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勾连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21 03:37庄志蓉
教师·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庄志蓉

摘 要:鉴于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于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勾连式教学方法的概述、教育意义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此实现勾连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良好结合和学生阅读面的有效拓展,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勾连式阅读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17-02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凭有限的课内阅读是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是,由于课外阅读是脱离教师指导的自主性阅读,对自制力较差、理解能力欠缺的小学生来讲,很难实现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机结合,以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监督。而勾连式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就很好地实现了教师这一教学愿望,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勾连式教学方法的概述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勾连教学方法的概述

勾连式教学方法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与完善,是建立在春秋时期教育学家孔子“温故而知新” 教学理论之上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将新旧知识勾连起来。运用勾连式教学方法,新知识能激活旧知识,学生能以旧知识为基础,进行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在新旧知识的结合、运用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勾连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将单一的阅读材料与自身的阅读经验相勾连、与自身丰富的联想相勾连,并在勾连的过程中,实现阅读思路的拓宽及思维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勾连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中单一、封闭的状态,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学生思维的纵横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勾连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勾连式教学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共同构成了知识网络,形成了语文知识架构。通过勾连式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结合,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逐步构建与完善。

其次,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勾连式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联想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入,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再次,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知识在生活中的有效运用,实现书本知识向学生内在能力的迁移。而通过勾连式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将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与阅读内容进行结合,同时通过阅读实现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勾连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勾连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将勾连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之中,并可以通过以下的运用模式及策略来有效地提升勾连式教學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一)运用学生的阅读经验,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勾连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内容、多角度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积累阅读经验与培养能力,实现对课内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教师通过在课内阅读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经验,来提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学生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中形成的阅读经验进行勾连,在相互促进基础上,形成课内外阅读的良性循环,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例如,在进行《金色的草地》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可以预先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蒲公英描写的诗词、散文,如左河水的词作《思佳客·蒲公英》及散文《蒲公英的家》等,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细致地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生活习性,还能更深刻地理解蒲公英的药用功效。而在教师进行课文的课内讲解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形成的阅读经验,运用到课内阅读的课文理解之中,实现课内外阅读经验的勾连,从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运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勾连

小学阶段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会通过不断的学习、阅读,来实现自己的知识积累、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学生由于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的限制,对一些知识的吸收和学习,都是相对松散的,无法形成一定的知识面、知识网。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将脑海中散落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勾连,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将各个知识点由点连线、由线连面,最终形成一种网状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知識储备进行勾连,有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就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历史背景知识,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有的学生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解诸葛亮是如何把握曹操的心理,成功“借”到箭的。这样,教师通过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寻找到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储备的灵活运用。

(三)运用学生的生活实践,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勾连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学艺术的创作更是与作者的现实生活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及相关的生活经验相勾连,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对内在思想情感进行体验与感悟。这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阅读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勾连,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感悟能力,更使学生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掌握了在生活中学习的好方法,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教授《荷花》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荷叶、荷花的形态与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等相关的描写进行比对,从而感受到文中语言的美感。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会在后续的阅读中,当作者想象自己也仿佛是一朵荷花时,与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情感感悟能力的提升。

(四)运用学生的“胡思乱想”,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勾连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面对成人认为平淡无奇的事物,都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的这种可贵品质,通过勾连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对学生的“胡思乱想”“奇思妙想”进行有效的引导,实现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和发展。

例如,在教授《琥珀》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想,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串联出琥珀形成的全过程。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象进行有效的勾连,来促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进行想象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更加具体、离奇的想法,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在思维的海洋中遨游,对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对几千万年前地球情况的好奇心,来引导他们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外阅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勾连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完全顺应教育新形势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的。它不仅能将小学语文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结合,更能使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命经验及想象能力进行勾连,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亚雄.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9(6):113-114.

[2]朱建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 名师在线,2019(31):40-41.

[3]黄锡龙.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36):126.

[4]窦婷婷.小学语文课内外链接阅读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9):44-46.

[5]袁也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2018,15(35):94.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