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辉,高文晏
(1.华北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河北 唐山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210)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始终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来看,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健康发展;削弱和放松党的领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会遇到挫折或产生偏差。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重要经验。
建国以后,党接管国民党统治时期办的大学,加强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党组织首先废除原有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和反动的政治教育,废止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带有反动性的课程。高校知识分子在党的团结、教育、改造方针的指引下,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改造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卓有成效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高校党组织遭到破坏,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迷失了正确的方向。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出于对“文革”错误的反思,高校一度出现否定党的领导的不正常现象。这直接导致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被严重削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混乱和无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最终导致了1989年政治风波。对此,邓小平同志曾经痛心地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重新确立了党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1990年4月,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彻底纠正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最大的失误”[2]。截至2019年,中央先后召开了26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不断加强改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等。这些会议有的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涉及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学子健康成长。这些重要讲话精神,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此外,中央还多次印发文件,找问题、提要求、列举措、定责任,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顶层设计。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这个党和国家最高级别的文件是新时代高校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就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作了明确的要求。[3]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
建国初期,党中央发出指示,“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审查和指导学校中的政治性课程(包括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国文等)的教材和教学,审查其他课程中的政治思想内容”。[4]就高校而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进校园成为改造旧大学、创建新大学的重要标志。高校对全体师生进行革命的、进步的政治教育,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工作。
1957年,毛泽东主席针对波匈事件后高校师生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明确提出“所谓德育,就是学点马克思主义,学点政治”,“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就没有灵魂”。[5]高校普遍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文献、党的文献。在50年代末至60年中期,高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斗私心一闪念”等“左”的思想指导下,政治教育内容“高大空”,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政治教育功能被无限拔高,远远超越社会现实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最终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损害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文革时期,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发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运动,歪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毛泽东思想进行肆意篡改。以此为指导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失去了科学性和逻辑性,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毒害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灵。
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上和党内一部分人思想混乱,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股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一度出现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象,这也是导致1989年政治风波的原因之一。在1990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会议重申“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6]重新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被写进党章,在2012年的十八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十九大被写入党章,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随即贯彻落实中央“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部署,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思潮更加多样多元,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更加频繁,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反对去意识形态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坚决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党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斗争,不能再犯“左”的错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的重要性,逐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建国初期,中国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政治运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949年10月,华北高校开设政治理论课,重点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校形成了完备齐全的政治理论课体系和政治理论教研室,建立起有系统、有计划的马列主义教学研究机制。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在高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设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1954年10月,高校按照上级要求,撤消了政治辅导处,但是保留了辅导员。直到现在,辅导员这一组织形式依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与此同时,高校还建立起共青团、学生会组织,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齐抓共管,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制度初步建立。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陷入混乱状态,甚至一度停止招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被迫中断,原有的制度也无法实施。
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重新正轨。1980年,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在总结建国头30年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改革开放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制度。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实施。这是改革开放时期首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下发的文件,要求高校各党政群团部门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内容、形式和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经历了1989年政治风波后,这种现象得到初步扭转,制度化建设再次重上正轨。中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健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制度。1993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下文,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建设、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党总支和支部的建设以及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改进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制度建设的进程。[6]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课堂教学、途径路径、党团组织、队伍建设、社会环境、加强领导等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7]这是新世纪党中央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愈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课堂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等方面做出了根本性的制度安排。[3]至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全部完成。
建设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建设基本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虽然被迫一度中断,但始终向前发展。
建国初期,教育部全面学习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华北部分高校进开设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新课,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奠定了思政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地位。1951年,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1953年,又增设马列主义基础课程,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到1956年9月,教育部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4门:马列主义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8]这就是“1956方案”,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基本确立。
20世纪50年度末,高校4门政治理论课被迫停开,演变为以反右派斗争为中心的政治化教育,增加社会主义教育和反对修正主义的内容。1961年,教育部在《改进高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政治课包括马列主义基础、形势和任务两大内容,文理科稍有不同。文科高校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和中共党史4门课程;理科、艺术、体育院校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中共党史2门课程,形势和任务课为各类高校学生必修课。这就是“1961方案”。
改革开放后,教育部重新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本科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3门课,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科学社会主义。1984年,高校在教育部要求下,又新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并成立了德育教研室。1985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高校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革命史4门课程,同时增设5门思想教育课,即大学生思想修养、形势与政策、人生哲理、法律基础和职业道德。这就是改革开放后实施的“1985方案”,影响长达十几年。
20世纪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1998方案”出炉。本科学生开设5门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必开,理工科选开),以及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2门思想品德课。“1998方案”的特点是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逻辑关系。
新世纪新阶段,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推出了思政课的“2005方案”,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门课。另外,形势与政策也被教育部规定为必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规定为选修课。全国高校全部使用统编教材,改变了以前教材版本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新中国建立70年来,无论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如何变迁,抓好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广泛选拔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业务骨干,充分调动政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广义而言,高校教职员工都负有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团委干部、学工干部、党政干部和班主任等,重点是工作在最前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
建国初期,高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要求教师首先要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从1950年9月起,教育部开展了一场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教育部首先在北京、天津的高校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从1951年年初推向全国。改造对象不仅包括教职员工,也包括青年学生。改造青年学生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在政治上划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经受了实际斗争的锻炼,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五六十年代,教育部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大力提高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文革期间,高校陷入混乱,思政教师培训工作名存实亡。
改革开放后,思政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恢复。1984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与招生,更多的人加入到思政教师队伍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多次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士、硕士学位进修班,或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广大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提高学历学位。
20世纪50年代,高校辅导员队伍成立。数十年来,辅导员一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线。因其工作量大、待遇低、出路窄而为人所诟病,造成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极差。1993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发文,对政工干部的身份、地位、作用、待遇等进行了明确,强调“对党务和政工干部,在工作上要提出高要求,在政治和业务素质上要坚持高标准,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6]这个文件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辅导员的尴尬地位。2006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并在2017年进行了修订。这个文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管理人员),要求高校给予辅导员“双线晋升”(职务职级)的扶持政策。在辅导员职称评聘中,要求高校实行“三单政策”(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给辅导员队伍吃下了一颗“定心丸”。[9]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这既是对新中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深刻总结,也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德才兼备的“德”,主要指人才的政治素质、政治品德,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提出,“要对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10]这份颁布于建国前夕的重要文件,实际上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50年6月,教育部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一、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出要确保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性质;二、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提出要保证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高校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人才的雏形。
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的同志,无论搞工业的,搞农业的,搞商业的,搞文教的,都要学一点技术和业务。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11]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正式提出“又红又专”的思想,既是对建国初期我党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总结,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培养“红透专深”的人才为目标,这过于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文革”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提“又红又专”,而是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斗走资派的战士”“反修防修的卫士”等,给国家、给社会、给个人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复出后强调,“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12]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于“又红又专”。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要求,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做出了强制规定。以此为指导,高校鲜明地确立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央对“德”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可见,人才的政治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培养体系,内容更加充实,要求更加全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为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后再提“又红又专”,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