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梅
(1.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三个“迫切需要”深刻指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其作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并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幼儿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若能为他们打开一扇中国传统文化之“窗”,则会让他们不断汲取精神食粮,逐渐构建起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对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的价值与原则、课程内容选择与分类、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外部形式的简单认识上,而对其深层次的内涵却很少涉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资源的适宜性思考也相对缺乏。
目前,我园尝试将中国原创图画书作为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分析其蕴含的独特教育价值,渗透于“五大领域”教学的各环节及一日生活之中。通过本园的实践与研究,挖掘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新的课程资源,丰富其内容,探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途径与方法。
本文研究的传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且流传下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的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1]它是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心中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幼儿虽然年龄小,却也是社会的一员,对其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1.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将幼儿培育成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新时代中国人是幼儿教育的使命。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能够建立他们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让他们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因此,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既是幼儿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选择,幼儿将会是整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2.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建设新的目标要求
教育是与人类文化同时发生和发展的,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文化的滋养和丰富必不可少。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格是教育的任务,那么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肩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启蒙教育时要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思考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含本土文化的课程,围绕新时代发展的理念,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构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课程目标与体系,通过课程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3. 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指出“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尤其是“社会适应”学习与发展的目标的达成,需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他们在逐步接受、认同本民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同时,能够形成积极的心理归属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生活,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让中华文化独特的理念与智慧成为滋养幼儿内心深处充足的精神养分,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付晓莉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中对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调查访谈中发现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深入的现象,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内容大多围绕传统节日展开,活动方式以开展节庆活动为主。许婷婷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原创绘本的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研究》中提到运用原创图画书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我园的实践,可以看出运用中国原创图画书开展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不足,理解具有片面性
首先是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认识片面,将传统技能和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将家庭和社区生活作为幼儿传统文化启蒙的重要途径,使得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与重心出现偏移;其次对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认识不足,由于中国原创图画书起步较晚,幼儿园教师接触到更多的是国外引进的图画书,对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特点与内涵了解不深入,这直接影响了原创图画书在幼儿园的运用率和教育效果。
2.缺乏支持,优质资源匮乏
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一定难度,目前,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缺失,力量薄弱。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教研部门的指导、家庭教育的配合与社会力量的助推。中国原创图画书作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优质资源,其品质的优劣是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中国原创图画书目前还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远离儿童生活,说教意味重;文字过多,故事趣味性较差,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些只是简单地将一些相关知识套进图画书中,重表现形式,未将文化内涵真正渗透其中。
3.方式单一,偏重常识认知
每本原创图画书都有其特点和独特价值,都应具有自身的阅读特点和阅读方式,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效果最大化。在幼儿园日常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实践中存在方法与途径单一的问题,许多教师只是利用原创图画书开展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把教学目标和重点放在图画书内容的认知和故事的理解上,或是开展相关的节庆活动,增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认知,局限于常识本身和表现形式的学习,将原创图画书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未能深入、全面开展以原创图画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幼儿难以感受到书中传递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
4.关注图文,忽视情感体验
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目标应以情感目标为重,体验其情感内涵。但在教育实践中,老师和家长们容易只关注图画书中图文本身,忽视阅读图画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过程,忽视让幼儿去进行深入感受。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中,需要幼儿对图画书的内容或传统文化要素有更深刻的理解,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文化的体验。
“原创”指的是作者首先创造出来的作品,同时要避免抄袭模仿,不仅如此,在内容、形式上要具有创作的独特性,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本文将中国原创图画书定义为由中国作家创作的,且文字和图画均为中国作者,由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以6岁以下幼儿为目标读者的图画故事书。
百年来,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多样,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童谣儿歌、知识读物、无字书等。我国自2009年丰子恺奖和信谊图画书奖设立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原创图画书作品,熊亮的"绘本中国"系列,"情韵中国图画书"系列,梅子涵等文、梁培龙图的"中国绘"系列,堪称优秀中国原创图画书的代表作。[2]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特色在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加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方面,保冬妮说过“孩子们没有读过原创图画书,记忆里就没有民族的印痕。”[3]中国原创图画书可以成为滋养中国孩子的“精神养料”,运用其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培养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同时,可以培育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之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1.创作意图与教育目标相吻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于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相关阐述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更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中国原创图画书是为中国的儿童执笔,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和符合童真童趣的内容感染了幼儿。正如台湾信谊基金会执行长张杏如女士在第一届信谊图画书的征奖发布会上提到的“原创图画书有个很重要的价值,是从文化里长出来的东西。不管你是用什么形式,作为一个创作者,当你是一个中国人的时候,就有了文化在背后。”[2]它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主要读物,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肩负起传统文化教育使命,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相吻合的。
2.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原创图画书十分注重中国元素的运用,具有独特的绘画方式和风格,语言文字也富有特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和历史元素,这些元素都可以被挖掘出来作为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好素材。幼儿在接触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过程中,能品味到图画书里的“中国味道”,阅读过程中这种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将会留在孩子们大脑深处,给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长期的积淀将会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贴近我国幼儿的实际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原创图画书反映的是我们的本土生活,如:《牙齿,牙齿,扔屋顶》是一本颇具中国味道的原创绘本,讲述了主人公妞妞掉牙、换牙的生活故事,图画书中描绘了城南老巷子热闹有趣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老巷子里和睦的邻里关系,读者也能感受到旧时巷子文化的温情。特别是爷爷告诉妞妞“门牙掉了要赶紧把它扔上屋顶,这样才能长高”,这可以说是一个代代相传的生活小习俗,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将成为人们童年美好的回忆。《年》《灶王爷》《哪吒闹海》等中国经典神话传说,还有取材于地方特色童谣的《一园青菜成了精》《月亮粑粑》等原创图画书,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中能够感受和体验到的民族习俗与情感。如果幼儿阅读的内容是生活中所经历和体验过的事物,幼儿会更加有兴趣,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更好地理解内容。在阅读原创图画书的同时中国生活、中国文化、中国精神都借由图画书送入孩子心中。
4.是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
周国平说:“人类有一个精神生活的传统,这个传统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4]学龄前的孩子是最喜欢看图画书的,而图画书里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孩子们是不会拒绝的。以图画书的方式呈现民族文化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他们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会连同文化一同接受下来,在被图画书中故事吸引的同时,就会被故事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所影响,被中国文化浸润着、熏陶着。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所以我们要熟悉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学习规律。中国原创图画书以生动的表现形式传递传统文化知识,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成为幼儿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自然的方式以及重要途径。
因此,中国原创图画书理应成为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基于中国原创图画书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也能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备受关注,但方式与途径有所局限,运用带有传统文化要素的原创图画书则成为一种新的途径。我园积极探索如何基于幼儿教育的特点,在原创图画书的整体架构下,以其内容作为活动的中心主题,通过阅读及活动体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内隐性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使幼儿达到精神上的滋养。
1.欣赏感知,艺术同构
我国的绘本作家或画家往往借鉴了水墨、剪纸、版画、皮影、年画等传统艺术的艺术特点来进行自主创作,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元素,所采用的绘画技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审美印记。幼儿在阅读原创图画书时,这些艺术的特点对幼儿的视觉与内心冲击是非常大的,他们对图画色彩、绘画风格以及描绘内容的接受会更加直接。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艺术元素进行环境创设,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开展与原创图画书中传统元素相契合的艺术活动,让文学、音乐、绘画等形式服务于这本原创图画书的主题,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与美育相互融合,提高其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会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春生的节日》是一套用剪纸来讲故事的原创图画书,书中所有的场景都是创作者伊安的剪纸作品。四本书包含了中国人最重视的四大传统节日,分别讲述了小兔子春生在新年、元宵、端午和中秋的奇遇和成长。剪纸是这本图画书的艺术表现形式,孩子们在阅读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喜欢上这些剪纸作品,于是教师们组织孩子们欣赏书中有古典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剪纸,并尝试进行剪纸活动,让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更具个性化与创意,使节日的文化传承也更有活力。
2.领域整合,多元发展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原创图画书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通过不同题材选择与表现方式来凸显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根据五大领域的教育需求来挖掘不同原创图画书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在春天的主题中,老师们研读了原创图画书《聆听二十四节气·春》,并分析五大领域的关键经验和幼儿发展的需求,制定出了主题活动目标:
健康领域——能根据春季里天气和气温、运动量的变化调节活动内容、增减衣物;在户外活动时能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科学领域——认识与春有关的节气,了解节气里的民俗民风等知识,感受节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在连续观察和记录中感知季节的变换,发现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了解人们春天里的活动。
语言领域——会用讲述、续编、创编等多种形式充分表达自己参加春天里的各项活动的经历、经验和情感。
社会领域——能积极参加远足种植等活动,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共同克服。艺术领域——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基于原创图画书《二十四节气·春》,通过春天主题活动开展,幼儿在有趣的谜语、优美的古诗中,了解中华民俗文化和中华传统节日;在远足、放风筝等活动中,幼儿能感受到春季人们活动的丰富多彩;在做春卷等活动中,幼儿能体验在春天的不同节气里我们能品味到不同的美食……生活的趣味和自然风物的至真至美,让孩子们感悟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镌刻在孩子们心中的同时,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
3.家园协同,链接生活
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表明,越接近幼儿生活层面的内容对幼儿的影响也越深。中国传统文化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施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就应将文化和教育还原在幼儿可知可感的生活之中。充分重视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对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意识,引导家长和幼儿一同阅读原创图画书,利用家庭资源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的参与、实践、体验中学习和发展,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了解与感受书中表达的中华文化魅力,从而激发内在的认同感。如:我园在大班“中国娃”的主题活动中,向家长推荐了原创图画书《春节》,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讲自己童年过春节的美好记忆,带着孩子参加买年货、剪窗花、贴对联等传统活动,布置、装饰自己的家,营造新年的喜庆氛围,幼儿在和家人吃年饭的过程中,感受团圆的快乐和年味,并用照片和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春节。春季开学时孩子们带着这些记录和内心的感受与同伴分享,从而进一步激发作为中国娃的快乐与自豪感。通过这些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的教育相结合,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完整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优质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在生活中具体运用,真正达到文化启蒙的目的。
4.资源融合,丰富体验
传统文化启蒙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支持,我们在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原创图画书中传统文化的主题,利用好各种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尤其要依托社区里丰富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学习机会。如,《三十六个字》是一本以象形字为核心元素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由中国美术片创作家、漫画家徐景达创作,亦文亦图地讲述了一个特别有趣也特别有爱的故事,这本图画书成为引导孩子们走进汉字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优质载体。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对中国汉字的演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联系了社区里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卢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卢老师的“书法课堂”,请卢老师给孩子们现场书写了不同字体的“中国娃”三个字,并讲述了字体演变过程中相关的历史与人物,追溯了汉字的历史渊源。卢老师还为孩子们介绍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写一写的过程中丰富了内心的体验,开启了一次中华文化之旅。
基于中国原创图画书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与常规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同,它需要在图画书故事的整体架构下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习体验活动,因此还需要创设一个与之相关联的教育大环境。它需要幼儿园重视并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教法;也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中华文化的氛围;还需要社区、家庭的支持与配合,为幼儿创造与他人共同欣赏和共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借助社会文化机构的力量,加快优质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工作,为儿童阅读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多方协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