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探析

2020-12-21 03:40陈海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陈海强

【摘要】小学时期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脆弱性以及自身学习特点等因素,决定了这一阶段对其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素质培养与巩固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必须要紧抓学生品德教育,通过汲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来对学生的品行进行规范和教导,以此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有道德、有德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爱国人才。本文分析了学生德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使得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有迹可循,并且切实落实到个人来督促班级传统文化对德育的渗透工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德育管理;渗透

小学时期是培养小学生各项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德行操守的教育尤为重要,也是这一阶段教育学生的重心与核心。一个人日后的德行操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阶段性格的塑造与培养,这一阶段会形成影响人们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这一阶段,小学生接受的教育管理,周围教育环境的优劣都对他们的身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已经接受了时代与人民检验的高水平优秀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与其所倡导的精神都是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且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其最基本的要素是能够影响并引导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我国对国民素质与学生的德行历来就尤为重视,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礼仪尊卑、谦虚礼让、尊老爱幼的观念,这些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规范与要求在我国古代就被世人重视并严格遵守。作为处在教育基础阶段的小学生,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各教育层面要重视各个阶段学生的教育,尤其要注重小学阶段基础的奠定。

一、德育现状

1.德育关注程度不够

虽然有一部分学校认识到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已经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手段培养引导素质教育,但践行力度不够。此外,涉及的范围也不够广,对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来说,目前的德育关注程度与普遍程度远远不够。

2.德育在有些地区容易流于形式

虽然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受中國传统文化、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或者教师仍只关注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对学生的德育比较忽视,更难做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德育的实践相结合。此外,由于教师自身不能很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对学生德育的管理也仅停留在成绩优秀、按时完成作业以及遵守纪律等表面的表现。真正的德育要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等方面。另外,有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造成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时会遇到较大的阻碍与困难,缺乏践行德育的一个环境基础。

3.相关教材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德育发展,但是关于德育的相关教材内容仍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对小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要求。课程教材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国家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学生接触到的世界也日新月异,未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中小学生德育教材的更新与内容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德育相关教材与各个学科的整合程度不够,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体水平不够。

二、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德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培养有情怀有气节的中华民族传人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孩子时期的德育,为日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意识的人才打下基础,将民族的精神与传统深值于每个孩子的内心,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有情怀有气节的中华民族传人。

2.打破传统的重知识、轻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

现阶段,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够重视素质教育,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能够加强人们对该问题的了解,进而提高相关教育者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3.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对小学生德育的忽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改内容的忽视和不够重视,因此,通过对该教育内容的强调,可以督促学校对该门课程的设置与教育,课内与课外内容也能够做到很好地衔接,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碎片化问题的出现,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成果。

4.督促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对于德育的课程来说,它很考验一位教师的课堂准备经验,课程要求趣味性与理论性兼具,同时还能够与实际生活贯通,因此对该门课程的高要求也能够督促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的渗透

1.教师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学生

现阶段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素养,了解并熟练掌握我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学生,利用我国丰富且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各科的教学落实到理论、情感与价值观上。例如,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老师可以用更丰富的形式讲解将其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2.在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

带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色彩的德育活动,使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建设更加灵活生动,这也是提高小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非常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学校德育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课本,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德育的内容结合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

3.打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作为学校,可以在校园当中打造具有浓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从学校的方方面面接触并了解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场景、校园里的每一堵墙都包含教育的内涵,让学校充满德育培养的氛围,让学生将德育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接受道德教育的洗礼,并在这一环境中不断的提高发展自己。

4.加强家庭的传統文化教育

德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出自己的修养与品德。虽然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学校是一个关键且十分重要的阵地,但是小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与他们接触更多的也是家长,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做好传统文化的德育管理,另一方面,家长要支持并巩固老师在学校所做的努力。如果家长能够主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则会对学生起到更深层次的影响。比如,现在有很多家长经常会带领孩子参观历史博物馆、带领孩子读书和观看传统文化纪录片,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与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进而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成长。

5.重视个性化培养

德育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教育,不能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来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等不同,其思维方式和接受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耐心,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实施一对一的教学。在进行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方便教师进行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更要侧重个体内在差异的评价。

四、结语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国家中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道德素养越来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综合素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德则国德。因此,为了学生也为我们祖国建设,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培养学生,让学生的身心发展居于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来谈论成绩。从小学开始抓起,高标准严要求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重视德育,让我国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世界人民素质的标杆。当今社会,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来说,尤其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有的放矢,做到一视同仁,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快速发展的社会培养有德行、有爱心的优秀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邢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合幸福教育的方法研究[J].小学生 (中旬刊),2020 (1): 5.

[2]梁艳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C].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2020.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