
③企业层面,转变用人观念,加强企校对接。一方面,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即学历层次代表一个人的实际就业水平,学历越高,给出的岗位重要性和薪酬水平相应也就越高。因而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也多数是一些一线操作或者基层的岗位,并且未来的晋升空间相对较小。这实际上是由于很多企业陷入了“学历误区”,潜意识里认为高学历的人才会创造出高价值,低学历的人员也只能提供低级的岗位和待遇。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但我们不难看到,社会大量的财富是由许多学历不高的大多数人员创造的,并且这些人员占据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为企业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改变用人观念,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抑或“价值创造本位”转变。基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现状和目标,科学定位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力资源需求,科学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积极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人力资源,使得企业在招聘市场上的核心競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行业口碑更高。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就业部门提前进行有效对接,高校对于企业未来需要的专业人才的相关信息及时汇总、归纳和分析。高职院校利用这些信息及时对专业进行调整和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并且,用人单位也可以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工作,参与学校从入校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培养,使得双方合作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则能积累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上的实际经验,同时,也提升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 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个人、学校和企业三方的不懈努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我国人才市场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其就业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人力资源市场的稳定,而且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论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分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以及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如何提升就业质量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希望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相关部门以及企业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保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以Y高职院校为例[D].青岛:青岛大学,2018.
【2】薛寒.“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3】薛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融合互动的逻辑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8,599(01):57-59.
【4】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职教论坛,2011(22):18-21.
【5】阮雪刚,陈江.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路径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5(12):98-101.
【6】王向东.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四届高职毕业生的网络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5):52-58
【基金项目】2018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途径载体研究——基于常信院毕业生问卷的实证分析,项目号:GH201810。
【作者简介】杜俊枢(1985-),男,湖南益阳人,从事高校学生管理、人力资源与创新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