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主体地位 发展创造思维

2020-12-21 03:37赵岷
教师·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主体地位

赵岷

摘 要:“圆锥的体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教材编排是以“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获得结论”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积公式。文章作者认为,教材上的实验方案过于单一,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思维没有得到充足发展。为此,文章对“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探究。

关键词:“圆锥的体积”;主体地位;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33-02

一、实验思考

“圆锥的体积”教学采用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一个圆锥状容器装满水或者沙子,接着将水或沙子倒入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状容器,重复操作三次后,刚好可以装满圆柱状容器。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推导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实验本身来看,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理解了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并且学会了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样的设计着眼于知识本身和教师的预设,排斥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笔者思考了如下问题:

(一)学生准确的知识生长点在哪里?

教学新知识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在一般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怎样做”, 而忽略了 “为什么这样做”,造成了学生知识的片段化,学生只知结果不知起因。圆锥只由两个面构成,一个是圆形,另一个是曲面,在小学教学中比较特殊,圆锥的体积无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六年级学生此前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要把圆锥转化成圆柱,学生应该怎样思考?有什么样的选择过程?一开始就出示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暗示两者体积的必然关系,让学生猜测他们的体积关系,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种实验过程没有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点,没有重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含量太低。

(二) 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已有知识力量,由学生主动去打通新旧知识的通道,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有力体现。教师在教学本节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图形之间等积转化的原则,通过切割、拼接等方式,把圆柱转化成和它等底等高的近似的长方体,观察发现圆柱和长方体各边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由于有对圆柱体积相关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习圆锥体积时很自然就会联想到等积转化。因为等底等高操作的直观、便捷性,教材直接采用不等积转化原则,把3个圆锥转化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前期已有的操作经验是等积转化,如何想到不等积转化的实验方案?如何在教师的指令下验证等底等高,进行3次倒水实验,得到体积公式?

二、实验实践

(一)确定实验方案

让学生回答:要研究圆锥的体积,可以把圆锥转化成学过的哪一种立体图形?

生1:把圆锥转化成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我们学过,很好计算。

生2:我不同意,长方体的长、宽、高都不知道,没有具体的数据,没法计算。

生3:我想把圆锥转化成圆柱,因为圆锥和圆柱的底面一样,都是圆形。

生4:我同意这个想法,因为圆柱可以被削成圆锥,它们的底面积相同,高也相同。

师:同学们经过思考有了结果,都能想到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那么,你准备把已知圆锥转化成什么样的圆柱呢?

小组讨论,汇报,形成了三种实验方案:

A:把圆锥转化成和它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的圆柱。

B:把圆锥转化成和它体积相等、高相等的圆柱。

C:把圆锥转化成和它底相等、高相等的圆柱。

(二)实施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选择試验方案,实施实验。汇报时先从等积转化开始。

小组1:我们的实验方案是:体积不变,底面积不变,看看圆锥的高和转化后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选用橡皮泥材质的圆锥,为确保圆锥底面积不变,把圆锥放入一个等底的圆柱内,把圆锥从顶部向底部轻轻挤压,最后圆锥转化成和它等积等底的圆柱。测量发现:等体积等底面积的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1/3。

小组2补充:我们的实验方案和上一组一样。选择一个和圆锥等底的量杯,并在量杯里装部分水,把圆锥放入量杯(一定要把圆锥顶部朝下放置,这样方便水上涨),观察圆锥的体积等于水上升圆柱的体积。实验发现:等体积等底的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1/3。

小组3:我们的实验方案是:体积不变,高不变,看看圆锥的底面积和转化后的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选用橡皮泥材质的圆锥做实验,把圆锥转化成圆柱。由于半径太难测量,只是感觉底面积变小了,缺乏具体数据,不能准确描述探究结果。

小组4:我们的实验方案是:底面积不变,高不变,看看圆锥的体积和转化后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选择等底等高的一组圆锥和圆柱,用圆锥装满水倒向圆柱,倒了三次,把圆柱倒满。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1/3。

生5补充:我是第4组的。我们第一次把圆锥里的水倒入等底的圆柱时,也感觉转化后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即第一组发现的结果。

(三)归纳实验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过程,你们发现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6 :我们把圆锥转化成体积相同、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发现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高×1/3)。

生7:我们把圆锥转化成底面积相等、高相等的圆柱,发现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生8:我根据生6和生7的总结,可以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底面积×1/3)×高。

三、实验反思

(一)核心问题引领实验方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传统教材编排实验开始直接出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之间底与高的关系,这样的实验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合理想象,把学生的思维直接定型在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二者之间体积转化的可能。学生虽然发现圆锥和圆柱之间等底等高的关系,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观察这两个图形,为什么要选择等底等高这样的条件进行实验。笔者提出问题“圆锥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你想把圆锥转化成什么样的圆柱?”让学生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自主选择把圆锥转化为圆柱。在核心问题的引导下,小组展开讨论,提出了三种圆锥转化成圆柱的实验方案:可以等积等底研究高的关系,可以等积等高研究底的关系,也可以等底等高研究体积的关系。

(二)高质操作保证实验结果

儿童的思维体现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高质有效的操作能够让实验顺利进行,还能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有效。教材编排实验材料简单:沙土,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在教学时,笔者丰富了实验材料,给学生增添了量杯、橡皮泥材质的圆锥。由于实验具有一定难度,所以组织方式采用小组合作互评互议,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使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中,学生为了满足等积等高,需要缩底,尝试把圆锥的底面在桌上滚动压缩,还尝试把圆锥底部直接削去,添补在圆锥的顶部。实验的过程很费时,也没有达到学生们的预期效果。但是,经历了实验过程,学生感悟:要想等积等高,底必须缩小,至于缩小的具体关系暂时还无法测量计算。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模仿数学家“旧发现”“旧创造”,而是经历一个真正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发现了两种图形之间的多种关系,学有所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全面归纳丰富实验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教学时间受限和教学任务的影响,喜欢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把教师认为最容易教、学生最不易出错的方法,直接归纳教给学生。这些教师觉得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保证做题的正确率,让学生少走弯路。殊不知这种省时省力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主思考,全面归纳,是培養学生数学概括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中,笔者让每一组都把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汇报交流,这样学生才理解书里编排的在“等底等高”情况下研究体积的方法只是众多实验路径之一;简单的圆锥体积公式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1/3在公式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表达了计算圆锥体积时不同的意义。学生通过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和等积等底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可以推理出等积等高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1/3。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起来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对数学实验过程进行了改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经历实验过程,自主总结实验结论,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峰.构建学习平台亲历探索过程——圆锥体积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4):41-43.

[2]王锦秀.重视操作 激励参与[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00(2):27.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主体地位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