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丽萍
关键词:精准扶贫;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在精准扶贫中的文化服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多数图书馆存在认识模糊、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应用SWOT模型分析了该环境下开展文化服务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本着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弥补短板的原则提出了若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1-0029-03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之间信息化水平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地区信息文化水平始终在平均值以下,贫困地区的民众难以通过有效的文化交流开阔视野、获取技能,脱贫致富困难重重。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服务民众的职责,尤其是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弥补服务短板,全面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彰显自身价值,激发民众学习技能、攻坚脱贫的热情,增加其摆脱贫困的实践能力。
1 公共图书馆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1.1 提升贫困地区民众素养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和娱乐资源,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人们将文娱生活与图书馆联系起来能够有效改变贫困地区人们的思维观念,为贫困人口的生活注入部分高雅元素,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贫困地区人们的业余生活一般是在看电视、聊天、打牌中度过,如果通过一定的引导使其聚集在一起阅读种植或农作物粗加工等信息,则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提供致富思路,也能提升民众的综合素养。
1.2 加强文化扶贫的精准性
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特定的手段提升自身的读者服务质量,为贫困地区的民众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从而提升文化扶贫的精准性。具体到服务项目,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总体上分为科技层面、文化层面及娱乐层面三个层级,科技层面在于提供农业、轻工业、养殖业等资料并引导民众阅读和研究,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层面是通过各类文化信息使民众了解不同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情,開阔其视野;娱乐层面则是引领民众观看艺术性演出或娱乐活动,使他们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
1.3 保障文化扶贫的人才和资源供给
公共图书馆为精准扶贫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专业人才,在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借助其丰富的纸质、电子及影像资源协助地区顺利开展了各项文化宣传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了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教育人才的供给也是保障区域文化扶贫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举措之一,各种专业人才能够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将科技性资源以容易接受的形式传授给民众,激发其学习和研究兴趣。
2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SWOT模型分析(见下页表1)
2.1 优势因素(S—Strengths)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势有三:一是文献资源丰富,二是拥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三是有高科技元素的介入。首先,图书馆作为文献收藏机构,拥有完备的文献资源,科技、文化、娱乐等各个层面的文化资源都能在图书馆获得;其次,图书馆专业的管理型人才、专业学科人才、教育型人才较为齐全,能够为贫困地区民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合作的各类专家和学者也能够通过线上形式为民众提供文化咨询;再次,现代先进科技的介入促进了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开展,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都具备相同的资源和服务形式,民众能够通过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终端搜索和学习各类讲座或培训课程。
2.2 劣势因素(W—Weaknesses)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劣势主要体现在认识不够、积极性不强和能力不足等三个方面。首先,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与精准扶贫关系不大,不应在精准扶贫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民众普遍认为文化扶贫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只能形成精神上的满足感,起不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再次,公共图书馆虽然具备多方面的人才,但一般贫困地区的民众分布分散,贫困面大,交通等条件较差,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文化服务活动。
2.3 机遇因素(O—Opportunities)
良好的政策机遇、民众文化需求及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良好机遇。现阶段,国家层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视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党中央、国务院的文化政策和安排部署都为贫困地区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文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根本保证;对于贫困地区的民众来说,通过了解外部信息,学习相关知识提升收入、脱贫致富正是他们的刚需所在;地方政府对文化精准扶贫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资金、设备、对接民众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2.4 威胁因素(T—Threats)
同类型知识服务机构竞争、商业性知识平台竞争、现代知识传播介入成为威胁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文化服务的重要因素。目前,类似于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机构有很多,如科技馆、文化馆、农业知识馆等相关单位在各自的知识服务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一些农业或其他专业的高校也在各类扶贫活动中起到了知识传输的重要作用,以上机构都与公共图书馆形成了竞争关系。当前,商业性知识服务平台也在贫困地区投入了较多精力,通过知识服务协助贫困地区建立农业或手工业项目,既为贫困地区提供知识输入,又从民众的知识利用中获取利润;现代文化传播媒介对民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影响很大,“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各类知识,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可,竞争能力很强,但其传播的知识内容良莠不齐,有时可能会对部分民众产生误导。
3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公共图书馆应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寻求方法弥补自身短板,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机遇和政府支持,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服务体制,为民众提供贴心、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3.1 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体系
文化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和根本,除了必需的硬件设备,图书馆应构建科学的文化资源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针对贫困地区民众的脱贫需求、年龄构成、文化结构等,构建普适性、专业性、教育性、实用性的文化资源馆藏。数字馆藏的整合建设是文化资源体系建设的重点,通过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将纸质信息数字化,使民众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阅读信息,同时也方便图书馆在开展讲座时利用各种资源。
3.2 合理调整人才资源结构
针对贫困地区贫困面广、分散程度高等特点,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调整人才结构,提升贫困地区人才比例,其方法有二:一是通过培训手段,对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的专业人员进行再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为民众提供专业化的文化服务。二是鼓励专业人才到基层开展知识服务,为贫困地区带去新的发展理念、脱贫技能和文娱资源。公共图书馆在基层文化服务人员选派上应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服务人员专业技术过硬,能够踏踏实实地为基层服务,一心为民众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公共图书馆还要积极与地方政府溝通,利用地域或其他有利因素将民众聚集起来,扩大知识服务的受众面,惠及更多的贫困人群。
3.3 充分发挥现代媒介优势
现代媒介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QQ、微信等成为民众手机中的必备App,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交流群或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组织贫困地区民众学习知识,便于他们参与阅读活动。对于到馆或专业人才下基层等知识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文字、音频、影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方便民众学习和理解。此外,网络视频讲座可以轻松实现各高校专家与贫困地区民众的实时交流,为他们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权威的专业解答。
3.4 创新和开发文化服务方式
文化服务创新是激发贫困地区民众积极参与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图书馆保持服务活力的根本保证。在贫困地区积极开展“图书漂流”“结对子”“知识就是财富”等文化服务活动能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现代科技增加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民众的智能化水平,图书馆可以利用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发贫困地区知识服务App,打造文化服务云平台,实现“知识服务+扶贫”的深度融合,提升图书馆与民众的互通互联水平,通过智能分析贫困地区民众的阅读需求,个性化推送相关信息,提升文化扶贫的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秀红,刘纪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下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J].图书馆学刊,2020(5):18-23.
[2] 姚文彬,杨曰建,徐建新,等.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路径[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6):60-62.
[3] 赵发员.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策略研究:以云南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9(3):31-36.
[4] 冯木维.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2):95-98.
[5] 陈宗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助力文化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馆界,2019(2):91-94.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