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的力量

2020-12-21 15:44内藤谊人钟嘉惠
青年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提问者无国界薪水

内藤谊人 钟嘉惠

年纪不小,到现在仍是单身的人,最讨厌被问到“结婚”这件事。因此,要是被问到“为什么还不结婚呢”这类私人性的问题时,何不用“反问”的方式回敬对方?这是一种“原封不动地将问题奉还给对方”的技巧。

以上述情况来说,就是反问对方:“那你又为什么要结婚呢?”这种“反问”出奇的有效,当你想让问话的人闭嘴时,就能派上用场。

举例而言,部属问上司:“为什么我的薪水没有调高?请您解释一下理由。”企图逼你回答。

在这样的情况下,照样可以用“反问”的方法回问对方:“那你有想过,凭什么薪水要被调高?请你说说理由。”

英国约克大学的彼得·布尔教授表示,当被问到觉得尴尬的问题时,只要立刻以“反问”的方式将问题丢还给对方,就能顺利脱困。根据布尔教授的说法,“反问”有多种变化型可以利用,如下:类型1:攻击问题“这个问题和现在的状况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搞错前提了吧?”

类型2:攻击提问者“你有资格问这个问题吗?”

“你凭什么问我这个问题?”

类型3:要求更详尽地说明“我不太懂你的问题,可以再说具体一点吗?”

“你问这样的问题,有什么用意?”

没有必要因为对方的提问,就恭恭敬敬地“有问必答”。当被问到不想回答的问题时,就狡猾地闪躲。我自己经常用的反问句是:“那你觉得呢?”这句话让我在演讲和研讨会上回应别人的质疑时,受惠良多。

比方說,有人问我:“心理学在职场上用得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得费一番工夫,于是我先反问:“那你觉得呢?”或者是有人问我“薪水多少与工作士气有关系吗”这种复杂的问题,我还是以“那你觉得呢”回应。

以前“无国界医生团体”的法国医生曾来日本演讲。演讲结束,有人举手问道:“各位前往战乱的国度进行医疗行为,我觉得很了不起。不过,对方国家的医生又是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呢?”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不怀好意。不过,有位法国医生毅然决然地明确回答:“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有能挽救生命的我们。除此之外,还需要在乎别的吗?”这也是种“反问的变形”,是直接舍弃对方的问题而不回应的痛快技巧。

(张秋伟摘自《如何问,别人才肯说》,同心出版社,桃&桃图)

猜你喜欢
提问者无国界薪水
同在蓝天下 救援无国界
完形填空二则
救援无国界,志愿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现场见闻
亨利与帕克薪水对比
快问快答
创新者:“孤独的”提问者
天才与锻炼(节选)
死薪水
走向雅典娜:哲学.东方.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