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菲(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对果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强了对果蔬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关注,研究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果蔬农药残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我国对农产品检测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我国对农产品天然毒素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可对黄曲霉菌进行有效检测,同时引进国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试技术,促进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完善。另外,我国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技术也显著提升,能对土地、大气和水质等指标进行有效检测,通过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为农产品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通过对原子吸收法不断地研发,重金属检测技术也在逐渐改进,对规范农产品流通具有积极作用。
为保证果蔬和农产品的良好生长,果农在果蔬和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经常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但是,当农药使用过量或使用方法不当时,很可能会在果蔬上残留一定量的农药。传统检测技术耗时长、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检测受地域和检测条件影响,难以满足小天气条件下果蔬中大量农药残留的检测。
快速检测技术准确度高、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农药残留,相比较传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能严格控制果蔬农产品农药残留,及时阻止不合格果蔬进入市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化学比色检测是一种显色现象,通过观察检测试剂和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卡进行比较,有效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显示直观。但比色化学检测法灵敏度低,操作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干扰。
酶抑制法是我国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其原理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这一抑制作用与农药的浓度保持着正相关的关系。通过水解产生的物质与显色剂发生反应判断果蔬是否存在农药残留。酶抑制法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一、温度,检测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结果。二、超过一定范围的农药残留,过量农药残留会使乙酰胆碱酯酶无法发挥其活性,显色剂无法显色。三、假阳性,大蒜、洋葱等容易影响检测结果,须结合实验室精密仪器做进一步检测。四、人员操作带来的干扰,操作人员无法正确使用试验设备,检测结果被不稳定的工作台和电源电压影响,从而出现操作差异。
免疫分析技术以血清学检测方法为基础,采用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果蔬农产品检测,主要包括酶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又可进一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指在诸如微孔板等相关载体上涂抹一定量的农药抗体,再将一定量的酶标记后的农药抗原和待检测的果蔬农产品混合后与固相载体发生竞争反应,经过一定孵化时间后将未吸附在固态抗体上的相关物质清洗干净,最后借酶反应底物和显色剂,待混合体显色后,借助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检测果蔬农产品的残留农药浓度。间接法则是将一定量的抗原体固定在载体上,利用待检测果蔬农产品与抗原体的相互竞争,与溶液中的定量抗体结合,经过一定孵化时间后,将未吸附的物质清洗干净,再利用酶标记后的二抗体与原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的特殊性结合反应,将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清洗干净,加入底物和显色剂,待混合液体显示后借助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检测果蔬农产品的残留农药浓度。
通过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后所发生的生化反应,确定果蔬农产品中实际农药残留量。该类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速度快,但生化反应中抗原抗体具有单一性,检测品种少,我国的抗体制作技术比较成熟,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发展具有很大空间,但由于特异反应的专一性,每种待测物都有其固定的检测盒,使用局限性较大。
目前被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主要为免疫传感器和酶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主要构成是生物感应元件和一系列的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电信号作为响应信号,响应快、灵敏度高是其主要优势,而且检测所需样品量较少,可以用于大范围的检测。但生物传感器技术一些识别元件性能方面研究不成熟,还需日后不断研究与改进。
在果蔬产品检测中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初步筛查食品风险,有效提升果蔬产品质量。今后还应不断加大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力度,创新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手段,提升检测的精准度,不断完善我国果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把控体系,形成行业规范、市场完善、群众监督、社会共同治理的果蔬农产品安全检测氛围,为我国果蔬农产品食用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