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智颖
(上海市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
文章就本社区医院在2018年10至2019年10月期间利用平信平台开展的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情况做了简单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社区医院2018.10—2019.10月期间实施社区健康管理的40例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年龄均在25~80岁之间;符合流行性疾病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排除标准:家属或患者不会使用微信工具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55.77±7.2)岁;研究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56.13±7.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4 0 例患者均采取社区健康管理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首先,医生要建立起患者的健康档案表,设置健康管理卡,将患者的疾病风险分为三个等级(低危、中、高)。其次,医生要结合患者健康档案表以及风险等级进行定期随访检查,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月需要到社区医院做检查,详细记录自身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社区医生定期向患者开展知识健康讲座,1次/3月,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作息、锻炼和用药。最后要求患者填写自我管理量表,并整理和统计 自我管理效能情况。
研究组在社区健康管理基础上,采取微信平台互动式管理方法,具体包括:①指导患者关注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建立起健康管理微信群,群内应有医护人员、肾病科医生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等。护士负责管理、分类和整理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社区医生,之后由医生进行一一解答,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打微信电话,耐心指导。每周统计患者相关血压、饮食情况,超过2周未互动和登录的,应及时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具体原因;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员应联合医师共同撰写相关管理信息、健康指导以及疾病知识,做到每两天推送一次;患者随时反馈饮食、血压、血清肌酐、尿蛋白等情况,医生根据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在线随时指导治疗。③心理健康护理。基于微信平台上,医生可以对患者、家属甚至配偶等进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多用微信私聊或群聊的方法来表达出自己的心情,使得医生可以随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感受情绪障碍,并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疏导;④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并发布关于慢性肾脏病1-3期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定期提示患者进入社区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采取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患者信息资料均由EpiData 3.1数据库提供,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平均水平(1 9 2.1±1 4.2)μ m o l/L,研究组血清肌酐水平为(201.3±13.8)μmol/L。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采取在接受微信平台活动社区健康管理方法后,其肌酐水平下降到了(103.2±74.1)μmol/L,对照组则基本保持不变,为(190.3±11.2)μmol/L,研究组血清肌酐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为(1.4±0.3)g/L,研究组为(1.4±0.6)g/L,干预治疗后,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下降到了(1.0±0.2)g/L,对照组有轻微上升趋势,因此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平均指标为142/70mmHg,研究组则为140/75mmHg;干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平均指标均下降到了125/75mmHg以下,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趋势(P<0.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慢性疾病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数量持续增多。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慢性肾脏病1-3期疾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加强对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健康管理与干预控制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利用微信平台辅助社区健康管理,切实做到实时健康管理、指导用药及生活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着一定的便捷性和优势,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的同时,对提高患者肌酐清除率,改善24小时尿蛋白指标,控制血压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在编辑、推送相关信息时,能将健康护理知识与技巧变得更加简单、灵活,方便患者接受与理解。同时,通过构建微信群,加强患者与医护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增强医患信任度,切实做到对疾病的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管理依从性,对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有效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微信平台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 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延缓肾脏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