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构建

2020-12-20 01:31张高展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工科课程体系

张高展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是国家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提前布局。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并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传统工科建设不同,新工科建设致力于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和提质,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实现传统工科专业与云计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等的深度融合,培养能够引领全球工程科技发展的卓越人才。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面向和基本发展方向。

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质量的要求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高校需要系统性地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育活动,对人才培养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目前,如何构建适应未来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已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新工科建设所要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且具有工匠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和思考时,将大学通识类课程引入整体课程体系之中,构建并优化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夯实新工科建设的课程基础,发挥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开拓学生视野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使新工科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实现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发挥工程教育对国家工程科技进步的牵引和推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

一、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

新工科建设培养的人才,是能够引领未来我国乃至全球工程科技发展的卓越人才。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我国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在工程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我国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只能被动地适应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体系,只能以跟从者和适应者的身份在世界工程科技领域里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国家高瞻远瞩、提前因应,提出了新工科这一重大建设战略,旨在推动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改造和提质,实现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且具有工匠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目标。具体而言,新工科人才的基本目标定位在于多样化、创新型且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

(一)多样化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受制于以往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传统的工程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某方面工程技术能力的专业化人才,这样一类工程科技人才能够适应基本的工程需求,解决基本的工程难题,能够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但其在管理能力、领导才能和发展视野方面,可能出现明显的短板,导致他们难以成长为引领工程技术发展的卓越人才。未来国际工程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全面发展的多样化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在于多样化,在于培养能够全面发展且具备综合素质的卓越人才。新工科建设体系下的工程科技人才,不仅要具备卓越专业技能技术的工程人才,而且是能够从事管理和领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同样也是具备超前发展视野的人才。多样化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培养多样化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是工程教育基本的目标定位与取向。

(二)创新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传统的工程教育,是以技术借鉴、学习和模仿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这样一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加上我国自身核心工程科学技术的缺失,导致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照搬照套发达国家的模式和方法,导致大量工科人才在创新方面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我国所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只能成为世界工程科技的被动适应者和盲目跟从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将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带来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新工科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超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的若干“新素养”,如对“超世界存在”的关注、空间感、关联力等[2]。与传统工程教育不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而且将来是要成长为能够引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并对世界工程科技发展产生影响的卓越人才。

(三)具有家国情怀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传统的工程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以工程技术为主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但是弱化甚至忽视了基本的公民教育,导致部分工程科技人才只关心个人发展需要而忽视了时代发展需求,进而导致许多工程科技人才成为具备高超专业技术但是缺乏基本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新工科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是未来科学家的后备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每一位工程人都应该树立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因此,新工科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定位的一个重要内涵之一便是具有家国情怀。新工科所要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不仅是在某一工程科技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且具有核心能力的工程师,更是能够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局出发,将这些技术和能力用于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实践之中并贡献自己力量的“大师傅”。

(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传统的工程教育是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学生学习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理论和技术。这样一种错位导致我国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在国际竞争市场中处于下风,难以展现应有的竞争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的最重要的核心内涵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对此,高校应通过对现有工程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进行重构、升级、改造和提质,进一步强化工科学生的实际技术掌握与运用能力,增强工程科技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硬实力,打造工程科技人才的核心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国家层面的工程科技赶超发达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新工科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国家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现实困境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育活动,对人才培养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从目前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课程体系看,课程体系面临着明显的现实困境,具体体现在工程专业类、理论知识类和个体关联类课程过多,而人文素质类、实践探索类和社会关联类课程相对不足。这样一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定位的实现而言,是不相适应的,对于新工科建设也会形成制约和束缚。

(一)工程专业类课程过多,人文素质类课程较少

现有工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设置的工程专业类课程过多,侧重于学生的技术技能类教育,但是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较少。这样一种专业教育至上的课程设置思维和模式,不利于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工程专业类课程占据几乎全部位置的课程体系下,学生通过扎实的工程专业类课程学习,可能实现自身专业技术技能的提升,但是学生由于接受的人文素质类课程较少,学生的思维认知和人格素养未能得到应有的规训,导致学生只能成为某一工科专业人才,而难以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宽口径知识储备的综合性多样化人才。人文素质类课程在部分高校工程教育的缺失,不利于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理论知识类课程为主,实践探索类课程不多

传统工程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以知识讲授为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工程能力不同,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工程基础设施上缺乏支撑,导致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工程教育时过分依赖理论知识讲授。因而,就传统工程教育而言,课程体系中以理论知识类课程为主、实践探索类课程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困境。工科人才接受工程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变成了一个学习理论知识类课程的过程。高校出于开课的便捷与方便,自然也会大量设置理论知识类课程,对于实践探索类的课程则是较少安排。学生鲜有机会参与以实践为主的实践探索类课程,尤其是工程实践基础设施较差的高校,这种情况更是普遍。毋庸置疑,理论知识类课程在工程教育中有其独特作用,对于增长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学生见识都有一定益处。但缺乏实践探索的课程体系,不利于锻炼、检验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难以充分发挥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新工科建设中,高校必须充分正视实践探索类课程缺失的问题,认识到创新能力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三)个体关联类课程较多,社会关联类课程过少

工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专业教育,这种教育重视外在适切性,强调高等教育要切合社会需求,培养职业能力和谋生技能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3]。可见,工程教育比较注重工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与适应,注重由内而外的衔接与切合。但是,在具体课程体系设计中,似乎又与这种理念背道而驰。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高校工程教育的课程呈现的是一种个体关联导向的课程安排,通用课程或者专业课程多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或专业能力进行设置和安排,即从学生能力发展的个体角度进行关联;鲜有从社会关联角度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即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集体角度进行关联,向学生传递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这样一种从学生个体进行关联的课程体系,虽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人格塑造的基本诉求,但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却极为不利。因为在这种课程体系导向下,将引导更多工科学生过分关注个体学习、关注个体利益、关注个体成长,成为仅仅关注自身工程能力训练、培养和发展的人才,而忽视自身对于社会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最终导致许多工程科技人才在发展中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难以真正成长为对国家、社会、人民有大作为、大奉献的工程师、科学家。而这一事实与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不一致,新工科人才应该是具有超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不是只着眼于自身发展的工科人才。

三、新工科人才培养与大学通识类课程的适切性

新工科建设需要新的工程教育模式。建设与新工科内涵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也是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题中之义。大学通识类课程因其通识性、普适性、学理性和启智性,在培养学生的理智和理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见识、健全学生的人格和人性、强化学生的担当与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而这与新工科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构建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新工科建设需要新的工程教育模式

新工科建设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在于教育理念转变。在培养引领未来全球工程科技的领跑者的基本愿景下,新工科建设必须建立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新的工程教育模式要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且具有家国情怀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的基本目标;对传统工科专业要结合最新的云计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升级、改造与提质,加强传统工科专业的现实感、科技感和未来感;重构与新工科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尤其要面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现有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与提升,增强工程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要对现有高校工程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进行对标建设,从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定位的角度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改善、丰富和整合,发挥工程教育类课程的基础育人作用。

(二)课程体系改革是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题中之义

课程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课程设计与安排只有紧紧对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课程体系改革是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新工科”理念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点是课程体系的重构[4]。推动课程体系改革是未来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因为从高校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来看,高校工程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课程设计、设置与安排的困境,难以有效发挥课程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面对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模式和新质量,高校只有从微观上把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处理好,宏观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才有实现的基础。只有课程设置与安排能够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形成匹配,课程在发展学生工程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育人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好。

(三)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类课程不同,通识类课程虽然在工科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作用甚微,但是因其具有的通识性、普适性、学理性和启智性等特点,让这类课程在培养工科学生的理智和理性、丰富工科学生的知识和见识、健全工科学生的人格和人性、强化工科学生的担当与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却是专业类课程所难以达到的。简言之,大学通识类课程能够对专业类课程形成互补,通识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表现形式,能够切合学生的内在需要,能够对专业类课程形成互补并更好地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新工科对于工科人才的多样化、创新型、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都可以通过大学通识类课程的教育与学习,使工科学生摆脱以往单一、单向的工程学习模式,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能力指导、意识强化和精神引领,让工科学生摆脱以往单一、单向的工程学习模式。专业类课程与通识类课程兼修,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行,高校应不断将自身打造成为未来能够引领全球工程科技的领跑者,朝着更加卓越的方向努力和前进。因此,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构建是高校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识类课程建设与新工科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适切性。

四、新工科背景下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未来高校工程教育的基本趋势,也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构建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是建设新工科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当中,高校要充分结合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要求和趋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融合专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构建系统的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对学生开展深入的通识教育,发挥通识教育对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使其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行动策略和路径选择。

(一)结合新工科基本内涵,树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与传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不同的一种理念。构建大学通识类课程体系,高校首先要克服以往专业教育至上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树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理念。传统的工程教育是一种以专业教育为主要育人理念和模式的教育形式,在课程体系上表现为注重以工程专业类课程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实现基本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程教育要坚定发展通识教育的决心,确定通识教育的基本地位,树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建设理念,立足工程专业教育的特色和特点,将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观念融入具体新工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实现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拓展和补充,弥补专业教育在人才理智和理性、知识和见识、人格和人性、担当与责任教育培养等方面的不足,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思维启发和人格塑造,使工科学生真正接受全面的教育、通识的教育,真正朝着多样化、创新型且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二)立足新工科能力要求,开设服务工程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通识类课程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的高起点,在于工程科技人才能力要求的水平。现有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色,但是在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却显得方法过少,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而不是以能力发展为核心。针对目前高校工程专业类、理论知识类课程设置过多,而人文素质类、实践探索类课程安排较少的现状,高校要采取积极行动,敢于探索、尝试和改革,对现有工程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调整。招聘选拔优秀的通识类课程教师,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之中引入大量与新工科能力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特色通识类课程,如人文科学导论课程、社会科学导论课程等,使工科学生全面接受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经典课程,感受人文素质教育的魅力,实现其基本知识的扩展,实现其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克服以往专业单向发展的弊端和不足,锻炼和培养基本的国际竞争力,服务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促进其多样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面向新工科建设未来,探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通识类课程实践教育环节

新工科要培养的人才是能够服务国家建设战略、引领世界工程发展的人才。因而,高校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实践之中,这也是新工科的重要价值与目标取向。“新工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国大地本土文化且具有中国特色。面向新工科建设未来,高校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通识类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改变以往假大空流于形式的实践教育形式,真正将通识类课程实践教育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未来定位充分结合起来。同时,高校要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组织深入的实践教育环节,如经典著作赏析、经典案例研讨、经典人物解读等,通过强化学生通识课程实践教育,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实现对自我理智和理性、人格和人性的深度思考,形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更加理性的认识,进而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拓宽学生的发展视野,提升学生的发展层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进步,不断走向社会,建立与社会的关联,使学生不断在社会的语境中成长,树立家国情怀,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理念中不断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促进我国工程科技不断实现新突破,不断朝着世界一流的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工科课程体系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完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