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逻辑探析
——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视角

2020-12-20 21:19
关键词:共同体文明人类

刘 涵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57022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思想、新论断,从顶层设计领导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在总结并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美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态目标,从战略目标高度推动着美丽中国建设。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习近平多次就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子,做好生态环保大文章做出重要指示,加速推动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实践需要推动理论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多方解读,本文立足于学界同仁已有研究成果,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视角,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主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归宿等内容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逻辑做一思考,旨在抛砖引玉。

一、逻辑起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存在物。”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进而解释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以才能、天赋以及欲望等方式表现在人身上;另一方面是受动、受制约以及受限制的存在物,同动物一样,是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以及自然的存在物,“劳动是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页。,意指人与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劳动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他们还指出:相较于人,“自然是全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人具有能动创造性。由此可知,人类存在,人与自然关系之存在,人类如何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这关系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走向。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其利用、改造甚至征服自然的程度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这暴露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引发了生态危机。在此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走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率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建设总体布局,提出美丽中国奋斗目标,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十九届四中全会审时度势做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多举措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已有文明相比较,生态文明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起始范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和思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本单元。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因此,个人的肉体组织并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是我们最先需要确认的事实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页。。他们还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从自然基础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6-147页。。我们站在自然界之内,连同我们的血、肉都存在于并属于自然界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基础,人类实践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问题上,他们坚持“人是自然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且人依赖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自然对人类而言,意义重大。基于此,我们需要明确以下问题:一方面承认人类出于生存需要实现了对自然的占有,即人类为了生存,在生产生活中必然会利用和改造自然,与此同时也一定会带来自然物发生相关的形式变化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19页。。这是立足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必然性分析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另一方面人类占有自然的行为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运行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1页。,人们现实中看到的各种变化往往只是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并非规律本身,规律是事物内部稳定的关系。因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立足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可持续性分析人类应该如何合理占有自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在指导我国经济和环境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毛泽东指出人与自然既对立又和谐,和谐是在斗争中实现的,因而,为了建设更美好的中国,我们需要克服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以满足我们的生存所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坚持用辩证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中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推动着这一理论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邓小平强调“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他主张控制人口,倡导植树造林,强调科教对环境建设的先导作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此后,我国坚持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维系子孙后代永续存在的问题上迈出了坚实步伐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继续创新发展,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绽放芳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并引导两者和谐发展问题上的飞跃。十九大召开后,美丽作为强国目标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目标高度,美丽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创新发展的集中表达。

(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发展

新时代,直面全球生态危机,正确看待我国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并在社会进步的同时解决生态问题,让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赋予了人与自然关系更丰富的内涵,进而推动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熟完善并不断向前发展。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推进到生态与文明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 针对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习近平创造性地发表了许多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讲话,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学说、人的本质学说、共同体思想同新时代国家建设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他认为人在自然中孕育,自然界包括人构成有机复杂的系统,且这一系统遵循自我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类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为了生存,人类需利用并改变自然,但终归只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纵然人类进步到足够强大,也不能高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由此出发,面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严峻生态形势,正视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时代要求就是认清生态与文明的辩证关系,变思路、谋出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思考后的时代新判断,也是对两者关系的一种直观、辩证,但又不乏深刻理解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基于人类文明演进宏阔视野看待人与自然关系。

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演进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习近平也在多个场合提到山水林田湖树草是一个有生命的共同体,他还用“命脉”诠释了人与山水林田湖树草的联系,用较为通俗的方式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他认为影响人类身体的健康因子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山水林田湖树草各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和统筹规划,让山水林田湖树草充满生机活力并绿色健康安全地呈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能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并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是人类追求绿色健康积极美好生活的象征,还体现了对人与自然价值同构的追寻。当然,在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事物的联系更紧密,人类的交往更频繁,这无形中延伸了人与自然的内涵和外延,于是他倡导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基于人类整体价值的美好世界。为此,他设想国家之间尊重、合作、互信及平等相待,发展前景上创新包容、共同进步,安全格局方面追求正义、公道及共享共建,文明交流与碰撞中做到互相学习及兼收并蓄等。此外,国际社会应携手构筑绿色生态体系。总之,生命共同体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命运共同体则创造性地勾画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图景,它们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创新及延伸。

重塑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 代替人与自然对峙分离,追求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解并重新结盟,“保护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3页。。一方面,地球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它既慷慨又脆弱,如果延续旧有工业发展模式继续破坏和践踏地球生态系统,不远的将来人类将失去家园,故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构成生命共同体,作为生命共同体中一个组成部分的人类不能主观地将自己独立于共同体之外,特别是不能高高在上,要坚持“人因自然而生”。当前生产力的大爆发与科技的进步极易让人产生错觉,即认为人的力量巨大,对自然的改造是无限制的。而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地球资源总量基本恒定,根本不存在对事物的无限索取,所以人类应该审视自我,消除对自然的任意妄为。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着人的社会关系。人类基于生存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而随着这种利用与改造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关系随之多样化,于是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也复杂化,两者密切相关。因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进而有利于维护人类和平。同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反向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断拉近世界的距离,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于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类应积极为建设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逻辑主线——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伴随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入和发展,在实践中如何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影响到国际舞台,在实践与认识辩证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路径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主线得以展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懂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生产力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物质关系,人类生存要持续获得物质资料、整个生态系统要实现正常运转需要遵循与自然交往的良性循环,人类如果仅仅为了眼前利益,很容易破坏生态链。所以,无论是上山下乡在农村当知青,还是考上大学返城成为知识分子,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心让他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种特别的朴实情感。在农村的七年知青岁月,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直观感受到自然生存环境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于是他尝试各种办法因势利导从劣势自然环境中寻找生机。成为公务人员后,他更是自觉地将思考运用于实践,不论是地方建设的局部组织,还是国家发展的全局领导,在GDP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面前,他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他坚信人类应与自然为友,自然给人类提供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理应被人类保护,因而人类应坚守生态红线,理性索取自然。在其工作履历中,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从未停止,自正定始,他开始反思环境问题;在厦门,他参与并指挥了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宁德,他首创“绿色工程”,并提出有名的“山海经”;到福建,他提出“生态省”思路,并有了“青山绿水也是真金白银”的思想;到浙江,“生态省”建设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此时,他不断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以探寻“生态省”建设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了著名的生态建设与文明进步辩证关系的论断。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他将长期以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解决现实生态危机的深邃思考凝练提升为生态文明系统性理论并上升到国家建设五位一体新高度,在各类场合多次提及生态文明,并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即使到国际舞台,只要有机会,他仍不忘全人类的整体生态责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他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演进过程。

(一)知青岁月,在改善人们生活的针对性实验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回望来时路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系统与准确地理解事物的内涵。如果说“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那么治国理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播下实践的种子。这一时期,他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有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就梁家河村来说,自然环境恶劣及贫瘠的黄土地是长期以来制约发展的客观现实情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苦于现状很难走出困境。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后,极为关注自然环境,注重因势利导将生态劣势转化为民生福祉。他带领村民办沼气、办铁业社、整改厕所、打井、搞河桥治理、种烤烟等,虽然这些事情单件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集成起来却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村民们用电问题解决了、缺柴烧问题解决了、灌溉问题解决了……一系列劳动和生活需求问题解决了,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于是大家将由衷的感激转化为支持的行动,他这个外来知青被推选为大队干部。分析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态实践活动可知,在切实感受到当地恶劣生态环境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后,他客观看待现有资源环境状况,立足生态现状做文章,着力于将自然环境劣势转化为生态优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有益探索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还帮助村民在摆脱贫困之路上迈出了步子,初步获得了经济效益。知青岁月早期经历初步显示出他对生态问题极为关切,彰显了他“民生之事无小事”的执政为民情怀,是其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践探索中迈出的第一步。

(二)地方工作时期,在探索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加工作后,习近平尝试将生态因素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伴随其工作职务的变动,其在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的思考中不断积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经验。

一是尝试将生态因素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中,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来到基层工作,习近平在工作中不断推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在正定,立足生态环境现状,习近平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在正定经济发展中尤为看重生态环保问题,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明确依托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在他的主导下,不长的时间内,正定就制定了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旅游兴城、工业兴县等具有代表性的战略,并依此迅速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这为正定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在厦门,习近平在探索当地产业发展之路时,将生态治理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带领人民群众打整治环境污染的硬仗。他指挥的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被称为厦门的环保里程碑。他主管的筼筜湖治理工程让市民群众怨声载道的臭水湖变身为繁花似锦的“城市绿肺”。另一方面注重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他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特别注重精心守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他极为珍视鼓浪屿的开发,坚持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保护与传承其人文血脉,在海洋、风景、琴岛以及人文特色上做文章。在宁德,立足闽东地区实际,在产业发展中,他把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纳入闽东振兴发展战略中,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他还探索开创了“绿色工程”,并强调科学开发资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协调。在福州,他在主持编订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中明确要求“一定要做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这一时期,他非常重视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尤其是得益于这一观念保护下来的古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也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一张文化名片。

二是探寻生态环境与地方发展良性互动,将生态因素纳入地方发展战略之中。随着习近平政治生涯的不断成熟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他开始思考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问题,围绕开创两者双赢局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设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期,为了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并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在大量调查分析与论证后,他前瞻性地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探索以省为单位开展生态实践。他强调:对福建而言,建设“生态省”保护自然资源并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此经过20年的努力,福建必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以建设“生态省”为战略引领,一系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延续性政策、方案、措施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之花在八闽大地结出硕果。调任浙江后,习近平以“生态省”战略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在强调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浙江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推动浙江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这一时期,他在《之江新语》专栏撰文时极为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论述到“既要GDP,又要绿色GDP”“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生态好则文明强,生态坏则文明弱”等,十八大以后提出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观点之一“两山”理论就是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的。他说:“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和谐,通俗的讲就是要‘两座山’”“这‘两座山’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体现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187页。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习近平把生态要素纳入了生产力的范畴。他还提出“生态环境与文明高度相辅相成”②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求是》2003年第13期,第42页。,这促使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了生态与文明相协调的新高度。

(三)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在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的政治身份有了较大变化,与之相应生态视角也有了不同,他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由局部扩展到全国。此后,他在广东、海南、云南、青海、江苏、贵州、福建、江西、山西等省份考察工作时都不同程度地强调指出: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及保护自然,人类发展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是一条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规律,对人的生存而言,绿水青山同金山银山一样都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因而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或者党员干部集体学习时,他反复强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让潜在的生态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参加国际会议或出国考察交流时,他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聚同化异,相向而行,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这一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国坚持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集聚并形成环境保护合力,推动生态认知落地生根,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有了诸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高质量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等典型实践项目。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融入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色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日益亮丽的底色,坚持绿色发展,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整体推进,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获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许。从十八大召开到现在,习近平涉及到生态文明的报告、讲话、指示、批示等超过了一百篇,这些论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系统工程思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难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公民生态责任、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等方面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导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回溯过去,展望未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沿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逻辑主线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并向前发展的。

三、逻辑归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逻辑归宿是事物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归宿。

(一)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8年“美丽”历史性地写入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美好是一个蕴涵丰富的词语,其中最基本的是对于美好生存环境的需求和满足,而美丽中国是人民心中这种美好生存环境诉求的整体表达,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不断回应人民的思考并满足其美好憧憬。什么是美丽中国?可从实物之美和抽象之美来考察,美丽中国的实物之美一般是指自然存在的美,也就是自然之美,如蓝天、绿草、清新空气、虫鸣鸟叫等自在之美,这是前提。美丽中国的抽象之美则更多指代融入了社会因素的人文之美,也就是人化自然美,如人景相融、文化兼容、积极进取、双赢共生等绿色发展之美,这是必然要求。无论是独立于人类存在的广袤繁盛的自然环境,还是刻上人类印记的生态绿色城市,抑或人类付诸努力的纯净政治生态,或者积极营造的良好社会风气,反映的内容都映射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努力实现这种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追求良好生态环境就是追求公平正义,因为好的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体现民生福祉。他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8页。,诠释了生态正义关涉小康社会的覆盖面。他还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里讲的是小康社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评价。在人民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要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逐渐突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瓶颈,追求普惠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得不关注人民的生态需求,就不得不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诚然,建设美丽中国绝对不能简单理解或者仅仅归结为一场环境保护运动,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它代表人的意识的觉醒,它基于人的“类”本质属性,突破个体价值,超越眼前利益,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解的大格局。它还是人类对于未来新文明和新发展模式主动性反思后的再创造。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的生态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国家战略对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安排部署,建设美丽中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15年,即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这可从很多方面来评判,比如自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风清气正、耕地森林湖泊动植物均能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和谐融洽等;第二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二个15年,即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体制会更加健全,美丽中国将会更加璀璨夺目,这一阶段将会在持续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展现强大的生机活力。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愿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全球环境危机,谁都难以独善其身。面对世界环境问题,中国率先垂范,积极作为,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考量,是立足当下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理论的具体实践。当年,马克思恩格斯面对存在诸多不合理要素的资本主义社会,设想并描绘出一个未来理想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的新社会,以激励诸多有识之士为这个理想不懈奋斗。在当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世界生态危机,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他指出:全人类有共同价值,即和平、正义、安全、自由等,大家应该携手以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104/c416126-29746010.html 2015年9月28日发布。。他强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他呼吁“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他倡导“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138、143、127页。,他承诺“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131页。。在实践过程中,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开启中非野生动物保护、环境友好型农业和清洁能源项目,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应对新冠病毒的经验并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提供疫情防控援助,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这些行动和倡议,不断向世人传递着中国的诚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在中国的努力下逐渐成为国际共识。未来,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而努力!

(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推动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9页。。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在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选择性关系上的探究,其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深入到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进而深入到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这意味着人对自身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如前所述,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自然孕育了人,人来自自然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存在着,故人的生存发展不能与自然分离,两者相统一;另一方面人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索取,即人类要发展和进步又在不断否定和改造着自然(即人化自然),两者相对立。人与自然在矛盾中发展着,随着人类力量的增强,更广泛的自然被打上了人的印记——即人化自然的趋势增强,与之对立的,自然不甘于被否定与改造,它在无声抗议中维系着自我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唯有科学应对才能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矛盾一方的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是关键。众所周知,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有积极作为也有消极表现,倘若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积极作为,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则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之,消极表现只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这要求现实的人应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自然观,要兼具对自然和人类一视同仁的道德关爱,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要有善于把握自然规律的智慧头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愿景,两者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60页。正是因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画卷徐徐铺展,它吸引了世界目光,引起了全人类建设地球美丽家园的共鸣,凝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实现人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以及精神要素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共同体文明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