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2020-12-20 09:01:47葛尧阳泉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0年33期

文/葛尧(阳泉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为适应新常态下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需要国有企业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推动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相互推动作用,提升企业文化的科学性,为思政工作开展提供优质的载体,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思政工作是利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对职工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是职工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理念的科学凝结,是企业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直观体现,能够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人力资源价值的高效实现。两者间具有一定共同点,工作对象都是以企业干部职工为主,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目标。而两者在工作内容和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思政工作主要是利用思想理论教育的形式开展,而企业文化建设形式较为丰富,依托企业经营管理,通过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和企业精神等对职工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1]。

三、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利用先进思想理论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的科学性,有效满足企业和职工的实际需求。以丰富的文化建设活动为思政工作提供优质的载体,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使职工通过文化建设过程,对先进指导思想形成科学的领悟,保证政策方针的高效落实[2]。同时受到复杂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职工的思想动态呈现出较强的多元化趋势,增大了思政工作难度,较为单一工作途径无法有效满足职工的思想诉求,与企业文化的科学结合能够强化人文关怀,切实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3]。

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把握融合方向

思政与企业文化的科学融合能够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增强两者的相互作用效果。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强化主体责任,对融合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明确两者间的异同,深入学习和领悟党的先进指导思想,强化理论基础,对融合活动提供政治基础。要深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对文化建设策略进行科学优化,与思政活动高效互动,以解决企业发展为融合点,提升融合活动的科学性。

(二)强化融合深度

融合活动的全面深化开展是发挥思政与企业文化融合价值的重要基础,而在实际的融合活动中,表面化现象较为普遍,融合活动无法形成有效的深度,不能保证良好的融合效果。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推进深度融合的实现,强化政工人员的文化建设意识,完善责任体系,引导政工人员在思政工作中渗透企业文化,发挥文化引导效果,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丰富思政工作形式,营造积极地参与效果,形成深度融合效果。行政管理人员要提升党建意识,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将思政工作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依托企业文化载体,明确文化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增强思政工作效果。

(三)发挥宣传工作优势

职工的高效参与是保证融合活动效果的关键环节,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宣传工作优势,将思政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价值进行高效推广,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拓宽宣传渠道,将网络与传统媒介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企业职工的全面覆盖,有效提升宣传效果,将先进的思想理论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作为重要的宣传内容,通过对内宣传营造积极的融合氛围,并通过对外宣传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树立优质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发挥融合工作价值。要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文化宣传活动中,发挥新媒体技术特点,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积极的融合工作氛围,强化与职工的互动交流,准确掌握职工思想需求,掌握企业文化建设成效,为融合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提升融合工作的实践性

企业党组织要利用融合工作理念,发挥文化活动的实践优势,将先进思想理论进行直观的呈现,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文化活动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有效提升融合工作的实效性。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融入企业文化中,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学习经验交流活动等,引导干部职工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五、结语

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联系较为紧密,两者的科学融合对推动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提升主动意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融合工作策略,科学把握融合方向,强化融合力度,积极开展融合实践活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