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造前提 选址本身存在重大缺陷的猪场,如猪场离交通主干道、屠宰场、粪污处理场、动物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地方过近,不具备改造意义;邻近地区养猪密度过大区域,如果没条件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的,也不具备改造意义。
2.外部生物安全改造 建立一级洗消点:在主干道与猪场专用通道交界处建立一级洗消点,洗消点地面应硬化,洗消后的污水必须排入可控区域集中处理,所有车辆在此处严格清洗、消毒、烘干或熏蒸之后,方可进入猪场外围。所有车辆不可进入猪场内部。建设2米高外围墙,如果条件有限,可以架设1.5米高薄铁皮,用水泥柱固定。清除猪场围墙外围1米范围内杂草、树木,并做硬化处理或者铺碎石子作为防鼠带,通过围墙的排污、排水管道都做防鼠处理,如果通往场内的供电线路距地面较低,也要做防鼠处理。
在猪场500米以外处建设中转站,要求隔开场内外区域,且场内、场外人员无法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果条件有限,可采用移动中转台。
1.二级洗消点 猪场大门外10~20米处建立二级洗消点,所有外来车辆最多只能进入此区域,且洗消后才能停放。
2.门卫室 进出人员、物品在此严格登记。
3.洗澡间 场内工作人员在此洗澡更衣后进入生活区,洗澡间单向进入,外界衣服放在外面经消毒水浸泡、烘干之后方可进入;员工洗澡后直接换隔离区衣服进入生活区隔离。
4.传递窗 员工携带的手机、眼镜、手表等物品在此窗口用紫外线或经臭氧、雾化、熏蒸、酒精擦拭等消毒之后方可带入。
5.物资中转仓库 疫苗、药品、工具等小件物资在此经熏蒸、臭氧、紫外线、酒精擦拭等消毒处理后,放置10天左右,方可进入场区,疫苗、精液等不可久置及需要特殊对待的物品除外,但要保证消毒效果。
1.隔离宿舍 内部员工在此区域隔离60个小时后,方可进入内部生活区。此区域要与内部生活区用物理围墙隔断。
2.生活区通往生产区建造洗澡间 要求洗澡间单向进出,生活区衣服只能放在外围,员工洗澡后换生产区衣服进入生产区,生产区换衣处采购烘干机,换洗衣服经消毒水浸泡清洗后,用65℃以上温度烘干1小时。
3.卸料仓库 没有料塔、料线系统的,需要在生活区建造卸料仓库(区),地面硬化,仓库要求能存料15天以上。生活区地面全部硬化。
生产区围墙内部建造料塔(不一定用料线),方便散装料车从外部卸料。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不同生产区之间,用1.5~2米高实体围墙进行隔断。
栏舍安装独立饮水器、独立料槽。保育、育肥栏栏舍之间改单层实心墙,栏舍面积大小适中,符合最小单元化要求。猪舍改全封闭室结构,窗户、门口、水帘加装防蚊、蝇、鼠、鸟设计。猪舍周边地面1米宽区域硬化或铺碎石子。通往猪舍外部下水道安装防鼠网。猪舍门口建造脚浴池,安装消毒洗手盆。无害化处理区域建立隔离带,设立专用道路,路面硬化,配备化尸池或焚尸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