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与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相关性研究

2020-12-20 16:0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李 莹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86)

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1]。脑卒中是以脑部组织缺血或是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16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的脑卒中等脑血管病死亡率比2015年上升了4.0%,位居北京市居民主要死因第3位[2]。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危及患者的生命。已经成为威胁市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上海市虹口区嘉兴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问卷调查,以探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与高危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4月~2017年10月上海某社区每年就诊的前3500名居民,年龄在35岁及以上,采用脑卒中风险评分卡对抽查人群进行初筛,获取人群样本7000例,年龄37~93岁,平均年龄(69.76±9.59)岁,去除有脑卒中/TIA病史者;初筛不合格者;言语交流障碍或精神障碍不能合作者,最终共得脑卒中高危人群734例,其中男性223例,女性511例。

1.2 方法

根据《2011年医改重大专项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对调查对象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风险评估,调查生活方式及膳食习惯,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登记采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病史、血压、血糖、血脂等基本资料。

1.3 筛查标准

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判定需要具有以下3项及3项以上的危险因素者:(1)糖尿病;(2)血压大于等于140/90 mmHg或未知;(3)血脂异常或未知;(4)房颤(由患者提供被一级或以上的医院明确诊断的依据);(5)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根据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体育锻炼的定义为每周体育锻炼大于等于3次、每次坚持30min、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年);(6)吸烟:每日吸烟1支,连续大于等于1天者;(7)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大于等于26.0 kg、平方米);(8)有卒中家族史。

1.4 影像采集方法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和观测指标:采用日本松下660彩色超声仪,探头沿受试者颈部逐节段从前、侧、后3个方向进行检查,检查患者两侧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狭窄以及狭窄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脑卒中对象高危因素检出情况

在73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检出高血压患者503例,检出率68.53%,非高血压患者231例,检出率;糖尿病患者243例,检出率31.10%,非糖尿病患者491例,检出率66.89%;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28例,检出率31.06%。

2.2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在164例无并发症人群中检出颈动脉斑块81例,检出率49.39%。

在503例高血压患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308例,检出率61.23%,在231例非高血压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168例,检出率72.73%,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者之间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76,P<0.05)。

在243例糖尿病患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170例,检出率69.96%,在491例非糖尿病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306例,检出率62.32%。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者之间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9,P<0.05)

在2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168例,检出率73.68%。

与无并发症组比较:*P<0.01;a:x2=1.954;b:x2=4.277;c:x2=5.586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大型及中型动脉的慢性、进行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很多,但具体机制仍没有定论,比较著名的学说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学说、内皮损伤应答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脂质侵润学说等。Ross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受损后的炎症反应的结果,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B型超声安全、无创、简单,颈动脉作为外周动脉,在双侧颈部位置表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个“窗口”。

一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吸烟、超重、脑卒中家族史等。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对糖尿病、高血压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糖尿病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等改变密切相关,从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绝对风险是1.2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长期的共同结果所造成,应进行强化的二级预防治疗,以预防血管性事件的发生。研究表明,高血压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不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还与斑块的脱落密切相关,血液速度和血管壁剪切力的增加成为引起IMT增厚的最重要的因素,破裂斑块成份发生改变,斑块不规则易于形成血栓,无论对急性脑卒中还是复发脑卒中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均是诱发和加速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无并发症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比较,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以及同时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但本调查研究中发现伴有高血压的脑卒中高危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反而低于未伴有高血压者,在此次调查中未伴有高血压者存在可能伴有糖尿病的调查对象,故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统计,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待更多抽查样本的调查分析。故此次调查结果提示高血压与糖尿病在增加脑卒中高危者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上具有协同作用,其中糖尿病与颈动脉检出率的相关性高于高血压的相关性。因此对糖尿病人群亦应注意血压异常,对其进行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高血压病和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以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