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四川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0-12-21 08:25
文化与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微信

肖 晗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社交信息的生产、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阅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传统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要迎接挑战并且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跳出纸媒思维束缚,加快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以笔者所在的四川省为例,研究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一、四川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现状

新媒体以信息传播速度快、获取便捷、内容量大、形态多样化、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等优势赢得了大众读者的喜欢和支持。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学术成果可以复合性使用,文章价值可以增值,传播影响力更强。然而,除少数优秀学术期刊外,我省大部分学术期刊对媒体融合认识不充分,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新媒体的应用水平和技术还比较落后。

(一)出版流程数字化融合不足

目前,部分学术期刊仍将自己封闭在传统的办刊模式中,如“邮箱投稿—编辑收稿—纸质加工稿件—排版公司排版—纸质发行—数据库上传”,虽然不少学术期刊启用了采编系统,实现了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及编辑在线办公等功能,但是工作模式、编辑理念及思维方式与传统纸媒模式并无差异。笔者走访了解到,虽然不少期刊编辑部使用了数字化出版系统,但能够真正有效地使用采编发系统的期刊部并不多,很多形同虚设。如笔者随机点击了几家学术期刊网站的在线投稿系统,出现了网页无法打开或链接错误的页面,投稿系统并没有有效使用,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在与编辑部的交流中得知,稿件的采编发处理模式还是沿用纸质期刊出版模式,稿件处理周期较长,编辑的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同时作者还不知晓稿件的进度,编辑与作者之间处于单向交流的方式,无互动。

(二)传播媒介形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对新媒体及媒体融合的使用,主要表现在期刊门户网站、期刊或文献数据库、微信公众号、微博、期刊APP客户端、RSS信息聚合订阅等平台,但利用情况如何,分析如下。

1.学术期刊门户网站的使用情况。以作者所在的四川省为例,90%的学术期刊有自己的网站,但75%属于简单的信息发布型,主要是把刊物介绍、投稿指南、本期目次、栏目设置、过刊浏览、公告栏、学术资讯、期刊征订、友情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布在期刊网站上。很多学术期刊网页上的板块还很丰富,但大多没有利用起来。据笔者调查统计,有近50%的过刊浏览都只是往年发表文章的目录展示,不能查看和下载全文;有10%的学术期刊实现了OA出版,读者可以无需付费、无障碍参阅、下载已发表文章;20%的期刊网站仅有“公告栏”的功能,即只发布期刊投稿指南、期刊简介、联系方式等;50%偶见信息更新,仅有10%的名刊可以归纳到互动网站型,比如《四川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天府新论》和《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就有“疑难解惑”功能,读者阅读论文时产生的疑问可与作者沟通交流,得到及时解答,这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期刊网站。由此可知,大部分学术期刊门户网站是纸质期刊的翻版,属于简单的“电子版”“网络版”,未能充分利用期刊网站优势实现OA获取,未能实现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未能挖掘读者喜悦栏目及内容,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为作者、读者服务。

2.数据库平台数字出版情况。数据库平台既方便了读者和作者下载、获取信息,也方便了学术期刊信息的存储、调用、编辑和共享。网络数字化期刊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将纸质生产内容转换成数字化内容,上传到数据库,避免了纸媒传播慢的弊端,是对传统纸质期刊的综合升级[1]。伴随互联网技术、数字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学术期刊实现了优先出版、预出版等数字化出版,完成了部分出版过程的数字化。目前四川省的学术期刊均被三大数据库收录,实现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但优先出版、预出版较少见。同时,大多数学术期刊加入的数据库还比较少,像国外的数据库平台和网络出版平台只有极少数期刊加入。

3.微信公众号推广情况。数字时代,“两微一端”成为大众媒体的主力军,而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主要以建设微信公众号为主。通过问卷调查及微信公众号搜索,目前四川省60%的学术期刊有各自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财经科学》《当代文坛》《民族学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天府新论》《软科学》《新闻界》《南亚研究》是订阅号外,其它期刊都是服务号;60%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仅限于传播功能,即推送纸刊上当期目录、部分优秀论文全文或摘要、新闻公告、期刊介绍、联系我们、学术资讯等。只有10%左右的期刊有投稿、审稿状态查询、论文检索等服务功能,如《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天府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7家学术期刊,近90%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都缺乏投稿、审稿、稿件查询、下载、信息检索等功能的服务;只有8.9%的期刊有过刊全文下载,其余近91%的期刊有的提供部分文章的摘要,有的提供部分文章全文,有的提供过刊目录等。此外,只有极少期刊有其他传播平台的超链接功能,如《新闻界》可以链接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官网链接等。总体来看,我省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仅限于传播平台,缺乏提供投稿、审稿、稿件查询、下载、信息检索等功能的服务,缺乏学术问题咨询的交流服务,缺乏提供品牌营销、经营广告和相关产品微店的经营。

(三)期刊人才结构与媒体融合的转型升级衔接不上

学术期刊是科研事业的一部分,编辑人才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主要是由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年龄较大、编辑经验丰富,有较为深厚的编辑素养。但是,编辑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新老交替衔接不上,人员结构缺乏多元化,其媒体融合意识薄弱,加之长期从事于纸质期刊编辑出版模式,侧重纸质稿件的处理,网上操作技能较差,难以接受和适应新媒体融合出版,即使有数字化出版系统,大多也是流于形式。同时,学术期刊编辑部隶属于科研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由于编辑工作的性质,愿意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比较少,人员流动性大,加之编辑部人力、财力、物力有限,推行新的数字化出版系统难度较大,编辑人才队伍结构跟不上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转型升级,致使学术期刊难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难以建立起一支具有新媒体融合的编辑队伍。

二、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建议

新媒体通过提供内容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推广服务,为期刊业及读者创造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纸媒已无法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主动赢得生存发展空间。下面就我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调查现状,结合四川省地方特点,提出进一步推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意识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办刊人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出版观念,紧跟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体系。强化媒体融合意识是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点。首先,学术期刊管理者应强化媒体融合意识。近年来,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已经升华到国家战略层面,学术期刊借鉴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出版模式、传播方式及经营模式上有所改变,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后续更新、管理和维护也难持续,甚至出现“僵尸”化的状态,融合效果不明显,好的内容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2]。究其原因,抛开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原因是一些学术期刊办刊人对媒体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理念提升难,对前景产生不确定的信心障碍。因此,期刊管理者的战略方向至关重要,其办刊理念、思维方式对刊物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有很大的影响。其次,编辑要转变思维方式,突破心理障碍关。编辑对新媒体融合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加之缺乏新媒体的数字加工技术等,对期刊的媒体融合就更加不积极。因此,学术期刊管理者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筹划,把前景描绘好,让编辑队伍为梦想而战,让大家在进步中增强信心。

(二)优化数字出版全流程

媒体融合时代,数字技术带来了出版系统的数字化,这是变革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已启用数字化采编系统,并逐步走向智能化。从生产出版流程看,学术期刊的全流程数字化出版是指从作者投稿、学术不端检测、专家审稿、反馈作者审稿意见、用稿通知、编辑校对、排版到网络传播发行等工作均在网上进行,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生产出版数字化不仅缩短了出版周期,有利于编辑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因此,编辑要尽快适应并熟练使用数字出版系统,优化日常事务和编辑出版管理流程,从繁杂的编辑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稿件的质量上,提高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

(三)拓宽多平台传播途径

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查阅便捷等特点,学术期刊要积极开展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宽传播渠道,构建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出版新模式(见图1),以提升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

1.做好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1)确立微信内容的定位和特色。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要抓住读者的心理需求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特征,与读者互动,使学术期刊内容具有吸引力。微信平台上,学术论文的内容选择要突出专业特色,有用有趣,且内容加工要具有移动端思维、PC端思维,高度凝练研究创新点,适合短阅读和移动阅读,以满足浅阅读需求。(2)注意微信内容的表达方式。标题要引人注目,重视“标题党”的效果,拉近科研成果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以便快速传播服务于大众。此外,编辑加工后的内容应表达生动,版式自成风格,版面设计美观,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展现,增强阅读体验[3]。(3)利用微信推广学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读/作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随时查看,方便快捷,在此之前主要是通过电话、email通知,有了新媒体后,既简化了工作流程,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粉丝。(4)增加在线互动板块。通过评论渠道,和读/作者互动交流,凝聚读/作者,及时反馈信息和意见,通过一定时间内的阅读量调整推送内容,还可以通过受众征集推送内容。

2.丰富学术期刊网站内容。学术期刊网站是期刊网络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为作者、读者服务的综合平台。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站应在期刊OA开放和过刊浏览上采用PDF和HTML两种格式下载,以符合移动化的阅读方式;学术期刊门户网站上全文下载板块,可对已发论文补充增加此文章的实验演示视频、音频、图片等支撑材料,以增强出版,使学术论文内容生动形象,提高可读性,实现文章价值增值;还可增加整期在线预出版、单篇文章/整期优先出版等功能,抢占科学发现首发权和竞争主动权,提高时效性,提高下载率和影响因子;增加RSS订阅等网站增值服务功能,根据读者需求自动发送期刊的最新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增加论坛、资讯评论、对话窗口等互动平台,以实现作者、读者、编辑、编委之间的互动,帮助读者及时解决问题,使编辑工作更高效,提高读者的黏性度,成为期刊的忠实粉丝。

3.建立在线学术平台。根据前文调查显示,学术期刊使用的在线采编发系统分散不一,数据资源分散,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实现数据间有机地整合。因此,四川省学术期刊可以尝试以某一学科建立一个学术平台,或者以各个学术期刊为单位联合创建一个学术平台。学术期刊在线学术平台将成为学术交流的一种新模式。在线学术平台按学科将单刊收集起来,按专题分类专栏化管理,通过移动终端、APP和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传播,为读者提供系统、开放免费的学术资源[4]。以2011年创刊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为例,集成的学术期刊对学科热点、学术前沿的文章组织专家审稿,编辑结合自身学科专业进行编校和数字化出版,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开创了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学术期刊与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对论文原创内容进行整合和聚合,以满足网络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赢得他们的肯定和青睐,扩大受众群,提高期刊和学术成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图1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出版模式

(四)培养懂编辑、懂数字媒体技术、懂专业的复合型编辑人才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除了数字出版全流程的优化、传播途径的拓宽、期刊媒体融合意识的加强,编辑理念的更新等方面需要努力外,更需要解决编辑人才培养的问题。编辑人才是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其人才培养的好坏关系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两种出版业态格局的重整与融合,进而最终决定学术期刊的转型升级[5-7]。所谓复合型编辑,指的是对编辑、传统出版流程、学术研究、数字技术都比较熟悉或精通的人才[8]。学术期刊编辑应不断提升编辑业务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等,以满足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需要。首先,不断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编辑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编辑出版理念,提高文字编辑能力,了解期刊业的发展动态,把握期刊发展态势。其次,熟练掌握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部有必要引进盛行的多媒体融合出版技术,解放编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读者的移动化和网络化阅读需求,因而编辑工作内容不仅是文字加工、编辑校对、排版等,还需熟练掌握视频制作、音频剪辑、动画创意等软件加工技术,以及能将这些不同格式文件进行转换、有效组合和整合,推送到各类网络化新媒体平台。尤其在全媒体融合背景下,多平台叠加使用,数字技术加工能力将直接影响数字出版的发展。为此,期刊部要引进新媒体专业技术人才,对全体编辑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数字技术运用能力。最后,加强专业学术研究能力。学术期刊编辑一定要加强专业学习,加强对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甄别、审查,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

结语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持续循序地推进,需要期刊管理者把握战略方向,需要编辑人员有力地执行和推动。四川省学术期刊要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深化传统纸质期刊与网络数字化期刊、移动网络终端等新媒体的融合程度,加快推进数据出版,尝试建立联盟学术期刊数据知识库或加盟知名期刊数据知识库,构建刊网互动型期刊模式和在线学术平台,以促进四川省学术期刊办刊质量与影响力的提高及转型发展,推动四川省学术成果更好地传播与利用。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微信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期刊审稿进度表
微信
微信
微信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